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韦布望远镜发布首张火星照片 科技日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9日报道,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近日发布了其拍摄的首张火星红外图像,捕获了整颗行星的大气数据,这将帮助天文学家识别以前仪器无法识别的现象和气体,更好地了解火星的大气层。 发表于:9/22/2022 突破!300瓦自主霍尔电推进系统首次完成低轨卫星升轨任务 据《科技日报》报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的300瓦霍尔电推进系统近日成功完成某低轨卫星的升轨任务,将其轨道提升近300公里,标志着我国实现了高性能电霍进系统的空间应用。 发表于:9/21/2022 中国首次实现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 9月13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官微称,近日,由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某型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实现重复飞行试验验证。 发表于:9/20/2022 阿联酋探月项目负责人:11月首次发射月球车,计划明年3月登月 当地时间9月19日,阿联酋探月项目负责人哈马德·马尔乍基(Hamad Al Marzooqi)表示,阿联酋将于今年11月首次发射月球车。 发表于:9/20/2022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团队喜获世界最高奖!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 发表于:9/20/2022 圆满完成全部既定任务,神十四乘组第二次出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周六下午5点47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以及蔡旭哲三人相互合作,经过专业有序协同操作完成了出舱活动期间的全部既定任务,目前航天员陈冬和蔡旭哲已经平安进入问天实验舱,全程大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发表于:9/19/2022 液氧煤油发动机成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动力装置 液体火箭是以液体火箭发动机作动力装置的火箭。一般由动力装置、箭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有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液体火箭主要用作航天运载工具和导弹核武器的推进部分。 发表于:9/19/2022 卫星集群体系架构,应该如何设计? 小型卫星相对传统卫星具备独特的性能优势,如相对轻量化、低成本和快速生产能力。通过对单个大型卫星与小卫星集群全面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就执行复杂空间任务的成本效益而言,考虑到所需的地面站和安装数量,大型卫星在初始成本上更具经济效益,但考虑到小卫星集群可以在空间和地面系统相互支持的情况下不间断执行大量任务,小型卫星集群在初始设置完成后将变得更具经济性。 发表于:9/14/2022 成功!长七A火箭发射中星1E卫星 9月13日21时18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简称“长七A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中星1E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通信广播电视服务。 发表于:9/14/2022 商业航天 | 2022年全球航空航天八月资讯合集 商业航天 | 2022年全球航空航天八月资讯合集 发表于:9/14/2022 空天动力周报 罗罗公司获得18亿美元美军航空发动机服务合同,Electra电动飞机公司完成150千瓦混动电推地面测试 发表于:9/14/2022 王传胜: 航空航天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各位航空界、投资界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王传胜。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就航空航天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交流。今天,我主要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第一部分是航空航天前沿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是前沿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趋势,最后简述关于前沿技术在航空领域投资的几点思考。由于技术领域范围广,其中部分技术认识上会存在一定偏颇。更多的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想法和认识。 发表于:9/14/2022 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研究与促进中心成立 9月5日,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研究与促进中心揭牌成立。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林益明出席授牌仪式。国家航天局相关司局、局属事业单位和相关中心,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五院、五院512所等单位有关领导参加活动。 发表于:9/14/2022 NASA将新一代登月火箭发射日期推迟到至少9月27日 《华尔街日报》9月13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将大型探月火箭第三次尝试发射的时间推迟到至少9月27日,也就是该机构上周所说的潜在最早发射日期的4天后。 发表于:9/13/2022 中国探月工程立项,嫦娥系列任务将于10年内完成 据近日信息,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探月工程第四期的任务已经国家批复并立项,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探岳工程将陆续开展,探月工程四期包含嫦娥6号、嫦娥7号和嫦娥8号任务,预计将于未来的10内完成。 发表于:9/13/2022 «…535455565758596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