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不走寻常路Lattice可编程Platform Manager简化电路板管理

不走寻常路Lattice可编程Platform Manager简化电路板管理

要实现定序、监控、热插拔、电压测量、微调/裕度这些电源管理功能,以及复位分配、上电配置、故障记录、系统接口等数字管理功能,需要用到很多器件,可选种类之多更是会让工程师眼花缭乱。而现在一个芯片就能包含上述所有功能,它就是莱迪思半导体(Lattice)最新推出的第三代混合信号器件 Platform Manager系列。

发表于:1/4/2011 3:05:43 PM

瑞萨电子全新中国MCU战略业内首选是目标

瑞萨电子全新中国MCU战略业内首选是目标

2010年4月,瑞萨科技与NEC电子合并,整合后的瑞萨电子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同时,瑞萨电子制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战略——“百日计划”,其中一项重要方针就是强化瑞萨电子大中国区MCU产品中心。2010年10月19日,瑞萨电子公布了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MCU事业战略,宣布自10月起对瑞萨电子大中国区MCU产品中心进行架构调整及功能强化,将面向中国的产品研发、生产等的决策权转移到新的MCU产品中心。

发表于:1/4/2011 3:02:50 PM

ADI公司CIC周年记

ADI公司CIC周年记

——CIC打造中小客户优质服务平台

“ADI公司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那就是越来越重视中小客户(ADI称之为Core Market)。这些中小客户或者中小公司的数量非常多,而且都是ADI的忠诚客户。

发表于:1/4/2011 2:58:37 PM

体验中国学生的创新成果

体验中国学生的创新成果

——专访Altera大学计划总监Stephen Brown教授

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已经深入中国各个地区的高校,学生们和老师们也十分重视这个比赛。在谈到对参加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的中国学生的创造性和设计能力的看法时,Brown简短的回答却令记者十分惊喜。他说:“我个人来说,中国学生设计的产品是我见过的最好的。

发表于:12/20/2010 10:08:00 AM

意法半导体着力发展基于ARM Cortex-M架构 MCU

意法半导体着力发展基于ARM Cortex-M架构 MCU

谈到基于ARM Cortex-M3的微控制器(MCU),大家必然会想到近年十分受欢迎的来自意法半导体(ST)的32位STM32系列MCU。STM32的成功也让ST的很多竞争对手争相推出基于Cortex-M3架构的MCU,而基于ARM Cortex-M架构的MCU市场的竞争也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ST宣布全新STM32 F-2 MCU系列正式上市,同时,ST将进一步扩展STM32系列MCU产品发展蓝图,加入采用ARM Cortex-M4和Cortex-M0架构的新型MCU系列。ST全球微控制器市场部经理Renaud BOUZEREAU和华东地区微控制器与微处理器市场部经理曹锦东先生在北京向记者介绍了ST这一系列新动作。

发表于:12/17/2010 12:00:00 AM

北邮教授阚凯力:建议用一号通代替携号转网

北邮教授阚凯力:建议用一号通代替携号转网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做客新浪访谈时表示,携号转网无论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转网诉求,还是打破一家独大的手段,都是既成本高,执行起来又困难,而且效果微乎其微的一种手段,他建议用一号通代替携号转网。

发表于:12/9/2010 5:32:54 PM

NIDays 国内测试测量领域的饕餮盛宴

NIDays 国内测试测量领域的饕餮盛宴

今年,NIDays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盛会中国站的主题是“创新,让世界更美好”。本次NIDays通过“LabVIEW编程技巧”、“自动化测试”、“工业与嵌入式”、“创新应用”、“CompactRIO动手课程”等五大专题近20场技术讲座,以及六大互动展示区的产品与应用展示,全方位地向工程师展示了基于NI图形化系统设计核心平台,高效实现自动化测试测量、工业嵌入式以及工程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吸引了600余位工程师和十多家行业媒体参加。

发表于:12/9/2010 4:11:07 PM

安捷伦完成中国业务“3+1”战略布局

安捷伦完成中国业务“3+1”战略布局

9月13日,安捷伦移师西南重镇成都,以“西部、科技、品质”为主题的第三届安捷伦科技节在成都基地拉开序幕,同时启用了安捷伦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卓越客户中心(以下简称“卓越客户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安捷伦在中国成立的第三所卓越客户中心,同时也是全球十大卓越客户服务中心之一。此次“移师西南”标志着安捷伦在华“3+1”地区战略布局已完成。

发表于:12/8/2010 1:55:00 PM

国半经典PowerWise技术完美应用于便携式超声波系统

国半经典PowerWise技术完美应用于便携式超声波系统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飙升,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医疗诊断及护理设备的需求持续上升,尤其是对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磁共振仪、高档超声波诊断仪器等高端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力带动了全球医疗电子市场规模的扩大。然而目前的医疗设备大多较为笨重,且价格昂贵,能耗巨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医护人员的需求。因此,医疗电子市场对外形小巧、能源效率较高以及极具成本效益的医疗诊断设备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发表于:12/8/2010 1:48:26 PM

TI推出高密度电源解决方案

TI推出高密度电源解决方案

如今,通信和工业正在往更高能效、更高电源密度和更灵活的电源控制方面发展,而TI的新型电源与MCU解决方案使其一直保持绝对的竞争优势。同时,便携设备(消费电子、便携医疗)也是最近几年一直被狂热追逐的热点,设计者们也一直在刷新“便携设备”在我们心中的概念(越来越小),这就使得便携设备对复杂的电源、不断增高的电池密度及狭小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TI的负载点与电池管理解决方案也就孕育而生了。

发表于:11/17/2010 2:22:43 PM

  • «
  • …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
  • »

活动

MORE
  • 【通知】2025第三届电子系统工程大会调整时间的通知
  • 【征文】2025电子系统工程大会“数据编织”分论坛征文通知
  • 【技术沙龙】聚焦数据资产——从技术治理到价值变现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业界动态

MORE
  • 中星9C卫星正式启用 电视卫星全面实现国产化
  • 英伟达新中国特供B30A定价或为H20两倍
  • 2027年国产芯片自给率最高可达91%
  • 台积电寻找供应商参与12英碳化硅解决载板散热问题
  • 寒武纪史诗级大跌原因分析
  • 华为再公开麒麟芯片
  • 特朗普称很快将对芯片征收相当可观关税
  • 苹果再陷专利纠纷 Cerence控诉其侵权语音技术
  • 40年来光纤技术最重要突破 光纤最低信号损耗纪录被刷新
  • 英特尔:2026年14A工艺成败或见分晓

新品

MORE
  • Pickering推出行业极具定制性的高压舌簧继电器600系列
  • 成都华微发布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
  • 英睿正式发布巡洋舰二代双旗舰PS50和PH35+热成像仪
  • AMD奥尼携手发布全球首款基于锐龙 AI MAX+395的液冷Mini AI工作站SMART AI Hub
  • 玄铁最小面积RISC-V处理器E901发布
  • 高通发布全球首款整合RAIN RFID功能的企业级移动处理器
  • 我国首台光子计数CT获批上市
  • 基于NVIDIA Blackwell 的 Jetson Thor现已发售
  • 格科推出高性能图像传感器GC5605
  • 纳芯微推出三款用于 GaN、汽车和电池安全的芯片

高层说

MORE
  •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 四步流程助力IT赋能企业出海
    四步流程助力IT赋能企业出海
  • 6G与AI开启沉浸式通信新时代
    6G与AI开启沉浸式通信新时代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