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宁德时代拟将换电技术引入欧洲 6 月 26 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今日报道,全球最大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计划将其换电与回收技术引入欧洲。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蒋理表示,换电模式在欧洲有 " 巨大潜力 ",可以降低电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建站成本高昂,换电技术在中国以外拓展缓慢。但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电动车销量攀升,关于电池供应链的担忧也在上升,换电模式正在获得更多关注。 最新资讯 2024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114.5GWh同比增长33.6% 8 月 7 日消息,新能源研究机构 InfoLink Consulting 昨日(8 月 6 日)发布报告,显示 2024 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 114.5 GWh,其中大储(含工商业)为 101.9 GWh,小储(含通讯)为 12.6 GWh。 2024 上半年度储能电芯总出货量 Top 5 2024 上半年度储能电芯总出货量 Top 5 企业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与比亚迪。IT之家附上相关图表如下: 发表于:8/7/2024 利用UWB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的四种方法 在电动汽车(EV)充电领域,超宽带(UWB)有望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好处,而这仅仅只是开始。阅读全文,了解集成通用的UWB技术如何提供当下和未来的创新功能。 发表于:8/6/2024 Group1公司推出全球首款18650钾离子电池 8月4日消息,Group1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项突破性进展,推出了全球首款18650圆柱形钾离子电池,这可能为传统锂离子电池提供一种可持续且经济高效的替代品。 钾离子电池使用钾离子作为电荷载体,与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不同,但采用了相同的尺寸规格,使得这种新型电池能够无缝集成到现有设备和应用中。 发表于:8/5/2024 电动车充电站设计开发指南 开发板可为充电概念提供快速原型设计、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灵活性并且使其更快地上市。它们可加快原型设计周期,允许快速迭代设计并测试各种充电概念,且无需进行定制硬件设计。这不仅降低了总体开发成本,而且允许模块化设计和定制选项。这些开发板无需定制硬件设计,从而能够方便地对不同技术进行实验。这种方法不仅具有高性价比,而且有助于让开发过程更加敏捷,从而让工程师能够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高效利用资源应对各项挑战。总体而言,开发板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且灵活的充电开发方法。 发表于:8/2/2024 LG新能源和三星SDI加速4680电池量产 8 月 1 日消息,《韩国先驱报》报道称,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的 4680 电池接近量产,而且 LG 新能源可能比三星 SDI 更早实现量产。 据称,LG 新能源计划于今年 8 月开始在北忠清道清州试产 4680 电池,并在年底实现量产。据称,LG 新能源生产的第一批 4680 电池将直接供应给特斯拉。 发表于:8/2/2024 国内碳酸锂电池供应大幅过剩 8月1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2024年国内碳酸锂产量预计达65万吨,同比增加41%,其中下半年供给端可能有更多增量释放,锂价或将在下半年跌至年内最低点。 在专家看来,今年二季度起,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均在增加,导致每月锂盐供应出现过剩,且过剩量都在上万吨级别,基本面走势明确。 “接下来的“金九银十”期间可能引起产业链下游补库,帮助减少锂盐过剩量,但进入11月和12月,锂盐供应或将再度进入大幅过剩局面,全年平衡预计过剩约10万吨。”专家说道。 发表于:8/1/2024 消息称2025年中国SiC芯片价格将下降高达30% 据报道,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未来两年中国碳化硅(SiC)芯片价格将下降高达30%。 这归因于越来越多的本地生产商获得电动汽车认证并扩大了其制造能力。消息人士称,预计中国供应商的SiC元件将在2025年底开始大规模渗透电动汽车市场,打破国际供应商在该市场的主导地位。 发表于:8/1/2024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发表于:8/1/2024 德州仪器推出电源模块全新磁性封装技术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推出六款新型电源模块,旨在提升功率密度、提高效率并降低 EMI。这些电源模块采用德州仪器专有的 MagPack 集成磁性封装技术,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尺寸缩小了多达 23%,支持工业、企业和通信应用的设计人员实现更高的性能水平。六款新器件中有三款(TPSM82866A、TPSM82866C 和 TPSM82816)是超小型 6A 电源模块,可以提供每平方毫米 1A 的电流输出能力。 发表于:7/31/2024 我国大面积长效稳定钙钛矿电池获里程碑式突破 再登《科学》:我国大面积长效稳定钙钛矿电池获里程碑式突破,刷新世界纪录 发表于:7/29/2024 «…23242526272829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