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中国移动全球首发6G小规模试验网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 AI、5G-A / 6G、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今日在会上分享了中国移动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称今年中国移动研发经费达 391 亿元。 最新资讯 微服务和容器安全应用的10个最佳实践 容器是目前应用系统运行的常用环境,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应用系统,开发人员更喜欢使用基于容器的开发架构,因为容器是轻量级的、可移植的,并且易于维护和扩展。由于这些特性,容器非常适用于现代开发模式,如DevOps、无服务器和微服务等。 发表于:11/2/2022 国内首家!紫光展锐完成5G局域网测试 据紫光展锐官方消息,2022年10月,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紫光展锐联合中兴通讯、爱立信等顺利完成了5G LAN功能技术试验。 发表于:11/1/2022 国产自主研发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取得新突破 日前,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航天科工空间工程网络技术发展(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间网络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国产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已通过外场低轨卫星测试验证。 发表于:11/1/2022 网速是5G的10倍,5.5G又要来了? 在近日举行的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5.5G与2030智能世界”媒体圆桌上,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技术官Alex Sinclair表示,根据3GPP标准节奏,预计5.5G将于2024年进入商用阶段。 发表于:11/1/2022 大算力芯片时代下,Arm迎来新风口 众所周知,2000年手机移动时代的发展带动了Arm架构的繁荣。随着行业进入由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驱动的数字化时代,Arm似乎又再次迎来了“风口”。短短4年内亚马逊云科技(AWS)的定制芯片Graviton系列CPU已经发展到第三代;Ampere宣布每年推出基于Arm架构高核心数服务器CPU;英伟达发布了面向AI及高性能计算 (HPC) 的Grace CPU;VMware运用DPU开展Monterey项目;包括AWS、微软、谷歌、阿里巴巴、甲骨文等主流的公有云厂商都在使用DPU来支撑云工作负载。所有这些都可谓是按需构建的定制化芯片。 发表于:10/31/2022 深圳市、铜陵市等地加快5G网络发展步伐!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进5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全面提升5G网络能效、加强5G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加速5G模组和终端成熟、加速推动5G应用、深化5G领域“放管服”改革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细化18条具体措施,推动5G赋能各行业。 发表于:10/27/2022 无线传感网络分段线性融合定位算法 为实现对移动节点精确定位,提出一种基于APIT-3D的移动节点定位模型和算法,综合3D-DVHop跳段距离和RSSI测距技术,在计算内测点与最近椎面距离基础上,利用与椎体成形体积判断内测点位置,有效避免“In-To-Out”和“Out-To-In”两类错误产生。在确定椎体重叠区域后,通过最小二乘法结合空间分段线性融合方式计算节点位置。仿真实验证明,该分段线性融合定位算法对移动节点定位在百分之25th,50th和75th定位偏差值分别为1.81 m,2.45 m和3.32 m,并能判断运动趋势,追踪移动目标,描述运动轨迹。该算法为无线传感网络定位提供了算法借鉴和创新。 发表于:10/27/2022 全球六成5G基站在中国 中国12%的5G基站在广东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 发表于:10/27/2022 华为联手北京联通发布全球最大规模5G 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北京联通携手发布了全球最大规模5G 200MHz大带宽城市网络,基站规模超过3000个,实现了北京城市核心区域的全面覆盖。 发表于:10/27/2022 迈向5.5G,共筑未来之基 在2022全球移动宽带论坛(Global MBB Forum)期间,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了题为“迈向5.5G,共筑未来之基”的主题演讲。汪涛表示:“通信产业的巨轮滚滚向前,5.5G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面向未来,我们倡议产业界在标准、频谱、产业链、生态和应用五个方面共同做好准备,加速迈向5.5G,携手共建美好的智能世界。” 发表于:10/27/2022 «…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