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最新文章 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9月26日,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在京召开,纪念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26日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两周年,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发表于:9/27/2017 程维:能源、交通、英特网 “三网融合”是未来最大趋势 9月26日,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围绕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共商全球能源发展大计。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作为移动出行领域领军人物受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发表于:9/27/2017 分析|风电场储能应用现状与展望 近期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多个风电场储能项目投运,与此同时,“业精于风”的国际风电巨头Vestas宣布与Tesla展开风电场储能应用合作。在我国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完成签约,风电平价上网探索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的背景下,本文将对风电场储能应用状况进行探讨和展望。 发表于:9/26/2017 电力系统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效率这词很容易明白,电力系统效率也一样。也就是说电力系统不是越可靠越好,要讲究一个性价比和利用效率,冗余多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表于:9/26/2017 发展能源互联网需多重资本介入 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支撑。能源互联网将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能源供给和消费模式,孕育众多商业主体,创造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9月17日,在第二届中国能源互联网峰会上,中能智库研究部发布的国内首份能源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系统阐述了能源互联网蕴含的商业价值和投资机会。 发表于:9/26/2017 增量配网、微网逐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近日,增量配网和微网政策进展和招标加速:第二批试点增量配网试点上报,要求第一批9月底前确定业主方。28个微网试点项目确定,《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印发。 发表于:9/26/2017 尽快建立健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 三大瓶颈亟待破解 :据业内研究机构预测,我国动力电池将迎来“报废潮”,到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大约是2016年报废量的20倍。 发表于:9/26/2017 发改委发文完善北方煤改电政策 峰谷电价差扩大 清洁供暖在不断推进,“煤改电”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居民更关心的是电价问题。 发表于:9/26/2017 外资疯狂涌入的档口 动力电池先天优势成关键 国内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尚未落地,但在遥远的法兰克福,新能源车的战争已“硝烟四起”。除了较早宣布要进入电气化的沃尔沃、阿斯顿马丁以及捷豹路虎等,车展上,戴姆勒和大众两大巨头也各自宣布加快电动化进程。 发表于:9/22/2017 数据安全问题不断!愈加“清晰化”的电力大数据更需保护 有这么一个词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大移物云”。 发表于:9/22/2017 强直弱交的定义、内涵与形式及其应对措施 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交流与直流既相互支撑,同时也相互耦合交互作用,2 者结构发展的均衡态势,将会深刻影响电网运行特性。当前,我国电网已基本形成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新格局,电力工程界与学术界对其呈现出的新特性取得广泛共识,并高度概括为“强直弱交”特性。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强直弱交的系统性论述。为此,在回顾交直流电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强直弱交的定义,剖析并阐释了其内涵,指明强直弱交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威胁。在此基础上,为保障强直弱交型混联电网安全运行,从稳定标准修编完善、交直流混联电网协调发展以及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等 3 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的建议。 发表于:9/22/2017 强直弱交的定义、内涵与形式及其应对措施 交直流混联电网中,交流与直流既相互支撑,同时也相互耦合交互作用,2 者结构发展的均衡态势,将会深刻影响电网运行特性。当前,我国电网已基本形成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新格局,电力工程界与学术界对其呈现出的新特性取得广泛共识,并高度概括为“强直弱交”特性。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强直弱交的系统性论述。为此,在回顾交直流电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强直弱交的定义,剖析并阐释了其内涵,指明强直弱交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威胁。在此基础上,为保障强直弱交型混联电网安全运行,从稳定标准修编完善、交直流混联电网协调发展以及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等 3 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的建议。 发表于:9/22/2017 国外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模式分析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外电力市场建设已经走过了 30 多年的历程,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竞争性的电力市场。随着世界范围内新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外电力市场在促进新能源发展和协调相关方诉求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探索。 发表于:9/22/2017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未来储能政策体系会朝着多方向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高级研究经理岳芬在9月17日举行的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2017分论坛“储能推动能源创新发展”上发表演讲,根据国内外目前的储能商业实践、已经发布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市场的需求,对未来我国的储能政策体系给出了一定的预期和建议。 发表于:9/22/2017 未来出行有N个设想 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家庭还需努力 能量转换率高、噪音小、低排放……新能源汽车眼下正成为时髦交通工具的代名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全球超过一半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生产销售。当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不断为城市生活注入低碳元素的时候,一台既符合节能减排政策,又受市场欢迎的新能源汽车离普通家庭还有多远? 发表于:9/21/2017 «…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