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最新文章 用于癫痫发作的机器学习记分卡可助力医疗发展 杜克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与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威斯康星大学的医生一起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哪些患者在中风或其他脑损伤后最容易遭受破坏性癫痫发作的风险。 发表于:1/6/2020 贸泽电子部署垂直升降机模块 据估计,目前在服装,清洁溶液,地毯和家具等产品中使用的工业化学品约有80,000种。对于这些化学物质中的绝大多数,科学家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有关其致癌潜力的信息。检测细胞中DNA损伤可以预测癌症是否会发展,但是对这种损伤的测试灵敏度有限。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生物工程师团队现在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筛选方法,他们相信这种方法可以使这种测试更快,更轻松,更准确。 发表于:1/6/2020 新突破!谷歌乳腺癌AI检测系统误诊率只比人类低5.7% 众所周知,为尽早发现乳腺癌,不少国家已实施大规模乳腺筛查计划。2020年1月1日,谷歌健康部门联手人工智能企业DeepMind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人工智能乳腺癌检测系统。作者称,该系统检测乳腺癌的能力超过专业放射科医生,或有助提高乳腺癌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发表于:1/3/2020 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健康医疗“私家医生” 近日,《南华早报》围绕AI技术的规划布局,深度剖析AI在中国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发展。《南华早报》将“平安好医生”作为中国AI医疗探索与发展的重要样板进行了深度报道。随着中国在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AI,并有望成为全球AI领导者。平安好医生作为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将极大受益于中国对AI的政策支持,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平安好医生首席运营官白雪女士受邀接受采访,白雪在采访中表示:“在中国,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为此,我们专门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研发了村医版app,目前免费开放给他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水平。” 发表于:1/2/2020 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于昆医科第一附属医院正式营业 “近年来,中国移动在健康医疗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积累,累计服务全国31个省份1.5亿名患者,并与全国50多家医院携手开展5G网络建设与业务探索工作。”云南移动总经理葛松海介绍,此次落成的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将借助中国移动5G网络特性,在5G智慧病房VR探视、5G城市应急救援系统、导诊机器人等业务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12月31日,云南首个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昆医附一院”)正式落成。 发表于:1/2/2020 全方位急求医疗体系——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正营业 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昆医附一院)、中国移动云南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5G智慧医疗创新中心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营业。该中心将依托5G网络技术支持,实现远程诊疗、手术直播、城市救援、智能导诊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应用。“近年来,中国移动在健康医疗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积累,累计服务全国31个省份1.5亿名患者,并与全国50多家医院携手开展5G网络建设与业务探索工作。”云南移动总经理葛松海介绍。 发表于:1/2/2020 互联网医疗助力智能可穿戴医疗产品的发展 2015年,可以说是医疗半导体行业的元年,注定这个时间点具有跨时代意义。从这一年开始,智能可穿戴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其效应在中国市场上反应尤甚。中国市场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可穿戴市场。并且,这个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红海,市场高度向小米、华为和苹果为代表的几家大企业集中。从2018年的出货量看,华为的智能可穿戴出货量同比增长136.1%,即使考虑到今年被美国制裁的因素,其市场份额也大有比肩苹果,位列亚军之势。 发表于:12/30/2019 AI时代下或将增加了个人医疗隐私被侵犯的风险 据国外媒体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的进步为人们健康数据的隐私性带来了新威胁。该研究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运行研究部(IEOR)的阿尼尔·阿斯瓦尼(Anil Aswani)带领。研究显示,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根本不足以保护个人健康数据的隐私性。 发表于:12/30/2019 可穿戴技术将是未来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 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行业正在变形为一个进化的,数字化先进的,技术驱动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与现有的数字采用紧密性相比,该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医疗保健行业走出困境,解散孤岛,公开广泛地接受数字破坏性流程。从有利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一点,该数据显示美国有1800多家医院使用移动应用,而92%的医院都有患者门户解决方案。 发表于:12/30/2019 医用可穿戴设备助力医疗行业的发展 提到可穿戴设备,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各种智能手环。早在2014年,主打“健身”系列的可穿戴设备骤然兴起,计步、心跳监测、睡眠监测等新奇功能,让可穿戴设备风靡一时。然而,这股热潮没多久就消停了,绝大多数智能可穿戴设备都被束之高阁。原因很简单,不外乎不够智能、功能鸡肋、价格高昂、穿戴不适、监测失准、续航不足等等。 发表于:12/30/2019 新型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有望用于医疗诊断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一种柔软、无毒的可穿戴传感器,它可以不显眼地佩戴在手部,测量抓握的力量以及手部与手指的运动。 发表于:12/30/2019 可穿戴设备向医疗领域迈进,无痛检测血糖 近两年,可穿戴设备风口渐起,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开始从最开始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系列向医疗健康领域渗透,可穿戴医疗成为了可穿戴设备发展的又一大关键方向。 发表于:12/30/2019 互联网医疗行业该如何走出隐私困境 随着移动医疗、AI医疗影像、电子病历等医疗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如今医疗数据被泄露已成家常便饭。在理想状态下,医疗数字化是解决世界范围内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低下的最好方法。通过移动化、AI等新技术,医患之间可以实现远程沟通,不仅节省了就医成本,同时更让医疗资源得到了均衡配置,即使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一线城市,那些生活在三四线和乡、镇、村的人们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发表于:12/30/2019 解决医疗领域痛点,区块链技术助力医疗发展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优势是无法忽略的,其中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优势,可以将医疗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将数据加密,实现无法篡改,成为医疗行业保护数据的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溯源,避免了假药泛滥。 发表于:12/30/2019 贸泽电子携手SEARAN全球分销协SEARAN面向多操作系统的蓝牙SDK 2019年12月27日 – 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今天宣布与SEARAN签订了全球分销协议。SEARAN是一家快速成长中的蓝牙无线连接产品供应商,并向消费类、医疗 和工业应用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发表于:12/27/2019 «…707172737475767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