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最新文章 地下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调控方案研究 对潮湿、高温、站内水位、有毒气体积聚等环境问题对地下变电站设备运维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智能调控系统的运行判据。开展对变电站内的温湿度、SF6调控、风机、水泵、空调、门禁、消防等生产辅助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状态、异常报警等信息远程采集和控制研究,实现设备间的智能化联动。同时设计了一套地下变电站运行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明显改善地下变电站运行环境。 发表于:1/7/2020 OPLC状态评估及其状态监测技术探索 OPLC是电力光纤到户工程中重要设备,是实现电网和通信网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OPLC温度与复合缆的寿命关系密切,本文研究表明高温下复合缆材料热老化、电老化、光老化致使交联聚乙烯等绝缘材料发生氧化作用,使得OPLC线芯温度与电缆表皮温度偏差发生变化。然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一种OPLC安全状态评估及其在线状态监测技术,利用分布式温度、电流传感器在线提取复合缆状态参量,通过内外部温度特性对OPLC的安全运行状态开展评估。在复合缆的老化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OPLC复合缆这种特性。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运维人员掌握OPLC的运行状况,科学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保障网络安全。 发表于:1/6/2020 BIM技术在运维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常分为4个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经在建筑、交通、水利和电力等领域的不同阶段中得到应用,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运维阶段仍处在刚起步状态。同时,BIM软件在工程中主要应用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在运维阶段的软件应用较少,而且国内的BIM软件相对于国外较少。由于项目运维阶段周期较长、时间跨度大、内容略多、涉及人员复杂的特点,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效率低下,无法继续适应项目需求。在运维阶段中引入BIM技术,可以为各专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在满足用户基本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投资收益,同时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信息共享。 发表于:1/3/2020 互联网巨头已瓜分智能音箱市场,智能家居厂商该什么做 奥维云网(AVC)发布的2019智能音箱半年报告同样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556万台,同比增长233%;销售额为30.1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三家互联网巨头就包揽了将近90%的销售额。在三位大佬的强势屠榜下,智能音箱中国市场梯队战尘埃落定,形成了阿里、小米和百度的三强格局,同时也意味着会有一批资金、技术实力不足的企业被淘汰。对于智能家居厂家来说,工厂还是需要继续开工的,他们将迎来的是新一轮“站队”选择。 发表于:1/2/2020 基于数据地图的大型电网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与实现 企业级数据地图是对数据资产体系化、结构化的管控视图,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视角,清晰明确展示公司级数据资产的分布、存储和流动情况,动态反映数据流与业务流的交错支撑关联,从而有效帮助管理者总览数据资产全局。基于企业级数据地图,构建大型电网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加强数据资产质量监督,推进数据全局共享,实现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为数据资产的增值利用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数据资产的利用变现,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发表于:1/2/2020 基于动态规划技术的运行维护工单智能管理技术 在现有通信管理系统(TMS)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和延伸,引入移动运行维护及物联网概念与相关技术,研究移动运行维护技术在现有电力通信运行、维护中的应用,建立基于动态规划技术的智能化电力运行维护派工单管理技术,引入到电力企业电力通信网运行维护中,采用数字化存储、数据自动匹配、系统实现和其他技术方法展开标准化管理和数字转换,以工作列表的形式在操作和维护的过程中完成横向协调,在加以纵向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各种类型的工作列表操作和维护人员与动态编程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协同工作表、人员和工作指令的关联。 