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最新文章 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最优份额如何?2020年的最优电源结构预测 要适应可再生能源的份额要求,化石能源对应的最优份额在何种水平? 发表于:11/8/2017 新能源车产业宽进严出 查完骗补再查产能过剩 在国内主要城市,越来越多带有“EV”或“Plug-in”符号的车辆出现在公路上。在业内,新能源“造车”正如火如荼,各方新老资本纷纷涌入。据报道,近日,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组织召开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宣贯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政府正在着手排查新能源汽车产能,以确认是否存在过剩。 发表于:11/6/2017 我国首台110千伏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在广州研制成功 “5、4、3、2、1”,10月21日,随着最后一项试验倒计时的归零,由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牵头研发的国内首台110千伏植物绝缘油电力变压器宣告研制成功,标志着植物油电力变压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中国制造”! 发表于:11/6/2017 《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日,以“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助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的高级别研讨会和午餐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副秘书长刘振民,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出席会议并致辞。联合国办公厅主任玛丽亚˙路易莎˙里贝罗˙维奥蒂出席会议。 发表于:11/6/2017 夹缝求生:充电桩行业一窝蜂而上引发恶性竞争 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还是产业政策上,现在恐怕没有哪个行业火得过新能源汽车。然而,这种繁荣并没有惠及产业链上的另一端——充电桩企业。事实上,充电桩企业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充电设施建设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最终结果。 发表于:11/6/2017 我国清洁能源发电加速迈向平价时代 伴随着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化应用推广,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正在加速迈向平价时代,未来几年内甚至可能比传统能源更便宜。 发表于:11/6/2017 储能迎政策“风口” 企业布局抢市场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完成“两步走”,到2025年,使储能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发表于:11/6/2017 潜能释放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高效、清洁、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中,储能产业在市场中获得了发展的重要契机。 发表于:11/3/2017 供需两侧发力 推进能源变革绿色发展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下,我国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在全球能源体系变革中发挥了推动与引领作用。这既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战略选择。 发表于:11/3/2017 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情况及物资需求 我国一次能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电力需求与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成为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发展的必然需求。 发表于:11/3/2017 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 三地共同打造新型能源系统 临近供暖季,为了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部门此前组织了《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但该规划尚未对社会公开。据了解,该行动计划应是首个聚焦京津冀三地能源发展的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10个组成部分,共计51条,并提出68项项目清单,明确了时间节点。 发表于:11/3/2017 权威声音:用户侧电储能对我国消纳清洁能源意义重大 消纳难是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将储能设施部署在用户侧,可解决电力生产地与消费地不匹配和电网通道不畅问题,改变电力“产、运、消”瞬时同步完成的特性,实现消纳清洁能源与满足电力需求的双重目的,破解消纳瓶颈,提升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发表于:11/3/2017 光储、风储、用户侧储能 华能储能专家告诉你哪个市场能赚钱 在可再生能源大省青海,由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联合主办的“2017发电侧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论坛”近期在这里举行。该论坛吸引了包括华能、黄河水电、协鑫新能源、龙源格尔木、鲁能集团等在内的发电集团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发表于:11/3/2017 智能化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 未来十年将成关键期 近来,智能制造领域备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家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国内各地正加速布局智能制造,从而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表于:11/1/2017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迈入新阶段 自2015年我国发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以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全球140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能源发展政策,“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作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已成为各国共识。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国内能源互联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并加快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 发表于:11/1/2017 «…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