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智能背景下的雷达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兴起的大背景下,本文针对雷达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了一体化技术概念,讨论了一体化技术在此背景下的实现意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一体化系统发展状况,重点围绕一体化波束、一体化信号设计两方面阐述了主要技术研究现状,对一体化技术的实现要点进行了归纳讨论,探讨了从认知到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并简单列举了无人驾驶场景下一体化技术的影响,指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的可能方式,最后展望了一体化技术实现前景。 最新视频 【视频】便携式电子鼻的设计 电子鼻是一种由具有部分选择性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模式识别系统组成,能识别简单或复杂气味的仪器,它模拟人的嗅觉系统,检测、分析、识别气味成分。电子鼻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及科学研究等众多场合。但现有的电子鼻仪器大多需要连接计算机进行计算,因而不方便携带、不能随时随地进行测量。本设计由DSP芯片代替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使成本大为降低,并且便于携带,进行实时实地测量。这个分辨气味的数据处理过程采用盲源分离(BSS)原理,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解决此类问题,分离出混合前的多个独立信号。便携式电子鼻由于其成本低、易携带、通用性好、能现场即时检测等特点在市场上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脉搏波形采集和辅助诊断系统 本文在分析现有脉搏信号测量技术及其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脉搏波形采集与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PVDF压电膜脉搏传感器检测人体脉搏信号,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ZigBee射频芯片CC2430作为脉搏信号采集与无线传输模块,以脉搏波波形特征量K值作为反应脉搏波与生理因素相关信息的算法,以BlackFin533处理器为核心,通过其SPI接口与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并完成相关算法。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具有姿态自动控制功能的四旋翼直升机 由于在控制过程中四旋翼机的运动是通过改变姿态实现的,故而姿态控制成为四旋翼机控制最核心的内容。四旋翼机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可以实现在飞行过程中瞬时的姿态改变,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因此在诸多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将制作一台四旋翼直升机,由四旋翼机上的微机械陀螺实现姿态检测,经ADuC7026计算机完成系统控制和电机驱动,实现四旋翼机的自动飞行。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基于DSP的自由曲线加工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本设计目的在于基于Blackfin系列DSP实现自由曲线新插补算法,提高CNC的轨迹功能,使CNC系统能直接接收自由曲线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基于DSP搭建硬件平台,实现具有“S”型速度功能的最小偏差法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研究具有自由曲线插补功能的插补器的设计,考虑进给速度与插补精度的关系,进行速度规划后处理。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基于BF533的脉搏波测试仪 人体脉搏与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类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采用ADI公司BF533开发平台,通过间接测量法能够实现人体脉搏的实时监测,并依靠533处理器强大的运算能力,实现了脉搏周期提取和识别,给出基于1024点的FFT频谱分析以及人体脉搏特征评价的K值。系统能够实现多模式数据存储,上位机监控,数据回放等功能。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能齐全,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发表于:6/23/2011 【视频】电磁辐射综合分析仪 本设计采用BF533作为信号处理和控制的核心,通过对3个预置的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混频、中频放大进行处理。得到环境中的相应频谱信息。如果强度过大,就会预警。设计尤其针对900M、1800M、2.4G等常见频段进行了一些预置,能够帮助用户直接对干扰源进行判断,而不用去读频谱曲线,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发表于:6/23/2011 【视频】无创血氧饱和度脉搏检测仪 无创血氧饱和度脉搏检测仪不仅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而且监测实时,广泛用于临床研究、诊疗监护等领域。本设计利用脱氧血红蛋白(Hb)和氧合血红蛋白(HbO2)对透射过人体组织的红光(660nm)和红外光(940nm)的不同吸收属性测得血氧饱和度和脉搏。嵌入式系统不仅独立完成了小信号调理采集,波形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等工作,还可以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一步分析数据,并在多台计算机之间构建网络,实现了同时远程监测多个血氧检测仪的目的。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基于ADSP-BF533教学型三自由度并联数控雕刻机数控系统开发 本项目开发了基于ADSP-BF533教学型三自由度并联数控雕刻机的数控系统。该系统以ADSP为核心处理器,构建“PC机+ADSP”的数控系统硬件平台。上位PC机采用Visual C++开发软件平台,可识别G代码和CorelDraw代码;下位机ADSP采用C语言开发驱动软件,实现对三个电机联动控制;上下位机通过RS232实现实时通讯。通过联机调试,实现了正确加工轨迹,验证了本项目机构分析的正确性和数控系统的可行性。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基于皮肤肌电信号模式分类的仿生手系统 本项目以ADI模拟器件,ADSP-BF533处理器为主开发了基于皮肤肌电信号的仿生手系统。本系统通过镀银表贴电极采集皮肤肌电信号,经过工频陷波、带通滤波多级放大后,通过模/数转换芯片将肌电信号数字化并送入到DSP中。采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特征向量,并以之为基准实现前臂的动作模式分类。根据判别结果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由AX-12+数字舵机构成的假肢作出相应的动作。 发表于:6/23/2011 【视频】基于人眼定位的3D显示器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人眼定位的3D显示器,它能根据人眼位置的变化实时更新屏幕绘制,从而使人产生观看真实3D物体的体验。系统通过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用人脸检测的方法定位人眼,通过空间变换计算出人眼的3D位置,最后用中心投影绘制3D线框模型。人脸检测方法采用基于Haar特征的Adaboost算法。我们利用有限的DSP资源稳定地实现了这个系统,并做了大量的算法改进以及基于平台的优化,极大地提高了性能。 发表于:6/23/2011 «…707172737475767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