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最新文章 欧洲科学家成功开发出5纳米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5纳米分辨率荧光显微镜问世:将揭示细胞内部细微结构 发表于:8/13/2024 华为云基于盘古大模型发布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8 月 11 日消息,华为云发布了基于盘古大模型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并面向药物研发、智慧医疗、基因测序、临床研究、中医药五大场景落地。其中,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新增靶点口袋发现、分子对接等十大 AI 制药核心场景,将药物设计的效率提升 33%,优化后的分子结合能提升 40% 以上。在中医药领域,盘古大模型融合百万级中医药知识,上万方剂和诊疗记录,可实现中医的智能化问诊、养生问答、中医教育等。 发表于:8/12/2024 本源量子宣布国内首个量子分子对接应用 8 月 10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将联合研发国内首个量子分子对接应用,依托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以量子算力加速小分子药物研发流程并提高药物设计效率。 发表于:8/12/2024 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成功将ChatGPT植入人类大脑 8 月 6 日消息,为帮助残疾人士及患有运动障碍的人更容易地使用手机、电脑和其他设备,美国脑机接口(BCI)公司 Synchron 正在尝试将 ChatGPT 集成到其脑机系统中,该公司称其为全球首创。 发表于:8/7/2024 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揭牌 8 月 5 日消息,8 月 3 日下午,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脑机中心”)正式揭牌。 发表于:8/6/2024 Neuralink今年预计完成10例脑机接口植入手术 8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创始人马斯克在节目中透露,该公司已成功为第二名患者植入了其脑机接口设备。 马斯克预计Neuralink今年将为另外8名患者提供植入物,作为其临床试验的一部分。这将使该公司总共完成10例脑机接口患者植入。 发表于:8/6/2024 Neuralink已为第二位人类患者植入脑机芯片 医学、科技双重奇迹!Neuralink已为第二位人类患者植入脑机芯片 发表于:8/5/2024 Analog Devices与Flagship Pioneering达成战略合作,加速推进全数字化生物世界的发展 中国,北京—2024年7月29日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与生物平台创新公司Flagship Pioneering宣布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加速推进全数字化生物世界的发展。此次合作将结合ADI在模拟和数字半导体工程领域的专长与Flagship Pioneering在应用生物学领域的专长,共同推动生物学见解的发掘以及全新及增强的测量、诊断与新型干预措施。此次合作为双方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旨在共创面向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发表于:8/1/2024 我国科学家研制超表面生物雷达透视眼镜 我国科学家研制超表面生物雷达“透视眼镜”,地震救灾人员转动眼球即可“看到”废墟下幸存者 发表于:7/30/2024 艾迈斯欧司朗与greenteg推出的突破性体温监测技术 中国 上海,2024年7月22日——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今日宣布,与知名合作伙伴greenteg携手推出的CORE传感器为耐力运动领域带来新变革——其体温监测技术已成为全球铁人三项运动项目的关键技术支持。 发表于:7/24/2024 SAI集团并购Get Well加速AI医疗保健领域布局 SAI集团并购Get Well加速AI医疗保健领域布局 发表于:7/12/2024 医疗健康领域的NFC NFC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当两个设备相互靠近时,NFC可以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在医用领域,NFC同样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通信便捷性,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安全传输健康数据。 发表于:7/11/2024 工信部发布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 7月2日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下称“方案”)。 根据方案,委员会成立后,将加快脑机接口标准化路线图研究,统筹推进脑机接口标准制定。 发表于:7/2/2024 意法半导体新无线充电器开发板面向工业、医疗和智能家居应用 2024年6月14日,中国–意法半导体推出了一个包含50W发射端和接收端的Qi无线充电配套方案,以加快医疗仪器、工业设备、家用电器和计算机外围设备等高功率应用无线充电器的研发周期。 发表于:6/25/2024 基于FPGA的便携心电智能诊断加速器及优化选芯方案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诊断与心脏相关疾病的关键工具,可穿戴心电监护仪Holter是院外检测的重要手段,小型化、便携性、实时检测是优化方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包括心电诊断的各个领域,但存在参数量大、难于小型化、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不满足便携心电监护仪的要求,而可编程逻辑门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有并行加速的特性。在AI智能算法硬件化的工程应用上,存在成本、速度、资源利用率的权衡,需要进行科学的芯片选型。开发了一种基于1D-CNN的、用于心电诊断的BeatNet ,对于4分类的检测任务,该模型具有98.5% 的分类准确率。 发表于:6/24/2024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