发表于:12/31/2019 单开关低电压应力的高增益Boost变换器 为了将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光伏板、燃料电池等的低压直流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提出一种带有泵升电容的基于开关电容与开关电感网络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进一步提高了电压增益,减小了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采用磁集成技术,将两个电感绕在同一磁芯上形成耦合电感,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最后,分析了该拓扑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制作了一台输入电压为30 V,输出电压为380 V,额定功率为200 W的样机,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发表于:12/30/2019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支持下的水玉线沿线地质信息提取 通过遥感(RS)技术在辽宁省水玉线输电线路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中的应用前景,应用GF-2高分辨率卫星,从影像遥感解译技术的角度得出辽宁省水玉线高压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类型,分别是不稳定斜坡、不稳定边坡、崩塌、泥石流和采石场等,灾害分布较为密集。遥感技术对于水玉线地质信息提取提供了有效认识,为电力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指标,为电力系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发表于:12/30/2019 移动式飞轮储能应急供电系统设计 针对目前输电供电的不稳定和易中断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移动式飞轮储能应急供电系统。本供电系统是采用集装箱作为飞轮储能的载体,利用磁悬浮技术设计其独特的飞轮结构,同时设计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结合国内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研发出来的一套先进应急电力保障系统,从而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提供零毫秒级、不间断、长时间、高质量的电力供给。 发表于:12/27/2019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精准计量方式探讨 为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以清洁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未来能源结构将会发生大的变革。清洁能源具有间歇性及双向性等特点,加之目前储能技术的不成熟,清洁能源作为能源补给手段并入电网时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针对大规模电网。电网计量是能源并网过程中的安检员,计量的准确性及抗击性都是对电网安全运转的首道防线。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对计量的要求提出新的计量模式,保障电能潮流平衡,并通过优惠计量政策最大化鼓励清洁能源发电比例。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新能源并网计量技术突破。 发表于:12/26/2019 利用具扰动特性的滚动基值法提前预测配网抢修高危区域 配网抢修作为电力企业供电服务的一项关键业务,直接影响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提前预测配网故障高危区域,指导电力检修部门主动开展配网检修、抢修工作,合理分配抢修资源,是降低电力企业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提升用户用电体验的强有力的手段。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电力故障抢修历史数据,关联天气、温度等外部环境数据,研究了一套具扰动特性的滚动基值法的配网故障抢修量预测算法及应用系统,并应用于实际的电力生产活动,取得了较好预测效率和成效。 发表于:12/25/2019 基于用电特征的多维度窃电识别技术 针对某地区电网存在的窃电用户较多的问题,基于用户用电特征构建数学分析模型,通过整合各类典型窃电案例数据特征,建立多维度的反窃电分析方法,精确定位出窃电嫌疑用户。实践表明,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构建的窃电识别技术是科学有效的,对实际的窃电排查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表于:12/24/2019 基于集中器本地化计量控制通信方式研究 随着电网230M无线专网的不断试点论证,其在电力各业务领域逐步铺开建设,尤其在配用电领域能突出230M专网建设的优势及特点。计量采集系统由于点多且分散,有线的接入方式限制了其扩展建设的灵活性,无线方式更能适应业务的接入需求。但目前计量采集系统是由营销主站集中式管控所辖庞大的电表量,不仅给主站数据处理造成压力,而且在电表运维方面造成诸多困扰。提出将主站部分控制功能下放到集中器侧,由集中器利用无线专网可自组网特性就地化控制所辖电表运行状态,并通过完善的安全部署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本地化计量管控方案,为计量系统下一步精益化发展提供一种创新思路。 发表于:12/23/2019 电源电压600V扩展到800V,5分钟告诉你如何做到的 传统的高压隔离反激式转换器利用光耦合器将稳压信息从次级侧基准电源电路传输到初级侧,由此实现准确稳压。问题在于光耦合器会大大增加隔离设计的复杂性:存在传播延迟、老化和增益变化,所有这些都会使电源回路补偿变得复杂,且会降低可靠性。此外,在启动过程中,需要采用泄放电阻或高压启动电路来初始启动IC。除非在启动组件中额外添加一个高压MOSFET,否则泄放电阻将消耗大量电源。 发表于:12/20/2019 配电网可靠性模糊建模的精确化方法研究 配电网的可靠性运行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配电网可靠性模糊建模的精确化方法,充分考虑电网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网络特性的质变,从而可避免进行可靠性预测时的多种缺点。该方法为配电网设计、改造、运行和维护提供指导,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表于:12/20/2019 «…23242526272829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