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时间旋转知识图谱补全

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时间旋转知识图谱补全[其他][其他]

针对现有时序知识图谱补全中捕捉动态关系模式,处理非对称、临时和自反关系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融合混合注意力机制与时间旋转的模型。一方面,通过引入时间旋转,利用复数空间中的向量来表示随时间演化的实体与关系,特别是处理时间区间内的关系变化,采用双复数嵌入方案显著增强了对时态特性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图谱引入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两个维度分析,能够更好地聚焦于时序序列中对预测最为关键的实体和关系特征,从而在复杂的时间序列中挖掘时序关联信息。通过在ICEWS14、ICEWS18、YAGO11k和WIKI12k数据集上的实验评估,模型在MRR、Hits@1、Hits@3和Hits@10上普遍优于基线模型,体现出算法的优越性和强鲁棒性。

发表于:10/22/2024 2:32:00 PM

面向数据空间的数据自感知接入关键技术

面向数据空间的数据自感知接入关键技术[其他][其他]

数据空间技术已成为保护数据主权、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数据空间中数据出域难、参与方之间缺乏信任、数据共享难、大规模数据交换效率低等问题,探讨了面向数据空间的数据自感知接入技术,旨在提升数据共享、流通、交换和交易的可信性、安全性、透明度和可度量性。研究通过采用Apache Pulsar和基于异常识别的感知技术,构建了全流程数据自感知接入平台,为搭建支持海量、多源、异构、多类型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一种技术架构实现。

发表于:10/22/2024 2:20:00 PM

澳门“网络去NAT”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研究

澳门“网络去NAT”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研究[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现代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工信部发起“网络去NAT”专项工作,以加速IPv6部署,为6G技术和万物互联打下基础。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中葡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正推动经济多元化,网络升级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探讨了澳门实施网络去NAT的路径和策略,分析了技术升级和政策创新如何促进澳门网络现代化,满足IPv6时代需求。首先概述了网络去NAT的理论基础和IPv6技术的关键性,接着分析了澳门网络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澳门的技术要求和应对策略。特别关注了横琴作为试点的角色,讨论了如何利用其政策优势进行IPv6部署和探索跨境数据流动与网络安全新机制。最终,提出了澳门网络去NAT的策略建议,包括制定工作方案、利用横琴试点、打造“数据飞地”、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粤澳合作,以期为澳门数字化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发表于:10/22/2024 2:09:00 PM

支持数据敏感度分级的属性访问控制方案

支持数据敏感度分级的属性访问控制方案[其他][信息安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多源异构性为数据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基于传统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CP-ABE)方案中仍然存在用户属性撤销性能低下等问题,面向敏感数据群体,提出一种支持数据敏感度分级的属性访问控制方案。首先,设计数据敏感度分级分类策略,对数据进行精准的敏感度评估和分级,为不同敏感度数据提出了差异化的加密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变色龙哈希(Chameleon Hash)技术,利用其陷门碰撞特点实现CP-ABE加密用户属性的可撤销性,并证明了该方案在一般群模型和随机预言模型下满足IND-CPA安全。性能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提高了数据存储和加密的效率,降低了链上存储负荷,减少了用户属性撤销时的计算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管理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发表于:10/22/2024 1:56:00 PM

一种命令与控制通道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命令与控制通道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针对网络攻防在隐蔽通信、后渗透攻击、红队操作方面的功能性需求,基于gRPC框架、Protobuf机制、TLS协议设计与实现了集服务端、管理端、植入端于一体的命令与控制(C2)通道管理工具,并通过对该工具的数据交换、安全性、隐蔽性进行评估分析,证明了该管理工具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安全隐蔽的网络通信功能,在多种环境下具备良好兼容性与稳定性,提高了网络攻防演练的实效性和组织对网络威胁的防御能力,具有进一步应用推广的价值。

发表于:10/22/2024 1:45:00 PM

多通道10G网络安全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多通道10G网络安全设备的设计与实现[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间数据安全传输需求,提出一种多通道10G网络安全设备设计方案。此方案以国产高性能FPGA和CPU为核心,通过双向认证协商方式建立VPN通道,基于IPSec VPN技术实现10路10G业务数据保护服务。搭建测试环境对样机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1 400 B包长下,每个通道可完成不小于9.4 Gb/s吞吐率的IPSec安全传输。

发表于:10/22/2024 1:35:00 PM

网络靶场安全效能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网络靶场安全效能综合评估方法研究[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靶场已逐渐成为网络空间安全测试、验证、演练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靶场安全效能的综合评估正是其开展安全测评和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重点归纳了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知识推理法等方法在网络安全效能综合评估中的不同应用,分析对比典型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势、适用范围,以及其模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讨论已有工作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和后续研究展望。

发表于:10/22/2024 1:25:00 PM

一种PCIe转RapidIO扩展卡设计与实现

一种PCIe转RapidIO扩展卡设计与实现[嵌入式技术][通信网络]

RapidIO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内部互联的高性能互联总线,具有高带宽、低延迟、支持多处理器等特征。针对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处理器不支持RapidIO 总线的问题,基于国产PCIe转RapidIO控制器设计了一款PCIe扩展卡,详细介绍了该PCIe扩展卡各模块硬件设计方案,并搭建测试环境对RapidIO总线的眼图和DMA传输性能进行测试。经测试,当RapidIO总线传输速率配置为5 Gb/s时,RapidIO总线DMA读写速率分别为1 677 MB/s 和1 711 MB/s。

发表于:10/12/2024 5:06:11 PM

超低杂散多级反馈带通滤波器设计

超低杂散多级反馈带通滤波器设计[模拟设计][其他]

针对于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和测量中,高质量的带通滤波器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然而,使用无源元器件实现低频高质量的滤波器需要大电感,尺寸和成本都令人望而却步。采用高性能全差分音频放大器OPA1632D设计了六阶有源1 kHz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采用多级反馈设计,原理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廉,使用TINA-TI仿真测试效果较好,实际应用于高性能模拟数字转换器AD7961前端滤波测试,SNR与SFDR动态指标接近手册理论值。仿真和实践证明该滤波器的设计满足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前端滤波的使用需求。

发表于:10/12/2024 4:52:05 PM

面向密码芯片设计阶段的仿真侧信道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面向密码芯片设计阶段的仿真侧信道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模拟设计][信息安全]

密码芯片是密码算法实现的重要载体,在信息系统中承担了加解密、签名、认证等功能,侧信道分析是检测密码芯片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当前行业内通常采用专用设备进行侧信道分析,该方法存在发现时间晚、修复成本高、硬件设备昂贵等问题。研究面向密码芯片设计阶段的能量采集与侧信道分析方法,采用EDA工具在设计阶段对密码芯片的RTL代码进行功能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生成的波形记录文件,实现对能量迹的模拟和采集。采用Welch t检验、KL散度和相关能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芯片RTL代码的泄漏检测、泄漏定位和侧信道攻击。通过对AES-128 RTL设计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能量泄漏情况,且能够在不借助专用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对密码芯片早期设计阶段的侧信道泄漏安全风险检测。

发表于:10/12/2024 4:39:27 PM

  • «
  • …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