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关文章 东芯股份2.11亿增资上海砺算 8 月 31 日消息,东芯股份今晚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拟与亨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其他投资主体、上海砺算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对外投资上海砺算,投资人合计投资金额约为 5 亿元。 发表于:9/1/2025 黄仁勋确认Blackwell GPU或将进入中国市场 8月29日消息,据CNBC报道,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2026财年第二财季的财报会议后接受采访时首次对外表示,英伟达“确实有可能”将其先进的 Blackwell GPU引入中国大陆,同时他敦促美国政府为美国芯片制造商开放市场。 发表于:9/1/2025 阿里巴巴正开发新AI芯片 8月29日,阿里巴巴公布截至2025年6月的第一财季业绩,公司净利润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电商业务稳步复苏和云计算板块的高速增长。消息公布后,阿里巴巴当日美股大涨12.9%,显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发表于:9/1/2025 500亿GPU龙头迎上百家机构调研 8月28日,近期热门股、GPU概念龙头——东芯股份披露了最新的调研纪要。8月22日,该公司接受了中国电科、Point 72、申万宏源、国泰海通、中信证券等162家机构的线上电话调研,由董秘、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共同接待。 发表于:8/29/2025 黄仁勋自曝正与政府讨论向中国出售Blackwell GPU 8月29日消息,据报道,NVIDIA CEO黄仁勋确认,公司正在与美国政府讨论向中国出售其最新的Blackwell AI GPU。 不仅如此,黄仁勋还表示,他愿意与美国政府分享Blackwell GPU在中国的销售利润,此前,美国政府曾要求NVIDIA在获得向中国出售H20 的许可时支付15%的利润分成。 发表于:8/29/2025 新股王寒武纪深夜示警 8月28日晚间,近期股价暴涨的国产AI芯片大厂寒武纪发布了《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在提示交易风险的同时,还透露2025年全年预计将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发表于:8/29/2025 IBM联合NASA发布开源AI模型 对太阳天气进行预测和预警 8 月 28 日消息,据 IBM 中国今日消息,IBM 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发布了一款开创性的开源基础模型,可理解高分辨率的太阳观测数据,从而预测太阳活动对地球和太空技术的影响。 该模型名为“Surya”(梵语意为“太阳“),它提供了一种创新工具,帮助保护 GPS 导航、电网、电信等关键基础设施免受太阳天气变化的影响。 发表于:8/29/2025 微软推出首款自研AI模型 8 月 29 日消息,周四,微软人工智能部门正式推出其首批两款自研 AI模型 ——MAI-Voice-1 语音模型与 MAI-1-preview 通用模型。据微软介绍,全新的 MAI-Voice-1 语音模型仅需单块 GPU,就能在 1 秒内生成时长 1 分钟的音频;而 MAI-1-preview 模型则“让用户提前窥见 Copilot 未来功能的发展方向”。 发表于:8/29/2025 阿里巴巴发布首个数据分析Agent 8 月 28 日消息,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瓴羊发布首个数据分析 Agent,Quick BI 里的“智能小 Q”升级为一名由问数、解读和报告三大核心 Agent 组成的“超级数据分析师”,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数据、解读数据和输出洞察报告。 据官方介绍,以往,在企业海量分散的数据里,数据分析师可能需要一天时间才能获取和整理数据,现在,最快只需 10 秒;而即便是一名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也得花上数天时间才能完成一份兼具洞察和深度的数据报告,现在,最快只需要 20 分钟,业务人员就能清晰了解问题的症结以及决策方向。数据分析 Agent 让人人都能拥有一名超级数据分析师,用户无需懂数,不用看数,轻松问数,就能心里有数。 发表于:8/28/2025 AMD与英伟达的差距正在缩小 AMD( NASDAQ:AMD ) 在过去六个月内飙升了 50% 以上。华尔街似乎终于意识到了这个关键事实:AMD 正在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 —— 这一点在二季度已经很明显了。既然技术差距在缩小,接下来 AMD 在市场份额上追赶自然顺理成章,估值方面也会如此。在分析师看来,AMD 在未来两年有望翻倍。 发表于:8/28/2025 华为云Tokens服务全面接入384超节点 8月27日消息,在第四届828 B2B企业节开幕式上,华为云宣布其Tokens服务全面接入CloudMatrix384超节点。 通过xDeepServe架构创新,单芯片最高可实现2400TPS、50msTPOT的超高吞吐、低时延的性能,超过业界水平。 发表于:8/28/2025 英飞凌携手NVIDIA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精准运动与高效解决方案 【2025年8月26日,德国慕尼黑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宣布携手NVIDIA Technology(简称:NVIDIA 英伟达,下同)加速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进程。此次技术整合将英飞凌在微控制器、传感器及智能执行器方面的专业技术,与NVIDIA领先的 Jetson Thor 系列模组相结合,助力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与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具备更高效率、性能和可扩展性的电机控制解决方案。 发表于:8/27/2025 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发表于:8/27/2025 马斯克再次强调激光雷达会让辅助驾驶更危险 8 月 26 日消息,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中,视觉系统与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优劣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近期,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次明确表达了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不仅坚持认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对于实现自动驾驶并非必要,甚至指出使用激光雷达会使自动驾驶汽车变得更加危险。 发表于:8/27/2025 IDC发布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 8月26日消息,近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了《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全面向生成式AI演进》报告。 报告称,自2023年开始,大模型开始升级智能客服、语音转换等以语义语音为主的AI应用。而2024-2025年间,云上AI能力开始全面向大模型赋能的生成式AI升级。自2025年下半年开始,AI应用又开始全面转向Agent的形态。 发表于:8/26/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