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关文章 爱芯元智获评人工智能大会“最具创新价值产品奖”并正式发布爱芯派Pro 中国 上海 2023年8月25日——爱芯元智宣布,旗下芯片产品爱芯元智AX650N获第四届人工智能卓越创新奖——“最具创新价值产品奖”。同时,企业正式发布开发者套件——爱芯派Pro,以便于社区开发者低成本地体验视觉大模型在边缘侧、端侧的便捷部署,同时打造面向开发者的生态平台。 发表于:8/27/2023 远离危险:打造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 当下的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电动汽车逐渐兴起,自动驾驶汽车(AV)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中国,众多企业纷纷投身于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而且已有一系列试点项目落地,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香港某科技园正在开展一项 AV 试验,研究如何将通勤者接驳到智慧城市环境下的公共交通系统中。中国消费者比西方消费者更乐意接受自动驾驶,对各种自动驾驶功能也抱有更大的热情。 发表于:8/25/2023 基于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的用户用电信息异常识别 随着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更丰富的用户用电信息被用于用户用电信息异常的识别。基于FDI攻击进行虚假数据注入,构造用户用电信息异常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召回率的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该算法采用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s,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以及梯度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作为Stacking结构的基分类模型;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作为Stacking结构的元分类模型。并基于召回率为基分类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权值赋值,从而作为元分类模型的输入数据集。通过实验验证,所提的基于召回率的改进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相比于传统Stacking集成分类算法拥有更高效的分类性能。 发表于:8/25/2023 一种多教师模型知识蒸馏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压缩算法 为了能将庞大的深度学习模型压缩后部署到算力和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中时尽可能减小精度损失,对知识蒸馏模型压缩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后带筛选的多教师模型知识蒸馏压缩算法。利用多教师模型的集成优势,以各教师模型的预测交叉熵为筛选的量化标准筛选出表现更好的教师模型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让学生模型从教师模型的特征层开始提取信息,同时让表现更好的教师模型在指导中更具有话语权。在CIFAR100数据集上的VGG13等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压缩算法相比在最终得到的学生模型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精度上有着更好的表现。 发表于:8/25/2023 基于点云补全的三维目标检测 LiDAR技术的发展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丰富的3D数据。然而,由于遮挡和某些反射材料的原因引起信号丢失,LiDAR点云实际上是不完整的2.5D数据,这对 3D 感知提出了根本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原始数据进行三维补全的方法。根据大多数物体形状对称且重复率高的特点,通过学习先验对象形状的方法估计点云中遮挡部分的完整形状。该方法首先识别被遮挡和信号缺失影响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预测区域所包含对象形状的占用概率。针对物体间遮挡的情况,通过形状的占用概率和共享同类形状形态进行三维补全。对自身遮挡的物体,通过自身镜像进行恢复。最后通过点云目标检测网络进行学习。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生成点云3D边框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发表于:8/25/2023 数据驱动的工业元宇宙系统研究 物联网、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数据关键生产要素的工业元宇宙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分析讨论了工业元宇宙的背景、现状、关键支撑技术,并以某企业智造元宇宙平台的AR/VR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为例,初 发表于:8/24/2023 基于TextCNN-Bert融合模型的不良信息识别技术 敏感领域的不良信息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腐蚀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危害社会安全,研究敏感领域不良信息的识别技术具有深远意义。通用的识别技术忽略了背景知识和隐喻问题,直接应用于敏感领域不良信息识别效果较差。提出一种基于TextCNNBert的融合模型,通过敏感领域主题识别和情感隐喻识别,实现对敏感领域不良信息的文本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率、F1评分等指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相较于现有模型有显著提高。 发表于:8/24/2023 基于因果关系和特征对齐的图像分类域泛化模型 针对现有域泛化方法性能较差或缺乏理论可解释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因果关系和特征对齐的图像分类域泛化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识别性。该模型利用域泛化中的因果关系来学习含有不同信息的特征,将域泛化问题转化为特征相关分布的偏移,再利用特征对齐消除偏移。为提高模型的性能,采用对抗训练进一步优化学到的特征。在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模型与目前最优的方法性能相当,表明该模型具有理论可解释性的同时,还有不俗的实际性能表现。 发表于:8/24/2023 论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决策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世界各国广泛开发人工智能产品,以期提高司法效率,提升司法决策的公平性。然而,人工智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决策偏见、算法黑箱等技术缺陷,并不能做到完全价值中立;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对传统司法原则和理论造成了冲击,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权保护。所以,不能盲目夸大人工智能对于司法决策的作用。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缺陷,提出要在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减少决策偏见,推进相关认证标准;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问题,首先要明确人工智能只能辅助决策而不能替代决策,其次应加强人类的责任和监管,保障决策的公平性。同时,应加强辩方的数据权利,以实现技术司法模式下的控辩平衡。 发表于:8/24/2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阈下算法审计的制度构建与路径创新 随着文心一言、通义千问、ChatGLM等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研发与应用的落地,加快构建并完善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治理已成为完善算法监管体系的题中之义。在算法治理体系之中,算法审计制度有利于算法异化与算法风险的纠偏问责,促进算法公平与数字正义的实质透明,并实现算法公开与商业秘密的张力弥合,从而成为算法规制的关键制度配置。在全流程治理视角下,唯有“用算法审计算法”,实现书面合规审计与技术合规审计的协同并举,才能在算法内外部对算法的透明度、公平性、可控性、包容性和可问责进行多维视角的有效评估。而在算法审计实践之中,现行法仍需完善刚柔并济的差序规制格局,巩固分类分级的精准治理,以实现算法审计内外兼修的制度衔接,促进算法治理从碎片化监管迈向更为一体化、敏捷化、精准化的治理格局。 发表于:8/24/2023 “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8月10日12时03分,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AI)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应急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又名WonderJourney-1A,简称WJ-1A),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浙江本地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的Wonder Journey 望江山星座的第一个卫星智能体发射完毕, 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发表于:8/11/2023 质量重于数量 在我们对推动算法革命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过程中,算法透明度和问责制是核心原则。一些人可能误认为这种说法是在隐晦地呼吁公开知识产权。然而,经过细致入微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叙事,即大型语言模型和专有模型之间的区别。 发表于:8/4/2023 吴新宙离职之后: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的历史与未来挑战 行业传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将离职并加入英伟达,担任全球副总裁这一级别的职位,向黄仁勋汇报。小鹏汽车在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地位居于前列,这与吴新宙博士的贡献密不可分。 发表于:8/3/2023 台积电突然接收中企7nm芯片订单! 台积电突然接收大量中企7nm芯片,这些芯片订单几乎都是先进的AI芯片。 发表于:8/1/2023 靠AI和汽车硬撑!20多家半导体大厂Q2财报汇总 芯片大厂们Q2的营收情况似乎并没有比惨烈的Q1改善多少,大厂们在Q2也有了更多的动作,他们或是为了保住市占率;或是为下一次强势复苏做准备;或是选中了未来趋势,打算先发制人:TI在Q2卷入价格战、SK海力士与三星高调扩产HBM、英特尔获约100亿欧元补贴在德国建厂、ST携手三安光电投资32亿美元扩产SiC芯片...... 发表于:7/31/2023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