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最新文章 美国电力行业碳市场建设主要经验借鉴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是美国第一个基于市场的强制性的区域性总量控制与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由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中部的10个州共同签署建立、联合运行,于2009年正式启动。与中国全国碳市场初期一致,RGGI也是仅仅覆盖电力行业。截至2017年,RGGI已进入第三个控制期,其运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为中国全国碳市场的优化完善提供了借鉴。 发表于:1/25/2018 站在新起点的可再生能源:浮现新“风口” 如何用清洁低碳的能源来替代传统不清洁的、高碳的能源,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任务。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预计可再生能源将进入大范围增量替代和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 发表于:1/25/2018 国家电网“一带一路”建设纪实:风帆正悬立潮头 行稳致远启新程 忆往昔,驼铃声声,帆影幢幢,“一带一路”蕴藏着各国互通有无、文明交流互鉴的密码;抚今朝,蜿蜒徐行的驼队已化为千里飞架的电网工程。 发表于:1/25/2018 能源区块链落地突破口在哪里?面临哪些门槛? 2008年末,区块链一词首次出现于一篇发表在密码学论坛中的论文《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中,发表者名叫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目前大家并不知道此人的真实身份。 发表于:1/25/2018 基于智能电表数据资产的配用电检修运维架构设计 配用电网检修运维的智能化是实现电网高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配用电网检修运维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用电网检修运维架构,将高级量测体系和智能电表设备及其数据资产应用于系统中; 分析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配用电网智能运维的技术特征及其支撑关键技术; 基于智能电表及其数据资产角度,分别阐述了配用电检修和配用电运维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实现途径; 设计了配网智能运维应用框架,可为能源互联网下配用电网检修运维智能化提供应用参考。 发表于:1/25/2018 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地缘政治 如同经贸关系的政治影响类似,在全球能源互联发展情景下,随着跨国电网互联和电力贸易的发展,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也将面临新一轮的大洗牌。 发表于:1/25/2018 特高压:送端风光火打捆提速 受端风光水火互补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维江在日前召开的2018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上表示,为配合水电外送,建议建设雅中-南昌、金上-河北、白鹤滩-江苏、白鹤滩-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合青海省可再生能源和黄河上游水电外送,建设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意味着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不仅送端风光火打捆提速,在受端,风光水火优势互补的特点也日益明显,这将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发表于:1/24/2018 储能市场发展特点:规模大、速度快、政策多、市场热 1月18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储能市场年度展望”在京举行。过去的2017年,储能领域全球投资持续增长、行业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商业模式涌现,首个国家级储能产业政策《储能指导意见》的发布开启了行业身份地位、市场机制都更加明确的新篇章。新的政策背景下,储能市场加速逼近爆发点。 发表于:1/24/2018 储能盈利较多的依赖峰谷电价差 商业模式如何突围 不论是如日中天的光伏,还是气势汹汹的电动车,谈及长远的发展总是难以回避储能的话题,但是储能的发展步伐似乎并没有跟上前者。 发表于:1/24/2018 弃光弃风要解决 储能产业不可缺 清洁能源的发展中,目前存在着大量弃光、弃风现象。如何能够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在这当中,储能产业与储能技术不能缺位。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储能领域全球投资持续增长,行业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商业模式竞相涌现,尤其是首个国家级储能产业政策《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更是开启了储能行业身份地位、市场机制都更加明确的新篇章。 发表于:1/24/2018 探讨|招标体制对风电光伏价格的影响 通过招标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已俨然成为一种国际潮流。招标体系对于降低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的作用,已经显示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我国未来是否全面推行招标体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发表于:1/24/2018 弃风限电情况改善明显 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长 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用电量数据显示,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贡献最高。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长,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5338万千瓦,占总体新增装机的43%。 发表于:1/24/2018 从试点市场看全国碳市场建设方向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以发电行业(含热电联产)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碳市场建设。这标志着中国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 发表于:1/23/2018 充电智能化引发能源革命:打造绿色充电新生态是关键 到2030年,如果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辆,那么车载电池的功率会达到10亿千瓦,相当于50个三峡发电站。 发表于:1/23/2018 物联网技术将颠覆风电运维市场? 在弃风限电愈演愈烈的当下,发改委已经叫停了多个省市的风电投资计划,国家的意图很明确,抑制过热的投资,用好存量,再图发展增量。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解决好弃风限电的问题是今年发展新能源工作的重点。 发表于:1/23/2018 «…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