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中国移动全球首发6G小规模试验网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 AI、5G-A / 6G、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今日在会上分享了中国移动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称今年中国移动研发经费达 391 亿元。 最新资讯 输配电5G卫星融合组网数据卸载方法 随着输配电网的快速发展,输配电业务对时延、能效、可靠性等差异化通信指标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为此,基于5G高速率大连接和卫星灵活广覆盖的特点,结合边缘计算高效处理数据的优势,构建了面向输配电场景的5G卫星融合组网架构。然后以最大化输配电业务数据传输平均能效与总时延的加权差为优化目标,构建了5G卫星融合组网数据卸载优化问题,并提出基于差异化业务需求感知的5G卫星融合组网数据卸载算法(Differentiated Service Requirement-aware Learning-based Data Offloading algorithm for 5G satellite integrated networking,DSRL-DO)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降低数据卸载时延的同时保证较高的能效,有效满足输配电业务的差异化需求。 发表于:12/20/2022 面向6G演进的确定性信息物理系统架构研究 确定性技术是满足6G新兴业务确定性转发要求的重要研究内容。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作为工业4.0的核心系统,其确定性保障对于生产的高效稳定和服务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围绕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CPS系统的确定性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确定性网络技术的CPS系统架构,包括确定性通信网络和确定性系统组件。在此基础上,面向低时延云化控制场景、高可靠移动控制场景和大带宽闭环控制场景三类典型用例对所提的系统架构进行细化设计,并对系统的时延、抖动、可靠性、带宽等指标的确定性进行分析。 发表于:12/20/2022 面向6G的分布式可信技术研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6G网络将通过网络分布式下沉缓解承载网络压力,通过分布式协同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如何保障分布式可信,助力多方协同体系是即将面临的安全挑战。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将区块链运用到跨域认证与跨域资源协调中,可以保障交易的透明和数据的可信,建立起多方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成为解决分布式可信的关键技术。 发表于:12/20/2022 基于分层强化学习框架的6G确定性网络技术研究 随着远程医疗、智慧工厂等时延敏感类业务的发展,对移动确定性网络的需求不断提高。3GPP R16版本提出5G协同TSN的5G TSC网络架构,实现了移动网络的确定性服务。然而,5G TSC网络架构依然面临许多技术问题:不支持联合业务调度、不支持广域网长距离传输、不支持应用协同等。因此,梳理3GPP支持移动确定性网络的推进过程,明确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面向6G网络给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解决方案。 发表于:12/20/2022 派拓网络:面对性命攸关的时刻,如何实现可靠的医疗物联网安全 医疗保健企业需要一个全面的零信任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来支持他们的数字化转型之旅,从而在确保患者数据隐私和监管合规性的同时带来更好的患者治疗效果。零信任是一种网络安全策略,可通过不断验证数字交互的每个阶段来消除隐性信任。零信任坚持“从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原则,旨在保护现代数字医疗环境。这个原则应用最低访问权限控制和策略以及持续的信任验证和设备行为监控来阻止零日攻击。 发表于:12/20/2022 Nexperia宣布面向高速数据线的TrEOS系列ESD保护器件再添两款新产品 基础半导体器件领域的高产能生产专家Nexperia宣布Nexperia TrEOS产品组合再添新产品,即PESD4V0Y1BBSF和PESD4V0X2UM极低钳位电压ESD保护二极管。这些器件兼具高浪涌耐受性、非常低的触发电压和极低的钳位电压以及宽通带,浪涌抗扰度出众,出众的IEC61000-4-5浪涌等级。 发表于:12/19/2022 Wi-Fi 6芯片之争全面打响 不知从何时起,Wi-Fi已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Wi-Fi的真正普及可以追溯到2008年,彼时的Wi-Fi 4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随着终端接入设备数量的增加,Wi-Fi 4逐渐“失灵”了。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Wi-Fi 6已成为主流。Wi-Fi芯片厂商在这一进程中自然功不可没,如今Wi-Fi 6芯片之争已全面打响,考验各大通信厂商硬核技术的时刻已然来临,国内领先的短距通信芯片设计厂商物奇又将如何“应战”? 发表于:12/19/2022 员工缺乏安全意识是种“慢性病” 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需分三步走 Proofpoint在2022年早些时候发布的《2022年内部威胁成本全球报告》显示,因内部人员导致的安全事件数量正在显著增长,而在这些事件当中,有56%的比例是源自于员工疏忽,凭证管理问题是员工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之一,有18%的威胁是源自于这一点。这些数据或多或少的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是一个融合所有与企业关联的人和事当中。此前我们曾探讨,企业应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养予以足够高的重视,应当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扩展阅读:《员工不应成为企业安全建设短板 安全素养培训当以结果为导向》),那么在现实情况中,我们身边的企业对于这一问题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针对这一话题,我们与国内专注于人员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领域的企业——北京红山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并邀请其副总经理李翔一同来分享他们的一些心得。 发表于:12/18/2022 工业物联网安全风险应该如何避免? 在过去十年间,世界见证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在智能家居、户外监控和智能照明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在工业领域也越来越普遍。但目前,工业物联网仍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发表于:12/18/2022 资产测绘与攻击面管理助力构建数字化安全运营体系 《新IT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化转型中涉及的相关IT服务和解决方案市场总体规模达21,669亿元,未来几年预计将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速,有望在2025年逼近5万亿大关。在此背景下,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安全运营也从以资产为中心、以业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快速迈向以数据链为中心、多系统协同驱动的全新阶段。在金融领域,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于2022年初相继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逐步由“局部整改、定期检查”转变为“全面建设、持续监测”,并更为强调安全运营向体系化、常态化、实战化发展,以更快、更好地识别各类资产风险,切实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发表于:12/18/2022 «…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