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伊朗黑客组织泄露数十万患者和LGBTQ网站成员信息 一个伊朗黑客组织在一次所谓的赎金攻击中,发布了数十万个关于以色列医疗患者和LGBTQ网站成员的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 发表于:11/5/2021 我看见你在黑我了!乌克兰国安公开警告俄罗斯APT组织 乌克兰官方表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是对其政府机构长期进行网络攻击的幕后黑手; 发表于:11/5/2021 《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的意义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体系进入新的阶段。 发表于:11/5/2021 实战化背景下,网络安全如何运营? 近年来,在合规驱动,以及实战演练成为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设备,也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付做法,开始呈现走向实战化攻防的趋势,注重建立实战化安全运营的能力。 发表于:11/5/2021 英国第二大党遭受网络攻击 11月4日,Sky News 网站披露,英国工党数据代理商遭受网络攻击,党员及支持者的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 发表于:11/5/2021 乌克兰披露俄罗斯APT组织人员信息与通话录音 乌克兰安全局(SSU)于2021年11月4日披露了俄罗斯APT组织Gamaredon的五名成员真实身份,将其成员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的克里米亚分部关联了起来。 发表于:11/5/2021 云内微隔离帮助企业安全上云 网络病毒如同新冠病毒一样在云环境中扩散,云内安全防护越来越引人关注。运用零信任的云内微隔离技术,可以有效地使企业上云更加放心、安全。 发表于:11/5/2021 韩旭至|刷脸的法律治理:由身份识别到识别分析 当前,刷脸的属性已发生了转变。刷脸不再限于“把人认出来”的身份识别过程,而是重在人脸验证/人脸辨析基础上所进行的人脸分析或其他关联分析,已从纯粹的身份识别机制转换为识别分析机制。 发表于:11/5/2021 阮晨欣:法益衡量视角下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的法律限度 伴随着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衡量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安全保护之间的法律限度问题,进而达到犯罪预防和犯罪规制之效果与公共信息网络安全之间的平衡。 发表于:11/5/2021 观察 | 探讨“实名认证”(一) App实名认证收集个人信息现状分析 网络匿名的恶意辱骂、诽谤造谣、网络诈骗、低俗文化传播等行为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为网络空间治理和良好网络生态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 发表于:11/5/2021 胡凌:健康码、数字身份与认证基础设施的兴起|中法评 · 思想 从基础设施角度讨论健康码问题,须理解健康码如何从一种普通的媒介工具(二维码)转化为一种在流动性环境中增强对社会主体进行健康认证的工具,并塑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惯习和身份制度。 发表于:11/5/2021 胡凌:刷脸——身份制度、个人信息与法律规制 | 前沿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得到应用,进入火车站、小区、校园都逐渐开始需要“刷脸”,这些场景既涉及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也涉及私人服务行为,关联甚广。 发表于:11/5/2021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被破坏性网络攻击袭击 周五晚上,一场破坏性网络攻击使巴基斯坦国家银行运营陷入瘫痪。该事件影响了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内部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目前,该事件被定为抹除数据的恶意软件攻击,而不是勒索软件攻击。 发表于:11/5/2021 消防检查查出虚拟货币“挖矿”,260多台挖矿机,涉嫌违法用电行为! 东莞阳光网11月3日讯 近期,我市部分镇街在分租式厂房中发现有企业利用电脑及显卡回收业务实施虚拟货币挖矿行为,上述行为未办理节能审查,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其中清溪在两处场所共查获挖矿机260多台。 发表于:11/5/2021 河南新密市警方打掉全国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洗钱团伙! 近日,为严厉打击全社会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结合百日攻坚行动,以雷霆之势,集中火力向诈骗犯罪开启强攻模式,面对狡猾的诈骗分子,以专治专,以强对强,案件潜心经营,线索顺线摸排,在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指导协助下,打掉全国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的犯罪团伙,在福建省抓获团伙成员11人,为全国“断卡行动”打击洗钱犯罪开启新的“战场”。 发表于:11/5/2021 «…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