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关文章 机器人概念再上“风口” 刚过去的这个7月,机器人概念又火了。先是特斯拉CEO反复确认要发布“人形机器人”,接着,减速器持续领涨。今年1-7月,主要协作机器人厂商大都获得了新一轮次的融资,金额大多过亿元。 发表于:8/9/2022 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经济参考报》记者8月8日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发表于:8/9/2022 从RTL到GDS的功耗优化全流程 功耗作为大型SoC芯片的性能功耗面积(PPA)三要素之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主流设计平台已经发展到了7 nm以下。AI芯片一般会有多个核心并行执行高性能计算任务。这种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功耗。因此在AI芯片的设计过程中,功耗优化变得尤为重要。利用一个典型的功耗用例波形或者一组波形,可以从RTL进来开始功耗优化。基本的方式是借助Joules-replay实现基于RTL波形产生相对应的网表波形。在Genus的syn-gen、syn-map、syn-opt三个综合阶段,都可以加入Joules-replay,并且产生和综合网表相对应的波形,用于Innovus PR阶段进一步地进行功耗优化。在Innovus中实现Place和Routing也分为3个阶段:place_opt、cts_opt和route_opt。同样每一步都可以引入Joules-replay来生成功耗优化所需的网表波形。最终在Tempus timing signoff的环境中,再次引入波形进行功耗优化。基于上面的一系列各个节点的精确功耗优化该设计可以获得10%以上的功耗节省。此时再结合multi-bit技术,最终可以获得21%的功耗节省。 发表于:8/9/2022 紫光展锐升级可穿戴设备平台!可穿戴设备市场痛点盘点! 近期,紫光展锐完成了穿戴RTOS平台升级,进一步丰富智能穿戴的应用生态,将为智能穿戴用户带来更佳的体验。 发表于:8/9/2022 工地逐渐智慧化,人工智能智慧工地可降低工地火灾风险 智慧工地大数据服务平台,形成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监管单位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设置质量控制点,系统自动采集关键指标数据,对施工技术指标进行实时监管。 发表于:8/9/2022 智慧工地光速崛起,大佬带你看看人工智能智慧工地平台监控技术 智慧工地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智慧工地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发表于:8/9/2022 手术机器人将于 2024 年登上国际空间站开展测试 北京时间 8 月 4 日上午消息,据报道,一位机器人“外科医生”将被送往国际空间站开展测试,有朝一日甚至可能在太空中独立操刀手术。 发表于:8/4/2022 应用如何决定AI的开发 如今人工智能(AI)已成为技术领域最时髦的用语之一,它在广义上通常用来描述互连的“智能”技术。然而,考虑到AI可以实现的各种不同的功能,以及AI解决方案产出的成果,AI的格局及其开发可以说都十分复杂。事实上,AI技术的特定应用不仅将它从众多技术中区别开来,还决定了它的开发方式,开发的标准和要求以及需要进行的测试。因此,与其说AI是一种“包括万象”的技术,不如说是一种定制化解决方案的网络,用于解决复杂的技术挑战。 发表于:8/3/2022 如何才能让AI芯片跟上算法的速度? AI芯片如何才能跟上算法的速度?AI芯片评估面临什么挑战?边缘AI芯片设计之前的评估尤为重要! 发表于:8/3/2022 真正的智慧医疗,智能导诊机器人BUDDY深入多场景应用 不少医疗机构也特别引进了智能导诊机器人BUDDY,为院内特需病房的客户提供主动迎宾、预检分诊、问询服务、问路引路、问卷调查、意见反馈、宣教巡房等服务,以帮助改善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发表于:8/2/2022 用智能设备保障安全与健康 疫情后人们在重返办公室时将重新重视卫生和健康,以及标准安全问题。智能建筑将继续监测空气质量、湿度和照明,另外还将增加社交距离监测。在公司的员工与访客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主要传感器和系统,如Analog Devices (ADI) 的EagleEye™ Trial Kit或Texas Instruments (TI) 的雷达占用检测系统将继续保护办公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发表于:7/28/2022 Graphcore MLPerf V2.0提交结果:AI性能大幅提升,Bow IPU系统现已可用 近日,英国人工智能芯片硬件设计初创公司Graphcore发布其参与MLPerf测试的最新结果。相较此前,新发布的Bow系统本次在图像分类模型ResNet-50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BERT上分别实现了高达31%和37%的性能提升。此外,还新增了语音转录模型RNN-T的提交。 发表于:7/19/2022 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之梦 飞行汽车、机器人管家……在一些未来畅想中,今天的人们已经拥有了各式“智慧”产品。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高智能机器人大行其道,开始起来反抗人类,再现《机械公敌》剧情。虽然这些想象并未成真,但在当下,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世界。比如,每当给Alexa智能音箱指令时,机器学习技术都会努力弄清话语内容,并试图做出最佳判断。每次Netflix或亚马逊推荐了“下一部电影”或“下一次购货商品”时,均是基于复杂机器学习算法而定向推荐,让这些推荐远比之前的促销看上去诱人。尽管自动驾驶汽车尚未普及,但人们纷纷意识到自主导航的潜力和趋势。 发表于:7/19/2022 谈谈汽车抬头显示应用火热的AR-HUD AR-HUD作为智能座舱,显示交互《智能座舱系列文六- 它的3种交互方式之显式交互(语音以及显示)》的一个重要零部件是继显示屏幕之后智能汽车的又一重要技术以及供应链战场。 发表于:7/18/2022 英矽智能利用其人工智能驱动的靶点识别引擎发现多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潜力靶点 香港和上海--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今天宣布,利用其自主研发的AI靶点识别引擎PandaOmics™,发现了多个未经报告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潜在治疗靶点。这项研究是英矽智能团队与Answer ALS项目合作完成的,后者是历史上最大和最全面的ALS研究项目。该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28日出版的《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杂志上。 发表于:7/18/2022 «…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