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一种L/C双频段盘锥和微带阵列的天线综合设计

一种L/C双频段盘锥和微带阵列的天线综合设计[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设计了一种工作于L、C频段的复合天线,天线采用盘锥天线和微带阵列叠层复合设计。盘锥天线通过加载金属短路柱实现小型化和宽频化,在0.95~1.6 GHz辐射水平全向电磁波;微带天线采用2×2小型化阵列,在4.25~4.35 GHz实现高增益定向电磁波辐射。该复合天线内嵌安装于金属腔体内,腔体直径为200 mm,高度为26.5 mm,易与蒙皮共形,能够同时满足L频段多种数据链功能和C频段无线电测高功能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发表于:9/22/2023 3:16:18 PM

基于PG网络的全流程优化在高性能CPU内核中的应用

基于PG网络的全流程优化在高性能CPU内核中的应用[电子元件][工业自动化]

随着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以及工艺的进步, 金属连线的宽度越来越窄,芯片电源网络上电阻增加和高密度的逻辑门单元同时有逻辑翻转动作时会在电源网络上产生电压降(IR Drop),导致芯片产生时序问题,甚至可能发生逻辑门的功能故障。

发表于:8/29/2023 1:25:00 PM

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混合AOA/RSSI协作定位算法

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混合AOA/RSSI协作定位算法[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传统到达角度(Angle-Of-Arrival, AOA)/接受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混合定位往往需要多个锚节点布设阵列天线以实现高精度定位,为解决在锚节点资源受限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混合AOA/RSSI协作定位方法。仅有中心主锚节点提供AOA角度的情况下,采取最小二乘法对联合真实和虚拟锚节点所对应角度和距离信息进行初步定位;利用未知节点之间的协作通信和测距信息,位置估计问题被转换为无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给予短距离链路更高权重,通过迭代求解最终实现协作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锚节点资源受限情况下有效地提升了定位精度。

发表于:8/25/2023 4:49:34 PM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标识密码管理*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标识密码管理*[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基于标识的密码算法(如SM9等),需要可信第三方密钥生成中心KGC为用户生成标识私钥,存在密钥托管、单点故障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标识密码管理方案,多个参与方分别产生部分标识私钥发送给用户,用户本地运算产生标识私钥,避免了密钥托管的问题;同时身份标识状态等数据可信上链,可以去中心化查询用户身份标识及有效性,解决了KGC单点失效及信任的问题,提高了系统可用性和安全性。经分析表明,方案在运行效率和带宽要求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发表于:8/25/2023 4:46:35 PM

基于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的用户用电信息异常识别

基于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的用户用电信息异常识别[人工智能][智能电网]

随着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更丰富的用户用电信息被用于用户用电信息异常的识别。基于FDI攻击进行虚假数据注入,构造用户用电信息异常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召回率的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该算法采用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s,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以及梯度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作为Stacking结构的基分类模型;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作为Stacking结构的元分类模型。并基于召回率为基分类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权值赋值,从而作为元分类模型的输入数据集。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的基于召回率的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相比于传统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拥有更高效的分类性能。

发表于:8/25/2023 4:43:30 PM

多核专用指令处理器集成开发环境设计

多核专用指令处理器集成开发环境设计[模拟设计][通信网络]

该集成开发环境面向一款多核密码专用指令协处理器而设计,包含指令集模拟器、汇编器、调试器等功能模块,支持基于汇编语言的软件调试,支持密码算法性能评估。根据实现密码算法的特点,该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密码处理引擎模拟器采用了运算指令提前译码的方式,以提高模拟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为了程序调试和算法性能评估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模拟策略,分别设计了指令级同步模拟器和共享数据级同步模拟器。经测试,该集成开发环境在进行算法评估时,模拟指令的速度达到了4.83 MIPS,性能评估结果与硬件仿真一致。

发表于:8/25/2023 4:40:25 PM

万兆链路聚合式多路高清视频传输技术研究及应用*

万兆链路聚合式多路高清视频传输技术研究及应用*[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为了满足目前摄像机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实时、成本低等需求,结合高清模拟视频的发展现状,针对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多路高清模拟视频超远距离传输存在成本高、传输速率慢、实时性差等主要问题,分析多路大带宽高清模拟视频如何在一条光缆传输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万兆链路聚合的模拟视频远距离传输的组网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帮助同轴模拟高清视频解决远距离超高成本传输问题,为模拟监控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引领作用。

发表于:8/25/2023 4:37:17 PM

车载燃料电池发动机交流阻抗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

车载燃料电池发动机交流阻抗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电源技术][汽车电子]

为解决车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在-30℃低温冷储存及冷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车载燃料电池发动机单片交流阻抗的测量系统,单片电流电压信号通过带通滤波电路处理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出单片阻抗;在采集阻抗时,通过另外一个控制核心采集单片电压,实现了单片电压及阻抗的同步双采集。在系统关机策略中,将单片阻抗作为关机判据,在其达到低温储存及冷启动的阈值点后,系统停止吹扫完成关机。系统能够在-30℃低温储存及冷启动,并最终在北京2022冬奥会实车批量应用。

发表于:8/25/2023 4:33:21 PM

面向用户体验增强的信息检索评估模型研究*

面向用户体验增强的信息检索评估模型研究*[其他][工业自动化]

如何为用户精准提供高质量信息是信息检索系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所在。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之上,从引入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之间最佳匹配的动态评估机制角度,提出了一种面向用户体验增强的信息检索动态评估模型,对模型中的信息质量评估方法、用户期望评估方法、情境动态评估方法和用户体验评估方法等进行详细设计,并对模型中各因素权重进行最优化搜索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动态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特性,对不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过滤效果明显,将用户所需的高质量信息返回给用户,明显增强了用户对信息检索的应用体验。

发表于:8/25/2023 4:29:13 PM

基于AXI4总线的红外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基于AXI4总线的红外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嵌入式技术][其他]

为了提升红外热像仪图像处理系统中数据处理模块访问DDR存储器的带宽效率与系统可靠性,采用Xilinx Kintex-7系列FPGA设计了一种基于AXI4总线的DDR存储器访问方案,实现了AXI4总线的用户接口设计,完成了对DDR存储器的多端口实时访问控制需求。测试结果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接口符合AXI4总线协议规定,使红外图像处理系统中数据模块对DDR的读写带宽与效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发表于:8/25/2023 4:21:00 PM

  • «
  • …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