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传感技术相关文章 穿戴式医疗设备列入发展战略 发展速度加快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热点,已经从“健身”转移到了“医疗”。 发表于:5/4/2019 脑机接口研究新突破,让大脑清晰的失语症患者正常说话 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他们所研发的人类语音合成系统,可以解码人类下颌、喉咙、舌头、嘴巴等发音部位的生物信号,最终合成受试者想要说的话。 发表于:4/29/2019 FDA批准了一款可穿戴式追踪设备 即远程患者监护平台 日前,美国FDA批准了Current Health的一款可穿戴式追踪设备,即远程患者监护平台(RPM),作为二类医疗器械,用于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服务。该款获批的设备包括与其他设备的蓝牙集成以跟踪患者指标,患者端配备聊天器,用于问答、药物提醒和护理内容了解等。 发表于:4/29/2019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最快氢气传感器 防止氢动力汽车氢气泄露起火 据外媒报道,氢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载体,能够为汽车提供动力,而唯一排放物是水。但是,氢气和空气混合时却极易燃,因而需要特别有效的传感器进行监控。如今,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研发出首个氢气传感器,以满足未来氢动力汽车的性能目标。 发表于:4/29/2019 科技巨头纷纷斥巨资布局医疗科技,华为如何分一杯羹? 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新鲜,互联网医疗也在多元技术的推动下,步入了下半场时间。医疗健康数据的产生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是单纯依托于医院产生的数据,可穿戴设备、大量第三方机构的涌现,使数据产生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为了收集这些广泛的数据并将其集合在一起,每一家企业都在向万物互联时代迈进。 发表于:4/29/2019 AMOLED全面屏时代下的屏下指纹市场规模及技术路径解析 由于全面屏概念的流行,传统指纹解锁无论采用正面刮擦或按压方式解锁,还是采用背面解锁,都会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指纹识别需要指纹采集窗,势必会影响屏占比,因此屏下指纹应运而生。 发表于:4/29/2019 屏下指纹识别 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也称为“隐形指纹技术”,是通过将指纹识别传感器放置于屏幕玻璃下方,从而完成指纹识别解锁过程的新技术。相比传统的指纹识别,屏下指纹无须在手机正面设置额外的指纹识别窗,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机的屏占比,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极佳的使用体验。 发表于:4/29/2019 Keller的加入为特斯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埋下了伏笔 25日(美国当地时间24日),特斯拉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务报表。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总营收为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3.2%,亏损约7亿美元。 发表于:4/27/2019 屏下指纹的技术路线之争,采用LCD屏下指纹有哪些好处?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快速普及,屏下指纹已经成为目前主流旗舰手机的首选方案,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战局,专利交锋、技术分歧已经在媒体上不断出现。 发表于:4/27/2019 超声波屏下指纹好在哪? 三星推出的最新旗舰手机——Galaxy S10系列,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除了搭载了骁龙855移动平台以外,最亮眼的就是Qualcomm 3D声波传感器了。 发表于:4/27/2019 屏下指纹爆发在即 光学指纹方案或成主流? 三星2月20日将发表年度旗舰机种S系列,据市场传出,Galaxy S10的终端售价将比S9更高,突破1000美元大关,外界预测,S10 将搭载高通专利的超声波(Ultra- Sonic)指纹识别,而A 系列则将首度采用光学式(Optical)指纹识别技术。去年机种都还采用电容式方案的三星,今年依照不同等级机型采用不同方案,让超声波、光学、电容式同时并存在今年产品当中,这也让指纹识别技术引起市场讨论。当中,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更是市场讨论的焦点,更有分析师认为,今年光学式渗透率将明显提高,2019年将是元年。 发表于:4/27/2019 超声波屏下指纹方案或成智能手机主流趋势 一直被“模仿”苹果,如今有意“借鉴”安卓手机导入高通独家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解决方案,是否意味着,未来智能手机的风向即将改变? 发表于:4/27/2019 全球首个LCD屏下指纹方案出炉!最快2020年可用上? 集微网消息(文/kittykwoon),众所周知,随着屏下指纹技术的成熟,使用门槛必定是下降不少,到今天更是成为了主流手机的标配。不过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现在行业大多数的屏下指纹方案是与OLED面板相配套的光学屏下指纹,核心原理其实是将可见光摄像头通过特定的制程与显示面板结合起来,利用OLED面板的透光性,将指纹用“拍照”的方式获取。 发表于:4/27/2019 LCD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正式面世,中端手机迎来新成长机遇 最近两年,在全面屏趋势的驱动下,OLED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大热。这与OLED屏幕自发光和透光性好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那就意味着能让厂商可以将可见光摄像头通过特定的制程与显示面板结合起来,利用OLED面板的透光性,将指纹用“拍照”的方式获取。 发表于:4/27/2019 光学和超声两种屏下指纹方案以及结构光和TOF两种3D识别方案介绍 “全面屏”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Home键+电容式”指纹的生物识别方式无法满足屏占比不断扩张的需要,移动设备端生物识别面临一场新的革命,也就是屏下指纹和3D识别的岔路口。 发表于:4/27/2019 «…697071727374757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