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数字化转型——走向人与数字化协同的竞争力模型: 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

数字化转型——走向人与数字化协同的竞争力模型: 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其他][其他]

尽管对于数字化转型以及相关领域探索的热度持续高涨,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失败率仍然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或“人工智能生产率悖论”。全面审视当前数字化转型方法,借鉴人与数字化协同的竞争力(Human-Digital Competitiveness,HDC)模型,使用演绎性的定性研究对中国六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果进行深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企业将数字化转型视为组织变革,他们认识到来自超级竞争的压力,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性,以及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和发展高度重视。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了ERP在解决业务流程方面的不足,以及对于缺乏充分和灵活的规划以应对动荡商业环境的担忧。

发表于:7/20/2021 2:27:39 PM

开源项目活跃度模型构建及实证

开源项目活跃度模型构建及实证[其他][其他]

随着开源技术不断涌现,开源作为一种治理模式、经济模式和企业生态,变得越来越重要。关注开源项目的活跃程度,分析活跃度的变化情况,在一定层面上能够反映项目发展状态。通过梳理现有的开源项目活跃度模型,发现:第一,现有模型没有考虑项目类别,不能有效反映镜像类项目活跃度;第二,现有模型没有考虑活跃度趋势,不能有效反映阶段性活跃项目的整体活跃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了活跃度模型,并以浦发银行开源治理平台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为企业在开源项目的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表于:7/20/2021 2:17:00 PM

数字化赋能跨境贸易便利化:问题与方案设计

数字化赋能跨境贸易便利化:问题与方案设计[其他][其他]

贸易数字化与数字贸易化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两大趋势,建立高效的跨境贸易便利化体系成为日趋重要的课题。在分析现有跨境贸易便利化主要问题与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可信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两个核心系统:一是基于跨境贸易信息的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二是基于金融结算信息的区块链金融数据存证与跨境结算平台。可信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有助于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跨境易货贸易模式与新型全球供应链协同结算体系,为贸易便利化与贸易多元带来更多创新可能。可信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将在提升现有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表于:7/20/2021 2:06:06 PM

德意志银行(中国)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实践

德意志银行(中国)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实践[其他][其他]

从银行业发展视角提出了对数字化转型定义,分析了市场中有代表性数字化转型模型,描述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多种策略特点,并以德意志银行在中国金融科技实践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德意志银行在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践内容,分析了BLUE WATER SPACE战略意义与功能,指出升级后的德银金融科技实验室是边缘创新的成功事例。德意志银行(中国)基于发展服务提出的建立开放式银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拥抱先进数字技术三者协同的数字生态共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发表于:7/20/2021 2:01:50 PM

电信运营商大融合业务及数字化转型

电信运营商大融合业务及数字化转型[其他][其他]

运营商融合业务发展已有时日,至今传统的基于连接的融合趋于饱和。5G、物联网、家庭DICT、人工智能等为融合带来产品、服务、技术等多方面的变革契机,数字化转型则为融合变革指明了演进方向。基于此,讨论了新形势下运营商“大融合”双三维模型及其关键构成要素,其中融合空间三维包括连接、终端和应用,全生命周期价值质态三维包括活跃、价值和时长,并明确以大融合推动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基础、产品创新、智能策略和量化评估四项关键任务。

发表于:7/20/2021 1:56:00 PM

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差异性对比及发展趋势分析

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差异性对比及发展趋势分析[其他][其他]

作为支撑数字中国战略落地的关键载体和探索先锋,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已形成通过数字化转型破局发展困境、谋篇长远发展的广泛共识。然而,因两类主体数字化转型在目标设置、成效评估标准、部门协同模式和建设运营模式上的差异,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呈现出“一同两异”发展趋势,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同遵循自主安全的发展要求、在新一轮建设次序及业务架构演进方面呈现出不同特征。分析了两类主体数字化转型过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政府侧以“试点先行+市场运作”、在企业侧以“统筹引领+生态共赢”为核心的破局建议。

发表于:7/20/2021 1:39:24 PM

蓝牙连接模式对室内定位性能的影响

蓝牙连接模式对室内定位性能的影响[其他][其他]

基于低功耗蓝牙(BLE)接收信号强度标识(RSSI)测量的位置指纹定位是最常见和有效的室内定位方法之一。然而,BLE通信协议并非专门为定位而设计,不同通信连接方式下的蓝牙设备测距性能差异较大,显著影响着定位精度。针对这一问题,对不同连接模式下的BLE设备RSSI测距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进一步地,利用自行搭建的室内定位环境开展实验,验证了其对用户实际定位精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BLE模块设置为“不可连接模式”时,设备RSSI测距稳定性提高了约60%、用户在线定位精度由1.40 m提高到了0.58 m,能够获得明显更优的性能,是室内BLE定位系统的优选通信连接方式。

发表于:7/5/2021 4:49:00 PM

InGaAs/GaAs多量子阱近红外光探测结构设计与表征

InGaAs/GaAs多量子阱近红外光探测结构设计与表征[其他][其他]

介绍了用于近红外光探测的InGaAs三元化合物材料体系,并通过数学软件编写求解出InGaAs/GaAs单量子阱有限深势阱的波函数方程。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出InGaAs/GaAs多量子阱结构,之后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完成了高质量外延片结构的研制,通过双晶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推算出多量子阱结构中In的组分,势垒与势阱的厚度等参数与理论设计一致,具有很好的近红外探测器研制价值。

发表于:7/5/2021 4:48:00 PM

轨道动静结合快速检测多源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轨道动静结合快速检测多源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测试测量][智能交通]

多源异构数据的高精度同步采集是轨道动静结合快速检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套轨道动静结合快速检测多源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以Xilinx公司的Artix-7系列FPGA为主控芯片,以英伟达TX2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数据处理单元,利用高稳晶振、结合GPS输出的PPS脉冲和NEMA数据建立高精度时间基准,通过控制AD采样频率实现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等多传感器数据的高精度实时同步采集。该模块体积小、成本低。测试表明,该模块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高精度同步采集,同步精度达微秒级。

发表于:7/5/2021 4:46:00 PM

一种宽带全量程示波器信道保护器研制

一种宽带全量程示波器信道保护器研制[其他][其他]

基于THS3491运算放大器芯片研制示波器信道保护器,应用在脉冲辐射场诊断测试之中。研究测试了SOIC、VQFN两种封装的THS3491的幅频特性曲线,采用VQFN封装的THS3491作为保护器的核心芯片;研制的保护器输出电压幅值范围为±10 V(50 Ω负载),等效电噪声峰峰值约为2 mV;-3 dB小信号带宽约为850 MHz,0.3 dB平坦度带宽约为710 MHz,发现并理论解释了保护器输出电压的峰移现象。通过delta脉冲信号源对保护器进行测试,对比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实现了无失真的delta响应;在输出信号电压幅值范围超过±10 V时,保护器进入到输出保护状态,输出恢复时间小于7 ns,可以很好满足脉冲辐射场诊断中的示波器信道保护要求。

发表于:7/5/2021 4:44:00 PM

  • «
  • …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
  • »

活动

MORE
  • 【技术沙龙】聚焦数据资产——从技术治理到价值变现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高层说

MORE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