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荣耀确认进军机器人产业

5 月 28 日消息,在正在举行的荣耀 400 系列新品发布会上,荣耀 CEO 李健确认该公司进军机器人业务。李健在发布会上讲述了其员工与机器人研发的故事,意外官宣了荣耀已经进军机器人的消息。据介绍,荣耀的这款机器人跑步速度已经达到 4m/s,打破了之前的机器人行业纪录。2025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耀发布的“阿尔法战略”。该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 100 亿美元,构建全球 AI 终端生态体系,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发表于:5/29/2025 10:39:53 AM

PCB阻焊桥脱落与LDI工艺

本文对贴片厂贴回来的电路板出现芯片引脚间的连锡问题、PCB板(电路板)的阻焊桥脱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做电子产品的工程师强烈建议阅读、而对于个人DIY的电子玩家也可以了解这些概念。 1.阻焊桥的作用与工艺生产能力 1.1.阻焊桥的定义与作用 阻焊桥(又称绿油桥或阻焊坝),指的是表面贴装器件(SMD)焊盘之间的阻焊油墨。阻焊桥的作用是用于防止SDM焊盘(特别是IC封装)间距过小而导致焊接桥连短路,阻止焊料流动。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开通窗去除阻焊桥:对整个芯片引脚区域进行阻焊开窗,像处理金手指一样,让IC引脚之间没有绿桥,手工焊接时还不觉的有问题,但是在量产,SMT贴片的时候,会出现芯片引脚之间的连锡问题。那就需要贴片厂的工作人员对每一块电路板进行检查(不过本来也应该要检查),但是人工检查总会有遗漏,是不是就可能发生把有问题的电路板寄到你们公司啦,这个时候就会去找贴片厂的麻烦。之后省略一万字,自己领悟。这种方法不建议。

发表于:5/29/2025 10:33:00 AM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支出猛增35%全球居首

5月28日消息,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统计,2024年中国在半导体设备上的支出达到49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支出国。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扶持以及企业积极扩充产能,SEMI指出,中国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投资,巩固其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地位。 能力的提升。

发表于:5/29/2025 10:25:26 AM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5月28日消息,宁德时代今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发表于:5/29/2025 10:18:31 AM

无线网络漫游揭秘:移动终端如何实现AP间无缝切换

在大户型住宅或企业办公场景中,当用户携带终端设备在不同无线接入点(AP)覆盖区域间移动时,设备如何通过自动检测信号变化并触发跨AP的无缝漫游切换? 毫无疑问,在无线网络中,漫游是移动终端实现跨AP无缝切换的核心能力。当用户携带手机、平板等无线设备在不同AP覆盖区域移动时,终端需自主决策是否将网络连接从当前AP切换至信号更优的AP,同时确保业务不中断。

发表于:5/29/2025 10:13:06 AM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成功 我国正式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

5月29日消息,今天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

发表于:5/29/2025 9:56:01 AM

嘉立创发布50万字的新书与创业扶持计划

“设计方案无法顺利投产?”“制造成本高企,返工不断?”这些是许多电子工程师在研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痛点。 在5月24日举办的第三届开源硬件星火会暨电子工程师大会上,嘉立创针对这些难题,推出了重磅“组合拳”——发布《从设计到量产:电子工程师PCB智造实战指南》并启动开源硬件创新创业扶持计划,旨在将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与丰厚资源开放共享,全方位助力工程师的技能跃迁与项目成功落地。

发表于:5/29/2025 9:49:00 AM

后量子加密(PQC):为量子时代的未来保驾护航

在量子计算可能颠覆传统密码系统的时代,采取行动迫在眉睫。本白皮书深入探讨了当前加密协议的漏洞,介绍了最新标准化的PQC算法,为那些希望采取措施对抗量子威胁的组织提供了战略路线图。通过采用莱迪思半导体的创新解决方案,您可以保护您的数字资产,在量子时代保持领先。

发表于:5/29/2025 9:48:07 AM

英飞凌推出全新紧凑型CoolSET™封装系统(SiP)

【2025年5月28日, 德国慕尼黑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推出新型CoolSET™封装系统(SiP)。这款紧凑的全集成式系统功率控制器可在85 - 305 VAC通用输入电压范围内提供最高60 W高效功率输出。

发表于:5/29/2025 9:41:35 AM

意法半导体 ST4SIM-300物联网eSIM卡成功通过GSMA认证

2025年5月28日,中国——意法半导体ST4SIM-300嵌入式SIM (eSIM) 已完成GSMA SGP.32 eSIM 物联网标准认证。

发表于:5/29/2025 9:39:29 AM

恩智浦发布新一代NTAG X DNA NFC互联标签,实现安全身份验证

中国上海——2025年5月28日——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宣布推出新一代Type 4安全互联NFC标签——NTAG X DNA。

发表于:5/29/2025 9:33:50 AM

联电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开发的12nm制程平台2027年量产

5月28日,晶圆代工大厂联电举行年度股东大会,联电首席财务官刘启东指出,与处理器大厂英特尔合作的12nm节点制程,为联电最重要的发展计划之一,预计量产的时间点将会落在2027年。而双方也会采取分工的模式,由英特尔负责当地制造,联电则负责制程开发、销售与服务流程技术。

发表于:5/29/2025 9:19:16 AM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L1-L5 标准出炉

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联合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及优必选、宇树科技、中国信通院和工联院等主流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制定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T / CIE 298-2025)团体标准。 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能力分级的标准,通过借鉴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分级逻辑,并针对人形机器人的特殊性进行了创新,构建形成“四维五级”的评价框架。包括“感知认知(P)、决策学习(D)、执行表现(E)、协作交互(C)”为核心的四大能力维度,并构建 L1-L5 五级智能化能力分级体系,IT之家附具体介绍如下: 从 L1 至 L5,智能化能力水平逐级递增。标准同步给出 22 个一级指标、100 余项技术条款、通用安全底线及典型应用场景映射,可为企业开展产品设计、性能对标和能力声明提供直观参照。

发表于:5/29/2025 9:10:54 AM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日前,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标志着中国石油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发表于:5/29/2025 9:02:10 AM

特朗普宣称将拍卖600MHz频段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创办的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将释放600MHz频段频谱用于拍卖,“让美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宣称,此举将助力美国“保持在Wi-Fi、5G和6G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让每一位美国人连接到世界上最优质的网络,同时确保网络安全。”此番表态再度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发表于:5/28/2025 2:04:53 PM

  • «
  • …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