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闪存存储构建安全的汽车系统 在现代汽车嵌入式系统中,高度安全的数据存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对日益高明的网络攻击时。本文将介绍设计师正确使用闪存的步骤。 最新设计资源 基于改进CapsNet的色素性皮肤病识别的研究[通信与网络][医疗电子] 皮肤病是医学上的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因此皮肤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关注。卷积神经网络是常见的皮肤检测方法,其模型结构会丢失很多信息。CapsNet(胶囊网络)是在卷积神经网络之后的一种新的神经网络。CapsNet的矢量化特征能够较好地表达空间关联性,每一个capsule(胶囊)独立地服务各自的任务。分析了CapsNet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算法,改进了网络模型从而避免过拟合现象发生,试图基于改进CapsNet针对预处理之后的皮肤图像进行识别,并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CapsNet对色素性皮肤病进行识别可以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并且准确率比传统方法高出8%~10%。 发表于:11/17/2020 物联网安全标准及防护模型研究概述[通信与网络][物联网] 伴随物联网技术与各垂直行业加速融合渗透,物联网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对物联网安全挑战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物联网安全威胁,对国内外物联网安全政策法规、标准发展和安全模型进行了概述,最后对物联网安全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发表于:11/16/2020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合成噪声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在语音增强领域,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对大量含有不同噪声的语音以监督学习方式进行训练建模,从而提升网络的语音增强能力。然而不同类型噪声的获取成本较大,噪声类型难以全面采集,影响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的噪声数据样本增强方法,该方法对真实噪声数据进行学习,根据数据特征合成虚拟噪声,以此扩充训练集中噪声数据的数量和类型。通过实验验证,所采用的噪声合成方法能够有效扩展训练集中噪声来源,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有效提高语音信号去噪处理后的信噪比和可理解性。 发表于:11/16/2020 移动蜂窝网络中D2D通信资源分配算法概述[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Device-to-Device(D2D)通信是用于通信网络中临近设备间直接交换信息的技术。凭借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减轻网络负载、降低通信时延等特性,D2D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当前高速流量增长和海量设备接入的关键技术,其中资源分配作为D2D通信中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正受到广泛的研究和讨论。首先对D2D通信技术进行简介,其次重点介绍D2D通信中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发表于:11/16/2020 A2B应用面面观[通信与网络][工业自动化] 纵观历史,会发现许多汽车行业利用相邻和互补市场技术实现转化的示例;工业、消费电子和医疗健康行业只是其中几个。从引进采矿业的传输系统来实现汽车大规模生产的变革,到利用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处理能力(该技术自30多年前首次运用微控制器功能以来持续迅速发展),这种汽车行业借用技术转化并充分发挥其优势的例子不胜枚举。现在,汽车行业也在回馈一项可以简化各种应用中的音频分配挑战的技术。 发表于:11/14/2020 长虹及伙伴推出基于LoRa®的低功耗、小型化室内外定位解决方案[通信与网络][物联网] 从移动互联到物联网,越来越多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使位置信息成为了一种基础信息。GPS、北斗导航帮助人类解决了室外定位问题,而基于蓝牙、Wi-Fi等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案可解决学校、住宅、工厂、办公楼、商场、停车场等室内场景中的定位导航问题。同时,现今各类新型应用对定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室外场景或室内场景,而是对室内外多种环境下的混合定位。 发表于:11/14/2020 快速的DDR4 SDRAM开创宇航新时代[人工智能][消费电子] 为了发掘宇航市场的潜力,卫星运营商正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如超高分辨率成像、流媒体视频直播和星上人工智能,提升星上处理的能力以减少下行链路的需求。从2019年到2024年,高吞吐量载荷的市场需求预计增长12倍,带宽增加至26500 Gbps。 发表于:11/14/2020 刷脸支付方案芯升级:紫光展锐“一片实现”刷脸支付[人工智能][物联网] 2017年起,随着智能手机厂商陆续推出人脸识别功能,刷脸支付开始启动应用部署,逐渐渗透到零售商超、餐饮等主要生活场景。国内科技巨头也竞相布局刷脸支付市场,积极推进刷脸支付的普及进程。去年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刷脸支付用户将突破7.6亿人。 发表于:11/13/2020 5G核心网服务化架构演进研究[通信与网络][5G] 在3GPP Release 15阶段,服务化架构项目主要完成了服务发现的机制,但网元间通信采用的还是直接通信方式,这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在未来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极难维护,同时网元本身的可靠性也没有成熟的保障手段。主要研究5G核心网服务化架构演进方向,具体分析基于服务通信代理的间接通信方式,给出服务通信代理的优势与部署建议;分析网元集合与网元服务集合的高可靠性机制,给出网元卸载存储、转发功能以及专注计算的演进方向。 发表于:11/13/2020 5G核心网SMF和UPF拓扑增强技术研究[通信与网络][5G] 3GPP R15版本存在不支持跨SMF服务区切换和归属地路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R16版本定义了ETSUN技术。主要介绍ETSUN的需求场景、技术方案以及通信流程,提出了ETSUN的引入建议以及对R15版本网络的增强需求。研究内容将对相关工作者研究ETSUN技术方案以及对网络设备的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帮助。 发表于:11/13/2020 采用额外的肖特基二极管减少干扰[电源技术][工业自动化] 在负载点(POL)降压转换器领域,同步变化的高边和低边有源开关已被广泛使用。图1显示了具有理想开关的此类电路。与使用无源肖特基二极管作为低边开关的架构相比,此类开关稳压器具有多项优势。主要优势是电压转换效率更高,因为与采用无源二极管的情况相比,低端开关承载电流时的压降更低。 发表于:11/12/2020 分析与诊断:“从小到大到更好”[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任何诊断都离不开信息汇总与分析。相比数字和统计数据,人们总是更擅长通过图形化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尤其是当数据呈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问题。以记录你一天步行信息的GPS为例,尽管下面这张图上下两部分展示的是同一天的行程,但下方的地图轨迹明显要比上方的坐标和时间记录更容易让人理解。 发表于:11/12/2020 5G,打开多维新世界[人工智能][5G] 根据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开通5G基站69万个,连接用户数超过1.6亿,5G商用已迈出坚实步伐。除了在AR、VR等消费级市场的创新应用,5G技术在企业级市场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5G的海量连接以及高可靠性和低延时,结合AI和边缘计算,必将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式创新,打开一扇通往多维创新世界的大门。 发表于:11/12/2020 5G非公共网络技术与应用场景研究[通信与网络][5G] 介绍了5G非公共网络(Non-Public Network,NPN)技术产生的背景和目的、两种NPN组网方式的特点以及关键的技术内容、NPN与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的关系、NPN对网元的技术要求。从网络部署的角度对切片、独立的非公共网络(Stand-alone NPN,SNPN)和公共网络集成(Public Network Integrated NPN,PNI-NPN)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且提出了应用企业专网的建议。 发表于:11/12/2020 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技术增强和应用研究[通信与网络][5G] 随着5G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推进,尤其网络切片在面向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向融合化、多样化、智能化发展,对5G网络切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5G时代业务需求,打造5G差异化服务等级(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优势,充分发挥5G时代的运营商价值,从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保障及应用实践等方面给出了技术研究和能力验证,同时依据5G独立组网(Stand Alone,SA)标准进展,讨论了网络切片关键技术,细化了5G业务形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为5G SA全面商业实施提供了技术优化依据和支撑。 发表于:11/12/2020 «…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