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电子最新文章 4K临近 监控厂商布局智能安防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清监控取代标清监控、具备分析能力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取代功能单一的模拟视频监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市场调研机构IHS的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网络摄像头的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模拟摄像头;预计到2018年,网络摄像头的出货量将超过7400万,市场规模逾100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长最为迅猛。 发表于:1/22/2016 解析人脸识别技术在十大领域的创新应用 智能化安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近年来,由于反恐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需要,安防行业的智能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身份识别正是安防的核心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具有非接触、非侵扰、友好、直观、快速、简便、可扩展性等优点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中脱颖而出。 发表于:1/15/2016 2015企业收购合并潮来袭 安防市场风起云涌 今年年初以来,安防产业界并购交易频繁。据统计,截止目前全球安防并购案,交易总规模达到近50亿美元,其中的大宗并购交易比重大幅提升,如佳能28亿美元并购安讯士。国内企业并购潮在六月戛然而止,一方面受到中国股市较大波动影响相关,另一方面投资人资金向互联网金融转移. 发表于:1/1/2016 浅谈激光夜视技术的发展误区和未来趋势 夜视监控是指摄像机在夜晚或低照度的环境下呈现较为清晰的目标画面,该技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对目标的监控观察。夜视技术主要分为主动红外技术、被动红外技术、微光夜视技术。主动红外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发以来,技术水平经历了飞速发展,由光电转换效率仅有5%的红外灯泡,到现在发光效率高达60%以上的激光红外照明模组。现今主动红外夜视领域主要包括LED红外技术。LED红外技术主要是使用850nm附近波长的LED红外灯作为监控摄像机的照明光源,发光效率最高在30%左右。 发表于:12/28/2015 射频识别RFID专题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发表于:12/18/2015 同方微电子THD88/M2064芯片获国际CC安全认证 香港, Dec 18, 2015 - (ACN Newswire) - 2015年12月18日,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同方微电子」)与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虹半导体」)共同宣布,同方微电子采用华虹半导体110nm工艺自主研发的THD88/M2064(「THD88」)芯片获得由挪威SERTIT认证机构颁发的国际CC EAL4+安全认证证书。这是国内首款在PP0084保护轮廓下通过CC认证的智能卡安全芯片,相比2007年发布的PP0035保护轮廓,2014年发布的PP0084保护轮廓安全要求更高,对数据存储保护更为全面。CC证书的获取标志着同方微电子的金融安全芯片的设计管理流程符合国际标准,安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发表于:12/18/2015 大数据时代 智能安防移动化是大势所趋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发表于:12/18/2015 摄像头模组ESD保护模型分析与电路设计 摄像头模组主要由镜头、滤色片、音圈马达、马达驱动、图像传感器等部件构成。图像传感器和音圈马达驱动都是CMOS半导体器件,对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非常敏感。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摄像头模组的ESD保护设计,主要从结构设计和电子设计两个方面来阐述,结构设计时主要对ESD敏感区的保护;电子设计时主要是对CMOS芯片的接口引脚进行保护。(2)人体模型的研究,主要讨论HBM(Human Body Model)的仿真模型的创建。(3)静电释放的波形仿真和实验, 主要讨论测试环境的建立,并对比目标和实际波形。 发表于:12/17/2015 中国公民在美涉嫌窃取军用芯片遭逮捕 根据EE Times美国版报导,有三名中国公民在美国康乃狄克州遭到联邦探员逮捕,起诉罪名是涉嫌从美国军方窃取并非法出口半导体产品。 发表于:12/17/2015 隐私与伦理之战 可穿戴如何破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持续发展,市场上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种类繁多,功能五花八门,但是由于市场还不规范,目前可穿戴设备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安全与隐私,由于进行了联网,可穿戴设备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导致用户隐私和安全遭到威胁。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新都会引发新的伦理讨论,出现新的道德准则。显然目前基于大数据所引发的隐私伦理也处于讨论的风口,随之而来的可穿戴设备伦理问题随着设备的普及也正在发酵,其核心就在于可穿戴设备将人的生命体态特征进行了数据化。 发表于:12/17/2015 司亚乐宣布Maestro采用其LTE Cat-1 设计 加拿大,温哥华 – 2015 年 12 月 9 日 – 司亚乐(Sierra Wireless,纳斯达克交易代码:SWIR;多伦多证交所交易代码:SW)今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针对 IoT 应用提供跟踪设备的领先供应商,领先无线科技有限公司(Maestro Wireless Solutions Limited),采用司亚乐的 AirPrime HL 系列模块,研发出首款 LTE Cat-1 跟踪器。Maestro 的最新款跟踪器MT-44,使用 LTE Cat-1 模块,可实现下行链路 10 Mbps 和上行链路 5 Mbps 的最大数据速率,能够在严苛的移动环境中提供车队和资产跟踪功能。 发表于:12/13/2015 人脸识别在安防系统的应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员在不同地域之间频繁的流动,随之而来的是对公众人员的安全管理的需求迅速增加,每年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逐年上升,众多涉案人员在逃,此外,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小偷惯犯难以抓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安在逃人员约50万,各地的公安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对协助其案件技侦和对重点区域提供安全保障。而另一方面,目前平安城市基本上完成了联网、高清化的建设,正在走向以实战应用、云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发展,现有的监控系统每天产生海量的网络高清视频数据,其中就包含大量可用的人脸信息,而当前这些人脸的信息整体的利用率不高,配套的使用工具简单,甚至是依靠人工排查的土办法。因此,为了实现在海量视频中的人员身份的快速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发表于:11/27/2015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市场预测 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市场预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6版)》显示:2009年全球识别产业收入为34.22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值达到93.68亿美元。作为21世纪的一个朝阳产业,生物识别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网络化、非接触、多模态等趋势特征。 发表于:11/26/2015 美总统候选人建议为叙利亚难民植入微芯片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从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后,是否应允许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的问题已经引发政治风暴。美国一位总统候选人提出一个新奇的高科技解决方案,只是听起来让大多数美国民众感觉不舒服。 发表于:11/23/2015 无人机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安防行业加油助力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设备,主要由飞机平台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组成,不少人也将无人机称为“可飞行的智能手机”或者“空中机器人”。从技术角度划分,无人机有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类别。由于技术的不断演进,无人机的应用逐步被开拓,从军用侦查转为民用航拍,除了航拍摄像之外,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从矿产勘探、农业监测、地震灾害评估扩展到物流快递以及医疗服务等丰富多样的市场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也令极客们兴奋不已。 发表于:11/20/2015 «…20212223242526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