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自适应定阶的快速Burg算法设计与FPGA实现

自适应定阶的快速Burg算法设计与FPGA实现[其他][其他]

针对信号频谱分析的实时性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短序列的自适应定阶的快速Burg算法硬件加速电路。以FPGA为平台进行实验,将快速Burg算法与最终预测误差(Final Prediction Error,FPE)准则结合可做到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参数自适应定阶。实现了灵活控制的并行二级流水线结构和并行化计算单元,同时优化了存储单元,达到速度与面积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短序列也能准确地估计信号频率,与Burg算法硬件实现方案的计算时间对比,该算法将运算时间降低了75%,确实起到了加速作用,并且节省了内存空间,符合设计要求。

发表于:11/3/2021 10:07:00 AM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智能显示终端系统的设计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智能显示终端系统的设计[其他][其他]

智能显示是将发送端(手机、电脑等智能显示设备)屏幕画面在其他智能显示设备上投放显示,是提升用户视觉感受、信息实时共享的重要途径。对于传统智能显示系统,受其传输、环境、硬件设备等影响,大多数图像或视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会丢失少部分高频信息,除此之外还伴随着设备复杂、功能单一等情况。提出一种以Wi-Fi作为连接技术,以超分辨率重建作为图像、视频再处理技术的智能显示系统,该系统通过Wi-Fi连接个人电脑或手机,对待投图像、视频等文件进行超分辨率重建后显示共享,在智能共享同时用户可以同步在显示屏进行标注、绘图等。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投显示画面分辨度高、操作简便、灵活度高等特点。

发表于:11/3/2021 10:01:00 AM

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其他][其他]

针对低压交流配电网中由于电弧燃烧程度不同、电流畸变程度不同而导致漏检、错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模型融合的时域故障电弧检测方法。从回路电流中提取时域特征,将时域特征组成特征矩阵对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和集成学习算法随机森林等进行参数寻优。最后,将集成学习算法代替机器学习算法作为基学习器通过Stacking模型融合构建低压交流故障检测模型。实验共采集6种电器的并联电流共计96 970组,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集成算法和其他集成算法,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精确度和F1指标,其模型更为稳健。

发表于:11/3/2021 9:56:00 AM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农业环境数据采集通信机制研究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农业环境数据采集通信机制研究[通信与网络][物联网]

为实现偏远地区等通信盲区的农业环境数据采集,提出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物联网、云存储等技术的农业环境数据采集方式。针对北斗短报文通信容量有限的局限性,对农业环境数据进行编码设计,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针对北斗短报文通信不可靠的不足,自定义系统通信协议,分别在发送端提出基于概率判断的请求确认机制和在接收端提出动态累积确认机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通信机制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通过在湖北长阳县实地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送端通信成功率随环境变化情况下,数据传输的成功率达到99%以上,且系统运行稳定,能提供可靠的农业环境数据采集服务。

发表于:11/3/2021 9:52:00 AM

DMSA在时序签核中的应用

DMSA在时序签核中的应用[其他][其他]

在芯片的设计过程中,静态时序分析(Static Timing Analysis,STA)无疑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今纳米级工艺下的芯片设计往往属于多工艺角多模式(MultiCorner-MultiMode,MCMM)物理设计,工艺角和工作模式的特定组合称之为场景,多场景的物理设计会给芯片带来更加稳定的性能,但也会使静态时序分析变得更为复杂。介绍了分布式多场景时序分析(Distribute Multi_Scenario Analysis,DMSA)技术在多工艺角多模式物理设计中的应用。经过基于Smic 90 nm工艺的多场景数字芯片Cxdp13设计实践分析表明,在一定硬件条件支撑下,分布式多场景时序分析技术在多工艺角多模式的物理设计中可以达到快速时序签核的目的。

发表于:11/3/2021 9:46:00 AM

一种新型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一种新型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其他][其他]

针对待检测的负载电阻在实际电路中存在偏差问题,提出新型轨到轨电流检测电路。利用对称的轨到轨跨导运放电路,将输入电压转化成电流,通过两级运放组成的负反馈电路,将电流输出。该电流检测电路增加了输入电压范围,也没有了传统串联电阻检测结构的采样保持支路,并且对待检测电阻进行步进设计来减小误差,进一步提高检测电路的精度。该电路采用GLOBALFOUNDRIES 0.13 μm RF SOI-CMOS工艺实现,工作电压为5 V,启动时间为27 ns,静态功耗为1.17 mW,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精度高达99.43%。

发表于:11/3/2021 9:42:00 AM

基于MIPI规范的从端D-PHY数字电路设计

基于MIPI规范的从端D-PHY数字电路设计[其他][其他]

基于MIPI D-PHY v1.1规范,提出了一种从端D-PHY数字电路设计,该从端D-PHY采用4通道实现。高速模式下,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最高支持1.5 Gb/s;低功耗模式下,通道0数据传输速率最高支持10 Mb/s。高速模式下,串行数据流的解串由模拟电路实现,解串后数据的帧头同步检测由数字电路实现;D-PHY引导码的检测以及低功耗模式下数据传输为异步通信,提出了一种异步时钟实现方式;采用SMIC 0.18 μm CMOS工艺库进行综合,典型工艺角下,整体电路的面积为95 061 μm2;整体功耗为4.291 mW,其中低功耗模式下功耗为231.3 μW。

发表于:11/3/2021 9:36:00 AM

新型PD协议芯片BMC解码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新型PD协议芯片BMC解码电路的设计与验证[其他][其他]

提出了一种新型PD协议芯片BMC解码电路。在传统BMC解码电路的基础上,首先,将计数器从解码模块中分离出来并在解码模块内新增状态机,通过改变状态机的跳转条件实现了对单比特周期突变25%的BMC信号的解码;然后,新增的FIR滤波器使得Threshold值随Cnt值线性变化,实现了对周期多次连续变化的BMC信号成功解码;最后,利用Synopsys公司的Verilog Compiled Simulator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新方案可以对周期相差25%的相邻两位BMC信号解码,可以对周期以6.25%增加的连续十位进行解码。

发表于:11/3/2021 9:25:00 AM

面向传感网络多源数据融合的SVM方法

面向传感网络多源数据融合的SVM方法[其他][其他]

由于多源传感数据及其噪声构成复杂的非线性可分空间,数据融合是目前在资源受限的传感网络中安全、准确和高效地消除冗余数据的重要方法。结合SVM泛化能力强、凸优化的特点,侧重分析了非线性可分多源数据集转化为高维线性可分空间的可行性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宽度参数范围预估方法可以加速高斯核宽度参数的确定。针对多分类情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误差积累,更能确保分类的有效性。

发表于:11/3/2021 9:18:00 AM

智能运维在中国移动IT云中的应用与实践

智能运维在中国移动IT云中的应用与实践[其他][其他]

介绍了中国移动IT云针对IaaS层的智能运维场景体系规划,选择了数据基础较好的两个典型应用场景“智能化指标异常检测”和“智能化告警关联与溯源”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分别分析了两个场景适用的算法和实现过程,论述了两个场景实施后的效果评估方法,并经实际生产验证了场景实施的效果。

发表于:11/3/2021 9:12:00 AM

  • «
  • …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