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一种应用于机器学习的恶意网页特征提取方法

一种应用于机器学习的恶意网页特征提取方法[可编程逻辑][信息安全]

基于机器学习的恶意网页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目前流行的“特征码”“白名单”等方式,仅能够检测已知的恶意网页;机器学习方法,能够检测出未知的恶意网页,但在处理网页特征时要面临数据量大、复杂和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哈希压缩的方法,用于处理网页的特征数据。该方法在保证检测模型的漏报率和误报率下可实现将150万的特征映射在2万的特征空间内,对提取出的特征数据运用K折交叉验证法训练多个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集成学习模型。并通过评估模型的检测效果,筛选出表现最好的分类检测模型。

发表于:12/20/2022 4:57:00 PM

一类计算系统的MBSE建模方法

一类计算系统的MBSE建模方法[可编程逻辑][信创产业]

随着社会各领域对于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通过计算架构创新提升计算系统算力越来越收到重视。计算系统的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计算架构的创新使得计算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系统工程方法难以满足系统研制需求。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对一类计算系统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模框架,建立了系统模型。运用此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国产化计算系统模型,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下一步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一类计算系统研制奠定了基础。

发表于:12/20/2022 4:53:00 PM

基于PKS体系的计算机软硬件联合攻关模式初探

基于PKS体系的计算机软硬件联合攻关模式初探[其他][信创产业]

为了推进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亟需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展联合攻关,以打造整体性能优良的自主计算机产品。针对计算机软硬件联合攻关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PKS体系的计算机软硬件联合攻关模式。该模式通过在管理、服务和沟通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可以有效应对当前联合攻关中存在的挑战。该模式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今后开展计算机软硬件联合攻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发表于:12/20/2022 4:50:00 PM

外部干扰下SP型ICPT系统的H∞滤波器设计

外部干扰下SP型ICPT系统的H∞滤波器设计[模拟设计][其他]

对SP型ICPT系统在外部干扰下的H∞滤波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对SP型ICPT系统的电路拓扑进行研究并且以此创设了基于此电路拓扑的广义状态空间方程;然后通过滤波误差系统的渐近稳定判定条件求取H∞滤波器的增益;最后通过实验仿真来验证本文所提出理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发表于:12/20/2022 4:45:00 PM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动目标航迹模拟算法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动目标航迹模拟算法[可编程逻辑][航空航天]

测控设备是保障我国航天任务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多年来测控技术人员在任务间隙,一直利用测控设备随机的软件模拟实战任务以进行日常训练。这种模拟方式一方面无法实现全系统的闭环模拟,另一方面需要系统的更新系统仿真软件才可以实现新场景、新业务的模拟。通过引入无人机平台配合载荷模块这一概念,从坐标转换的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推导了利用“无人机+载荷”实现动目标模拟的算法流程。通过算法仿真,证实了利用该算法流程实现真实弹道模拟的可行性。

发表于:12/20/2022 4:41:00 PM

基于NuSMV的LD和ST语言形式化验证研究与实现

基于NuSMV的LD和ST语言形式化验证研究与实现[其他][工业自动化]

依据工控系统的特点,在分析现有工控系统编程标准IEC61131-3规定的工业语言基础上,研究基于工业语言的形式化验证方法,通过对ST和LD语言进行分析得到有限状态机组态模型,实现对控制目标进行准确描述;通过NuSMV验证有限状态机模型,获得形式化验证的结果,从而实现对IEC61131-3编程语言实现的PLC逻辑代码进行分析,建立形式化验证模型,发现用户编写的PLC逻辑代码可能存在的逻辑缺陷,并提供对这些缺陷分析验证的报告。

发表于:12/20/2022 4:37:00 PM

FDI攻击下孤岛交流微电网滑模控制策略

FDI攻击下孤岛交流微电网滑模控制策略[测试测量][智能电网]

针对孤岛交流微电网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问题,当存在外部干扰时,设计了主动容侵控制策略。首先针对孤岛交流微电网逆变系统,构建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将控制系统传感器侧可能受到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信息当作一个辅助状态向量,设计滑模攻击观测器对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和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信息同时进行估计。在获得攻击的估计信息后,利用积分滑模容侵控制器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外部有限能量干扰进行主动容侵控制,以确保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发表于:12/20/2022 4:33:00 PM

5G+MEC在家电业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5G+MEC在家电业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的应用[显示光电][5G]

为了解决家电业依赖人工进行外观质量检测的长期痛点,将5G+MEC的机器视觉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应用,构建了智能化产品表面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以云边协同模式运营,支持图片和视频的边缘端推理,云端算法终端下载部署,支持异构计算,实时性高。系统基于决策分析工具、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及应用。同时,关联企业MES、SCADA、WMS等系统,集成生产端数据、物料数据、市场追踪反馈数据,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互联及质量追溯。

发表于:12/20/2022 4:30:00 PM

基于ST-TCN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ST-TCN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方法[其他][其他]

实地调研并收集电站光伏组件常见的故障类型,并对光伏组件在不同工作状况下的电流特征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光伏组件的电流数据叠加了复杂的表现特征和高噪声。为能精准诊断光伏组件的故障类型,提出一种软阈值化的时序卷积神经网络(Soft Thresholding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T-TCN)光伏组件故障诊断模型。ST-TCN网络使用多个残差模块的膨胀卷积层、ReLU层、Dropout层提取电流数值特征和时序特征,再使用残差模块的软阈值化对所提取的特征降噪,最终使用全连接层对残差模块提取的特征进行故障诊断分类。实验结果表明,ST-TCN网络不仅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而且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到92.99%。

发表于:12/20/2022 4:25:00 PM

一种可适应复杂网压条件的快速锁相环

一种可适应复杂网压条件的快速锁相环[电源技术][其他]

基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DSOGI-PLL)被广泛应用于逆变器实现同步并网。但是,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或存在谐波分量和直流偏移,即网压条件较为复杂时,滤波效果不理想,对输入信号的检测出现波动。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二阶广义积分器结构,在分离正负序电压的基础上加入直流分量抑制模块,滤除直流电压,并在锁相环加入低通滤波器,从而提高锁相环抑制谐波电压和直流电压的能力,准确提取电网电压同步信号。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锁相环在电网电压存在多次谐波和直流电压时能够滤除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锁频锁相效果较好。

发表于:12/20/2022 4:19:00 PM

  • «
  • …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