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最新文章 基于DFFT-WT-BP的光伏系统谐波检测 现有的FFT-WT(Fast Fourier Transform-Wavelet Transform)算法与FFT-BP(Fast Fourier Transform-Back Propagation)算法都只是针对光伏系统中某些特定谐波的检测时有优势。对FFT-WT算法作了改进,提出一种DFFT-WT算法;对FFT-BP算法作了改进,提出了改进的FFT-BP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引入阈值区间来限制神经网络迭代的搜索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DFFT-WT-BP(Double FFT-WT-BP)的检测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检测实际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多种谐波共同构成的复杂谐波信号,并且精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发表于:10/16/2019 深圳供电局正式成立了数字电网信息物理安全实验室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10日发布消息称,该局与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建设的“数字电网信息物理安全实验室”已在深圳供电局挂牌成立,三方将联手解决深圳电网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合力推动数字电网建设和能源产业升级。 发表于:10/15/2019 我国1-8月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1-8月份,我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8.5亿千瓦,同比增长5.6%,比上月增加696万千瓦,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发表于:10/15/2019 中国南方电网与湄公河流域国家探讨开展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互联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供电区域与湄公河流域国家(越南、老挝、缅甸等)接壤。该公司获悉,自2004年起,南方电网公司已与周边国家累计电力贸易超过560亿千瓦时,该公司现正与澜湄(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各国探讨开展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网互联,并推动标准共享,在更广阔市场空间实现更大规模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营造共同电力市场。 发表于:10/15/2019 电力LTE专网解决方案及技术研究 电力业务发展到现在具有业务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电力通信系统对于覆盖电力业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存在困难,光纤难以覆盖到环境复杂或者有应急需求的地方。本文对于电力业务对于通信的需求进行了总结分析,从智能电网通信业务需求现状、智能电网扩张业务需求、智能电网融合需求三个方面对电力业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引出了电力LTE专网解决方案建设的必要性。接下来从方案概述、承载网及回传方案、应急通信解决方案、综合网管方案设计、电力资产复用方案五个方面对电力LTE专网解决方案进行了描述。 发表于:10/15/2019 浅谈物资计划管理 物资计划管理是在企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物资流通进行管理的各种计划的总称,是一项将技术和经济结合的工作,具备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正当的物资计划管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然而,物资计划管理还是沿用着过去的一些做法,有着一些不好的因素存在,这些不好的因素需要进行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治理。本文主要分析物资计划管理在企业中的意义和加强改进物资计划管理。 发表于:10/14/2019 电力物资管理的过程及优化策略选择 深度学习技术近些年在学术界乃至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在电力系统深度学习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本文介绍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主要网络模型,并对当前电力系统中深度学习的相关应用进行了介绍,最终结合冀北电力公司未来关注的重点"零碳冬奥"、"一网一平台"等,对深度学习技术在电力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发表于:10/12/2019 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产业总装机达到1360万千瓦 据消息报道, 截至目前,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产业已获批示范项目23个,全市总装机达到1360万千瓦、并网1296万千瓦,相较2015年底的844.5万千瓦增长了60%以上,居全国前列。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可达1900万千瓦。 发表于:10/11/2019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正在推动能源转型 今年年初,新华社发布“云端夜瞰北上广 灯影流变诉团圆”视频,展示三地从1992年到2019年春节期间卫星灯光图的变化。随着光亮逐渐变强、扩大,城市文明发展轨迹被灯光勾勒而出。 发表于:10/11/2019 泛在电力物联网与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方向对比分析 国网亟需战略转型,信息化投资将上台阶。国网面临电价下降、资产效率下行、利润压缩等压力,提出“三型两网”建设目标,开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周期;19-21年为国网战略转型关键期,预计信息化投资有望从150亿/年攀升至500亿/年以上。 发表于:10/11/2019 基于LSTM网络的IGBT参数预测硬件系统设计 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进行参数预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其失效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参数进行分析,设计了一个基于LSTM网络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参数预测SoC硬件系统。该系统使用ARM处理器作为总控制器,控制各个子模块的调用和数据的传输,FPGA内通过对矩阵向量内积算法进行优化提高LSTM网络内部的数据运算速度,并且采用多项式近似的方法降低了激活函数所占用的资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预测平均准确率为92.6%,计算速度相比于CPU快了3.74倍,同时具有低功耗的特点。 发表于:10/11/2019 三维设计标准模型库的建立及其应用 为了将三维设计更好地应用于输变电工程中,文中建立了标准化模型库,在顶层设计层面上将模型分类,形成5个层级的树形结构。采用"类别关键字+专业关键字"的形式,制定模型命名规则,规范电气二次设备模型信息内容,涵盖外形及尺寸、属性、屏柜架构等信息的范围和建模原则。列举了虚回路设计和光电缆自动生成两个应用实例,说明在三维设计中应用标准化模型库后,可以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实现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和数字化移交。 发表于:10/11/2019 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路由技术研究 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是指电力线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输。在实践中,电力线通信环境恶劣,具有高衰减、强噪声、高阻抗等特点,因此想要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需要网络层通过中继路由技术来解决。本文设计了一套分布式路由方案,具备自组网能力,可以对抗强噪声干扰,面对信道变化可以实时进行网络重构,具有良好的抗摧毁能力。 发表于:10/10/2019 基于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信号去噪的研究 针对硬阈值去噪效果不理想,软阈值函数中估计的小波系数与信号的小波系数之间存在恒定偏差导致信号产生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的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阈值门限的改进,然后利用软阈值函数处理电能质量信号,从而达到对信号去噪的效果。 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阈值去噪算法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消噪处理,信噪比增益和均方误差上均优于传统阈值算法,而且能够较好地保留电能质量信号的特征信息。 发表于:10/9/2019 GIL温度监测及热问题解决方法研究综述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外壳属于管廊GIL工程重点温度监测部位,通过监测GIL外壳温度实现故障预报警,可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同时GIL温度监测对GIL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总结现有GIL系统的测温方法,对每种方法测温原理及存在的缺点作了说明,并分析了GIL热问题的解决方法: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该研究对于选择GIL温度监测方法有一定指导意义,防止由GIL系统的热问题而引发事故。 发表于:10/8/2019 «…333435363738394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