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频相关文章 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是什么 第一个核心:摄像头:基础的传感器部件。根据安装位置,车载摄像头分为前视、后视和侧视。根据镜头个数,可分为单目、双目和多目摄像头。单目摄像头解决方案已相对成熟,目前广泛搭载于各类汽车上。多目摄像头因为其计算量巨大,对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要求很高,成本仍相对较高,在部分豪华车型上使用。 发表于:6/25/2019 自动驾驶公司Velodyne Lidar与多家投资银行合作进行IPO 日前,据外媒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自动驾驶技术企业Velodyne Lidar即将进行IPO,将与美林银行、花旗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以及威廉·布莱尔几家投资银行进行合作。 发表于:6/25/2019 Level 3自动驾驶充满争议,为什么车企却正在密集推出? 自动驾驶应该像Waymo那样一步到位,直接进入Level 4级别,还是由Level 1向Level 4逐级进阶,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过往大部分存在于汽车企业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之间。 发表于:6/19/2019 实锐光电科技研发的紫外线 LED 固化如此牛掰?除华为外,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据官方消息,厦门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UV固化设备在国内成为华为公司替代进口设备的首选。 发表于:6/17/2019 弗劳恩霍夫开发摄像头雷达模块 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当一个孩子跑到马路上时,人类司机平均需要1.6秒踩下刹车踏板。配备雷达或者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摄像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其反应时间缩短到0.5秒。但是如果汽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踩下刹车前汽车将继续行驶7米。 发表于:6/9/2019 一种毫米波频段微带同轴转换结构 微带线和同轴是微波系统中常见的两种传输线,两种传输线在低频段一般的互连方式是直接焊接,同轴内导体焊接在微带线的金属带线上,外导体安装在微带线的接地面上。这种连接方式在低频段内对微波信号的传输影响很小,在毫米波频段内,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毫米波信号的损耗增大。因此设计了一种毫米波频段微带同轴转换结构,这种转换结构在微带线和同轴之间增加一个补偿孔结构,有效降低了微带同轴转换结构的驻波比和插入损耗,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发表于:6/5/2019 数字化双模高效率射频功率源 射频功率源作为射频电源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频率固定、转换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了制约射频电源系统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射频功率源在双频率工作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的设计方案。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DDS)作为射频信号源,选用德国IXYS公司的MOSFTE完成小信号的放大,提高了输出频率稳定度和转换效率;采用并联电感的方法降低了开关时的功率损耗;利用数控式选择开关切换选频网络,从而实现系统在双频率下的适配。同时对提出的方案及理论进行Multisim仿真验证。经过实物测试,该射频功率源可以在300 W额定功率下实现13.56 MHz和27.12 MHz双频率选择输出,转换效率能够达到90.1%。 发表于:6/4/2019 基于多层板的多功能组件微波互联技术研究 为了解决多芯片组件高密度互联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复合多层板工艺的板间微波互联结构。优化后的多层互联结构在10 GHz~20 GHz范围内只比直通微带的插损大0.1 dB,驻波比大0.3;而在30 GHz~40 GHz范围内只比直通微带的插损大0.3 dB,驻波比大0.4,具备良好的微波特性。该多层互连结构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组件高密度互联问题。 发表于:6/3/2019 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的雷达散射特性研究进展 雷达散射截面(RCS)是雷达隐身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它表征了目标在雷达波照射下所产生的回波强度。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具有“小(低RCS)、慢(速度慢)、低(低飞)”的特点,而且受地理因素、气象因素和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等干扰的影响显著。针对以上特点,给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的无人机的RCS特征及对雷达回波特性的影响,介绍了各种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的RCS的研究进展。 发表于:6/3/2019 ADI 宣布推出突破性解决方案,将加快毫米波 5G 无线网络基础设施部署 中国北京 –面向 5G 基础设施的 RF 和微波技术及系统设计的行业领导者Analog Devices, Inc.(ADI) 今日宣布推出一款面向毫米波 (mmWave) 5G 基础设施的新型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拥有目前最高的集成度,旨在降低下一代蜂窝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和复杂性。此解决方案整合了 ADI 的先进波束成形 IC、上/下变频 (UDC) 和其它混合信号电路。这种优化的“波束至比特”信号链展现了只有 ADI 可提供的一组独特能力。 发表于:5/31/2019 Sick推激光雷达车辆轮廓测量系统 可精确测量行驶中多辆车的3D轮廓 据外媒报道,德国领先传感器技术开发商Sick推出基于激光雷达的流动式车辆轮廓测量系统(lidar-based free flow profiler vehicle measurement system ),该系统能够对在流动交通,多车道中车辆的3D轮廓进行高度精确的测量。 发表于:5/30/2019 上海理工大学研发基于激光雷达的摄像机 可清晰拍摄45公里以外物体图像 据外媒报道,在地球上进行远距离拍摄是一项棘手的挑战,而且远距离从一个物体捕获足够的光线并非易事。此外,大气层还会造成扭曲,让图像失真,而且严重的空气污染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 发表于:5/28/2019 苹果新专利曝光:高级加密汽车门锁系统,为你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公布了苹果新获得的 59 项专利。其中与汽车相关的一个专利是高级加密汽车门锁系统,该系统能够阻止黑客入侵。 发表于:5/26/2019 无信号将成历史 鸿雁星座系统首颗卫星发射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将开始着手建设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并在今年发射系统的首颗星。整个星座主体预计在2023年建成,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由卫星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了。 发表于:5/22/2019 日产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与特斯拉一样放弃激光雷达 据汽车新闻网报道,激光雷达在当今汽车业界可谓是争议最多的技术之一。虽然许多车企和IT初创企业都借助该技术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但包括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内的不少精英人士仍然对该技术不屑一顾。马斯克在今年4月就曾对激光雷达(LIDAR)的使用提出了质疑。马斯克认为,激光雷达过于昂贵笨重,并将其视之为自动驾驶发展的“拐杖”,“激光雷达不会成功。任何依赖激光雷达的人都会失败!” 发表于:5/19/2019 «…34353637383940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