人工智能相关文章 AI向实而生 智能技术将大规模实现价值 1月5日,百度研究院发布2023年科技趋势预测,针对大模型生态、数实融合、虚实共生、自动驾驶、机器人、科学计算、量子计算、隐私计算、科技伦理、科技可持续发展十大关键领域给出技术发展脉络及产业落地方向。 发表于:1/8/2023 毫末发布自动驾驶智算中心MANA OASIS 加速进入自动驾驶 1月5日,毫末智行在其举办的第七届HAOMO AI DAY上发布智算中心“雪湖·绿洲”(MANA OASIS),在其赋能下,毫末MANA五大模型全新亮相升级,车端感知架构实现跨代升级,毫末的技术栈布局继续保持完整态势,加速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 发表于:1/7/2023 AI边缘计算用于工业视觉识别场景解析 随着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逐渐深入,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市场对于工业机器视觉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多,工业机器视觉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图像信息提取、处理并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 发表于:1/4/2023 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在芯片产业的哪些环节? 2022年,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多次破圈。 输入关键词,AI就可以做出成熟的作品;现在ChatGPT不但可以对话甚至可以写程序了。当人工智能掌握了编程语言,这设定看起来像人类可以操控自己的DNA编码。从AI作画到如今爆火ChatGPT,人们惊叹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既然AI已经具备了“创作”的能力,那是否可以胜任芯片设计呢?除了设计环节,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在芯片产业的哪些环节?芯片产业会进入“无人”时代吗? 发表于:1/4/2023 人工智能将能够依靠智能手机电池的电量运行? 模仿树状树枝的电子设备构成了神经元用来相互通信的网络,这可能会导致人工智能,不再需要云中的兆瓦电力。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将能够依靠智能手机电池的电量运行。 发表于:1/4/2023 4D毫米波雷达的优势何在? 在“电动化”转型向“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变量,中国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渗透率也一直在稳步提升。 发表于:1/4/2023 深度解析百度 L4 自动驾驶整体系统安全设计思路 “安全第一”是自动驾驶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自动驾驶车辆的整体系统安全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车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算法策略设计、 硬件和软件冗余安全设计、远程云代驾技术、 全流程测试验证技术等, 并遵循功能安全(ISO 26262) 和预期功能安全(ISO/PAS 21448) 的要求和设计思路。 下面梳理一下百度 L4 级自动驾驶的安全系统实践, 分为主系统安全、 冗余安全系统、 远程云代驾系统三层安全体系。 发表于:1/4/2023 智能家居这块“大蛋糕”吸引了许多企业的目光 前段时间,爱感推出718全屋智能家居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1套智能小管家,联控7大生活空间、8大智能系统。 发表于:1/4/2023 人工智能在智能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具有和人类一样思考的能力,并且在记忆力、运算速度和精度上都可以优于人类,基于人工智能开发辅助诊断系统,可以提高广大经验不足的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并且辅助优秀医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将精力放在疑难杂症的诊疗上。医疗机构走信息化管理之路是大势所趋。医疗机构根据业务及管理需要,智慧医疗信息化不仅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再次利用,根据大量的医疗信息分析出疾病和客观因素的联系,从而可以提高疾病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医疗机构信息化增强了综合服务能力。 发表于:1/4/2023 赋能全面量产,安霸强势发力ADAS赛道 在人工智能和汽车领域的高速发展下,关于智能驾驶的产业和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香饽饽”。诸多科技巨头、传统车企、科技型公司纷纷基于各自的技术、资金和渠道优势,正在试图抓住产业和赛道的风口,把握进阶的机遇,切入智能驾驶的赛道。作为一家专注于 AI 视觉感知芯片的半导体公司,安霸在 ADAS 前装量产方面已交出亮丽答卷:基于 CV22 的 1V1R、1V3R 和基于 CV2 的 1V5R 的 L2 级 ADAS 解决方案均已在国内头部车企一汽红旗、广汽集团等推出的爆款乘用车上量产出货。 发表于:1/4/2023 智能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变革性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现在是汽车领域的热词,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对于汽车产业而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变革趋势,是业界所公认的,也被认为是全新的机遇窗口,今年我国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在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过半。不过,汽车产业如何更好地实现网联化,依然有不少待解问题:一方面,网联化究竟以何种形式实现,哪种形式的网联化更适合中国的汽车产业和国内的技术条件和消费环境,各方目标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在一些可以预见的方向上,尚有不少关键性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发表于:1/4/2023 自动驾驶,这些芯片很重要! 2004年到2007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先后赞助了三场无人驾驶挑战赛,催生了自动驾驶这一赛道。由此,自动驾驶步入了产业化时代,各汽车强国都在争相抢占产业制高点。在中国,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自动驾驶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发表于:1/4/2023 智慧医疗加速推动我国医疗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加剧了城乡医疗水平的不均衡的同时,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趋于年轻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导致城市医院就诊压力日益加剧,“百姓看病难”等问题就一直存在。这时,5G技术赋能智慧医疗,传统的医疗服务将发生翻天覆地。智慧医疗可依托5G移动通信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充分整合,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速推动我国医疗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发表于:1/3/2023 口罩“封印”不了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别以为你戴个口罩,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个春节,全国人民为戴口罩操碎了心,但凡在路上发现无口罩者,顿觉那是一个迎面走来的“丧尸”,避而远之。对于戴口罩的人来说,手机的人脸识别系统又让人犯了难。不就是戴了个口罩,手机连“爹”都不认了?当年发布会上宣扬人脸识别功能的时候,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现在怎么没声了?合着口罩封印了人脸识别?现在到底能不能实现戴口罩的人脸识别呢?答案是肯定的。当我们在烦恼破手机六亲不认时,国内不少人工智能公司,尤其是刷脸的那批,已经开始研发戴口罩场景下的人脸识别。这事大概分两种,第一是识别戴不戴口罩;第二是这戴口罩的人是谁。这两者目前在市面上都有案例存在,比如旷视团队提出的“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解决方案,其中用到了“双光融合”,即结合红外光和可见光,红外负责测温,可见光负责呈现。误差低于0.03℃。 发表于:1/3/2023 全球智慧医疗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医院智慧化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随着 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化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医院智慧化建设已有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基础。其中,物联网使设备互联、互操作成为可能,打通了物理设备/空间与医疗业务,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数量级的增长,众多辅助决策、辅助医疗手段成为可能;信息化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的沟通效率,助力医院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 发表于:1/3/2023 «…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