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关文章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认知智能技术应用于金融投资领域是大势所趋 近日,港股AI第一股成功推出,这也再次掀起市场对AI技术的热潮,对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向记者表示,基于人类知识图谱的认知智能技术,将是人类下一阶段数字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一块瑰宝,而认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个细分领域,特别是金融投资领域,已是行业大势所趋。 发表于:1/7/2022 图森未来:与英伟达深化战略合作,研发下一代无人驾驶域控制器 新浪科技讯 1月4日晚间消息,图森未来今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与英伟达将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计研发专为L4级别无人驾驶卡车场景需求打造的下一代无人驾驶域控制器。 发表于:1/5/2022 “春笋号”上路 军山新城加速驶入无人驾驶之城 2021年12月29日,武汉无人驾驶之城战略发布会暨东风悦享成立一周年活动在武汉·军山新城举行。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网联研究院院长钱卫列,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鹏程,武汉智慧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于辉,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等参加活动。 发表于:1/5/2022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开新局” 工业智能中心在闵行马桥AI试验区开工 中新网上海1月4日电 (高志苗)上海闵行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位于上海人工智能“人字形”布局交汇点,是上海南部科创中心主阵地。2022年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开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新篇章,上海工业智能中心打桩开工。 发表于:1/5/2022 2021灵眸大赏:百度AI“心营销”,共情方能共生 今日,由Morketing主办的第六届“Morketing Summit 2021·灵眸大赏”于上海举办。本届灵眸大赏以“共生”为题展开,在12月29日下午数字化会场,百度大客户销售部高级营销总监梁知渊受邀出席,并现场发表题为「共情方能共生,百度心营销」的演讲。 发表于:1/5/2022 数字IC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我们都知道,最近关于芯片设计与制造的话题,依然占据着人们的茶前饭后时间,敌人的围追堵截,使我们丢弃幻想,奋起抗争。在我们的工作中或生活中,不论处于半导体行业的上游还是下游,对于芯片都无法避开,缺了它,我们寸步难行。 发表于:1/4/2022 墨奇科技:以源头技术创新打造下一代可信生物识别 12 月 27 日,第十六届中国安防论坛技术论坛在 CPSE 安博会期间举办。墨奇科技联合创始人及 CTO 汤林鹏在论坛发表了《AI+ 可信生物识别引擎:精准可靠、主动便捷、保护隐私》的主题演讲,全面阐释了 AI 等技术创新驱动的可信生物识别技术的领先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表于:1/3/2022 经济日报:抓住机器人产业机遇 近日,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发表于:1/3/2022 2021年终盘点:这一年,人工智能潮水褪去,始见真章 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由来已久,由深度学引爆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以及算力的进步和数据的爆发,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走向成熟。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向纵横拓展,不断催生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并开始带来显著的效益。 发表于:1/2/2022 灼识咨询赵晓马:「人本城市」中的智慧城市的数智基础平台 | 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 2021年12月11日,由雷峰网 & AI 掘金志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深圳正式召开。 发表于:1/2/2022 智源指数CUGE发布,AI大模型有了评测新基准 人工智能大模型方兴未艾,评测基准成为大模型发展的风向标。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近日举行的自然语言处理(简称NLP)重大研究方向前沿技术开放日活动上,中文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评测新基准——智源指数发布。 发表于:12/31/2021 云从科技能否率先打破亏损魔咒? 近期,有望登陆科创板的云从科技,被美国政府拉入“投资黑名单”,引发市场担忧。 发表于:12/31/2021 年度盘点: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进入下半场 自从2015年人工智能火爆之后,人工智能行业经过长达7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了下半场。 发表于:12/31/2021 共达地发布自动化AI训练平台及算法工厂,让AI开发进入自动化时代 12月27日,在CPSE 2021安博会上,共达地创始人、CEO赵丛博士面向行业发布了两款基于共达地自研AutoML技术的AI产品:0代码AI自动化训练平台和自动化算法工厂。 发表于:12/31/2021 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人性化、智能化的健康管理会是怎样的场景?以用户体检及医疗信息为基础,实时采集体征数据为依据,运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用户健康状态及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通过线上或移动终端提供健康咨询、提醒、指导等服务形式,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持续、全生命周期干预。 发表于:12/31/2021 «…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