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关文章 当我们使用智能家居产品时应该注意这些! 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酒店智能化将进入快车道,赋予酒店更加高效、舒适便捷的入住同时也带来些不便。目前,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搜索智能酒店,除了种草贴之外就是吐槽,其中包括晚上突然说话的智能管家、声控灯无故亮起、电视机图打开等“闹鬼”行为。不少选择入住智能酒店的消费者坦言宁愿选择普通的酒店,也不愿意承受设备故障带来的心理压力。 发表于:10/9/2022 从三星路线图看DRAM发展新动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对于高性能计算有强烈需求的应用逐渐成为半导体行业的新市场驱动,内存的性能发展也成了这些应用的重要支撑,这也成为内存行业继续大力投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表于:10/9/2022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明年量产,售价14万元 2021年8月中旬的AI Day上,马斯克宣传要做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Tesla Bot): 发表于:10/8/2022 扫地机器人“竞速跑” 从2020年到2021年,在扫地机器人行业连续两年双位数高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增长开始放缓。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零售额57.3亿元,同比增长9%,零售量201万台,同比下滑28.3%。 发表于:10/8/2022 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五巨头”合作,将改善残疾人的语音识别 IT之家10月3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宣布与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以及非营利组织合作,开展语音辅助功能项目,其目的是改善残疾人士的语音识别功能,以及AI算法未覆盖到的各种语音模式。 发表于:10/4/2022 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VC们早就盯上了 “卷王”马斯克真的带着他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来了,我的朋友圈除了国庆之外,就是Optimus在刷屏了。 发表于:10/3/2022 一台14万元,特斯拉发布“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中国同行:有很多难点,我们碰过壁 10月1日,特斯拉在第二个AI日上公布了预热已久的人形机器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擎天柱未来产量可达数百万台,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万元)。 发表于:10/3/2022 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智能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用户侧的需求,传统的供给时“对症下药”,需要冰箱,就提供冰箱,需要空调就提供空调。而云米的1=N44一站式全屋智能,提供了多种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当我们需要一台洗衣机时,同时会有智能晾衣架,根据洗衣机舱门的开关而自动升降。 发表于:10/3/2022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亮相 马斯克曝猛料:未来会有猫女造型的女性机器人 10月1日,特斯拉2022 AI Day于加州帕罗奥图举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发布会一开始,Optimus的研发原型机、没有任何控制线缆的人形机器人Bumble C上场和观众挥手致意。 发表于:10/1/2022 AI Day如期而至,马斯克携“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亮相!特斯拉透露Dojo和自动驾驶新进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消息,今日,特斯拉2022 AI Day于加州帕罗奥图举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他表示将带来“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特斯拉FSD以及Dojo超级计算机的相关进展。 发表于:10/1/2022 或不出5年时间 手机摄影终将超越单反? 日前与媒体交流时,高通副总裁Judd Heape的观点是,AI(人工智能)技术极大推动了手机摄影的进步,这种结合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距离终极、圣杯级的第四阶段还有3~5年时间。 发表于:10/1/2022 在水中进行神经网络计算的离子电路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SEAS)团队与生物技术初创公司DNA Script合作,开发出一种由数百个离子晶体管组成的离子电路,并执行了神经网络计算的核心过程。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先进材料》上。 发表于:10/1/2022 从“大炼模型”到“炼大模型”,AI告别单打独斗 AI大模型可能是走向强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也或许只是过渡手段,但不管怎么说,它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了魅力。 发表于:9/30/2022 业内首款扫地机器人SLAM导航用VCSEL激光雷达量产出货 扫地机器人发展至今,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扫地机的标配。面对复杂的扫拖环境,能否高效精准的进行场景建模、路线规划并在扫拖过程中快速反应躲避障碍物,是消费者挑选扫地机时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扫地机通用的智能扫拖路线方案是用一个LDS激光测距雷达投射出一条笔直的激光线到物体上,用图像传感器接收反射光线,经三角测距法计算出物体的距离。LDS激光雷达旋转360度测距之后即建立出完整的扫拖环境地图,并输入到SLAM中进行路径规划。如果说SLAM是扫地机的大脑,那么LDS激光雷达则是扫地机的“眼睛”。而要让眼睛看的清晰,环境构建的精准,其中的激光器件又是至关重要。 发表于:9/30/2022 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机器学习信号处理模块相结合的个性化传感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贝鲁特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利用电磁波与定制基于机器学习(ML)信号处理模块相结合的个性化传感器。这款传感器引入了新型身体匹配且受人体脉管系统启发的准天线阵列——它作为电磁传感器,以即时、连续和无线方式感知血流中的葡萄糖变化。这款柔性传感器可嵌入在袜子等可穿戴服装中,其顺应性和运动弹性可保证与皮肤表面很好的贴合度。 发表于:9/30/2022 «…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