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最新文章 王善成:部分省市完成“十三五”双控目标压力仍大 “虽然截止到目前全国层面完成了‘十三五’能耗双控的进度目标,但是全国能耗强度的降幅持续收窄,能耗总量增速明显增大,多个省区市完成‘十三五’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总量控制目标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8泰山论坛暨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上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产业偏重,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等问题尚未从根本得到解决。生态文明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短板。 发表于:12/7/2018 电池再生修复将降低储能成本 “储电是不划算的”多少年来这句话在电力系统就像一个常识般深深烙在大家的固定思维中,但是伴随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需要,即使经济账算不过来,储能业已成为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促进能源高效率利用的必要技术。 发表于:12/7/2018 智能装备有助于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能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在智慧用能的趋势下,客户与电网的互动将变成现实,电器智能化使用水平也将得到普及。相反,智能化装备也将提升能源管理效率,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耗。”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管瑞良在11月29日召开的“2018中国能效管理创新技术高峰论坛”上说。 发表于:12/7/2018 院士专家齐聚一堂 纵论电力产业向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升级 12月5—6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创新高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刘吉臻,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重点技术和设备企业的代表等近千人齐聚一堂,畅谈能源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探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电力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之道。 发表于:12/7/2018 LCL滤波单相H6桥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 为进一步减小并网逆变器的高频开关引起入网电流的总谐波失真,在单相H6桥逆变器的基础上对入网电流进行LCL滤波,并针对此拓扑提出一种并网电流与电容电流双电流闭环控制方案消除LCL滤波系统阻尼较低、存在谐振的缺陷,同时引入准PR控制器解决传统PI控制器存在的稳态误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单相H6拓扑逆变器采用LCL滤波的电流双闭环准PR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入网电流的无静差跟踪,系统更稳定,入网电流的THD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发表于:12/5/2018 基于DCM的级联型直流升压变换器 为满足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对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的要求及其迎合电动汽车中需要多级高压直流供电的运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基于DCM模块的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分析了该高增益升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特点,并就其主要性能与现阶段的一些其他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通过实验室一台额定功率为170 W的实验样机证实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发表于:12/5/2018 一种新型无源缓冲软开关逆变拓扑 针对传统的软开关逆变拓扑中辅助缓冲电路结构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源缓冲逆变电路。新拓扑实现了功率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所提的新型无源缓冲电路结构简单,所用无源元件数目少。在软开关实现过程中谐振少,造成的电磁干扰和损耗低。详细分析了所提拓扑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拓扑实现了开关管的软开关动作,有效地降低了开关损耗,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发表于:12/4/2018 一种基于双向变换器的太阳能电池储能供电系统 为了解决太阳能供电系统中输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变换器的电池储能供电系统。该系统由微控制器模块、DC-DC变换器模块和开关模块组成。微控制器模块能够检测和调整输入输出电流,DC-DC变换器模块可以实现输入端到输出端的电压变换,开关模块能够改变变换器两端能量传输方向。实验表明,当充电电流为2 A时,其效率可达97.25%;当放电电流为1 A时,效率可达95.3%。电流步进调整值小于0.05 A。 发表于:12/3/2018 从充电桩线缆失效模式谈开去 10月30日,在DEKRA德凯主办的“2018电动汽车安全·创新论坛”上,笔者有幸学习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标准及失效分析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电动汽车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大趋势下,电动汽车每年的全球出货量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是与之俱增。然而,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故障率却一直处在一个不低的水平。其中又以充电线缆的损坏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发表于:11/29/2018 直流输电领域:世界首个千米深井接地极项目试验成功 11月24日,世界首个千米深井接地极验证试验结束,经过全方位测试,对比分析各项性能参数,试验正式宣布成功。听到这一消息,在深圳、河源、广州三地的近百名试验人员不禁起身欢呼。此次试验的成功意味着南方电网已自主掌握深井接地极工程应用全套技术,同时也标志着在直流输电领域取得了又一战略性突破。 发表于:11/28/2018 浙江经研院理论和科技"素描"新一代电力系统 面对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新趋势,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成立新一代电力系统研究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新一代电力系统发展研究。作为支撑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简称“国网浙江经研院”)快速积极响应,成立专项工作组,为下阶段全面规划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与技术经验支撑。 发表于:11/28/2018 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线路开工建设 11月26日上午,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直流输电线路第19标段在广东英德市黎溪镇B51号塔正式开工,标志着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线路正式开工建设。 发表于:11/28/2018 GE折戟工业互联网的启示 当前,我国掀起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热潮。然而,大洋彼岸的GE公司,打响“工业互联网”第一枪的美国工业巨头,由于业绩低迷股价缩水,不仅被剔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更不得不大规模甩卖资产,其中包括被业界奉为鼻祖的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这一消息让中国工业界坐立难安,频频发出工业互联网此路不通、路在何方的惊呼和疑问。 发表于:11/28/2018 2017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量首次超过煤电 电力需求的激增、技术成本的下降以及政策制定的创新,已使发展中国家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领导者。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一项全面新研究发现,2017年全球大部分新增清洁能源的投资额流向了新兴市场国家,新增清洁能源装机量首次超过同期新增燃煤发电装机规模。 发表于:11/28/2018 2035年后集成式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总规模将超过电网侧储能 预计到2040年,全球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942GW/2857GWh,吸引高达6200亿美元的投资。电池价格的下降将有助于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的应用,帮助风电与光伏发电解决发电不稳定和间歇性问题。储能正在成为提高电网稳定性和电力资产利用率的重要解决方案。此外,用户侧储能项目也将在为用户提供电力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力系统服务中。 发表于:11/28/2018 «…777879808182838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