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闪存存储构建安全的汽车系统 在现代汽车嵌入式系统中,高度安全的数据存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对日益高明的网络攻击时。本文将介绍设计师正确使用闪存的步骤。 最新设计资源 基于多头卷积残差连接的文本数据实体识别[人工智能][其他] 为构建工作报告中的文本数据关系型数据库,针对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中有效信息实体提取问题以及传统网络在提取信息时特征丢失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体识别模型RoBERTa-MCR-BiGRU-CRF,首先利用预训练模型RoBERTa作为编码器,将训练后的词向量输入到多头卷积残差网络层MCR扩充语义信息,接着输入到门控循环BiGRU层进一步提取上下文特征,最后经过条件随机场CRF层解码进行标签判别。经过实验,模型在工作报告数据集上F1值达到96.64%,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并且在数据名称实体类别上,F1值分别比BERT-BiLSTM-CRF和RoBERTa-BiGRU-CRF提高了3.18%、2.87%,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提取非结构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 发表于:12/25/2024 基于云-边-端的多源异构大数据治理架构研究[其他][其他] 随着航空机载产品制造过程中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多源异构工业大数据高速增长,这些实时与非实时交融的大数据对系统的数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云-边-端的多源异构数据治理架构,以提升数据传输和管理效能为目标,重点围绕数据采样同步机制、边缘数据治理、云端数据治理等方面进行功能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架构的可行性和可用性,能支撑云、边、端各类节点的差异化数据应用。 发表于:12/25/2024 基于标识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及加密通信方案设计[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目前公钥基础设施证书认证体系被广泛用于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等领域,但其复杂的证书管理流程限制了该体系在物联网环境中的应用。所提方案基于标识密码技术,以用户公开的标识信息作为标识公钥,并利用标识算法进行密钥协商,在提升身份认证和加密通信效率与安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为物联网环境中的身份认证和加密通信提供了一种更可行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表于:12/25/2024 基于分数变换域数字水印的自适应图像溯源技术[其他][信息安全]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图像传播为人们的社交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保护图像拥有者本身的数据所有权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图像溯源技术中数字水印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变换域的自适应联合数字水印算法,以分数变换域技术替代了传统变换域技术,使得数字水印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同时,以自适应地动态选择变换阶数平衡了水印的隐蔽性和鲁棒性,保证了图像溯源的有效性。 发表于:12/25/2024 操作系统行为理论模型及典型应用研究[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针对当前终端网络安全攻防对抗中未知攻击“防不住”、已知攻击“测不准”的问题,现用“封堵管控”安全机制可被攻击方屏蔽规避,为扭转当前终端安全防护的被动落后现状,亟需在终端安全检测理论、安全检测分析模型与实际应用上实现创新突破。文章将操作系统行为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并基于形式化定义设计了操作系统行为分析模型,然后以缓冲区溢出攻击与终端数据泄露攻击为典型示例验证其方法正确性。 发表于:12/25/2024 WPA3-SAE安全性分析及攻击可行性研究[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对WPA3-SAE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进行了剖析,分别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的方式研究其安全性,进而对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潜在安全隐患、脆弱性以及可能的攻击方法进行分析与验证。实践证明,WPA3-SAE可以抵抗De-authentication、Disassociation等基于管理帧的拒绝服务攻击与离线字典攻击,有效提高了Wi-Fi网络的安全性;然而它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安全漏洞,使得攻击者对其进行降级攻击、侧信道攻击、缓存攻击及暴力破解密码成为可能。 发表于:12/25/2024 面向云桌面环境的安全运维管理平台架构设计[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运维管理平台是业务系统在开发、测试、运维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信息安全形势逐步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选用云桌面这一安全加固方式,实现办公、开发测试、生产三种网络环境的隔离。为了在网络隔离环境下安全、便捷地访问各个环境的业务系统,结合客户端/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面向云桌面环境的安全运维管理平台架构方案。该架构不占用服务器资源,可以降低系统信息安全隐患,并可在各个环境之间迁移复用,极大地提升了运维管理平台的开发效率及升级灵活性。 发表于:12/25/2024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综述[人工智能][通信网络] 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学习等智能化方法在网络入侵检测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然而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领域仍然面临着大规模网络数据处理难、数据样本不平衡、未知威胁难以有效检测、模型泛化能力差等挑战。文章对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和总结,对比和分析当前主流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总结和讨论该领域目前挑战和未来展望,以便为该领域人员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提供借鉴参考。 发表于:12/25/2024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完整测试方案设计及选择[测试测量][工业自动化]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完整测试方案设计及选择 发表于:12/23/2024 场效应管的重要参数介绍[电子元件][工业自动化] 场效应管(FET)的重要参数包括: 1.最大漏源电压(VDSmax):场效应管漏极和源极之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2.最大漏极电流(IDmax):场效应管能够承受的最大漏极电流,超过此值可能会导致器件损坏。 3.最大栅源电压(VGSmax):场效应管栅极和源极之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4.阈值电压(Vth):使场效应管开始导电的最小栅源电压。 发表于:12/23/2024 场效应管的主要类型介绍[电子元件][工业自动化] 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它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 场效应管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由于它仅靠极少量电流即可工作,因此非常适用于功率电路中作放大用;此外,这种电子元件还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输出电阻,因而也适用于信号处理、高频振荡和调制等电路中作输入级或输出级。 发表于:12/23/2024 三极管的重要参数介绍[电子元件][工业自动化] 三极管(晶体管)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它有多种类型,如双极型晶体管(BJT)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不同类型的三极管有不同的参数,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通用参数: 发表于:12/23/2024 三极管的主要类型介绍[电子元件][工业自动化] 半导体三极管,也被称为双极型晶体管或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同时也被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发表于:12/23/2024 瞭望2025全球6G技术发展趋势[通信与网络][5G] 6G目前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但在未来两年,6G将从技术研究走向实质性开发。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在2029年3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因此6G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几年前备受关注的使能技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 发表于:12/23/2024 二极管的重要参数介绍[电子元件][工业自动化] 二极管的重要参数包括额定峰值反向电压(VR)、额定直流正向电流(IF)、最大导通电流(IFM)、静态电阻(RS)、正向压降(VF)、动态电阻(rd)、反向漏电流(IR)、反向恢复时间(trr)、反向恢复电荷(Qrr)和热阻(Rth)等。 发表于:12/23/2024 «…222324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