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改进的深度残差网络的混合气体定量分析方法

改进的深度残差网络的混合气体定量分析方法[其他][其他]

为了有效监测室内有害气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残差网络的室内有害气体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残差网络来提高深度学习方法学习干扰信号特征的能力,并提高混合气体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模型的鲁棒性。将软阈值化用作非线性层,并将其嵌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以消除非必要的噪声特征。该方法结合了深度学习与传统信号处理降噪算法的优点,通过使用具有不同干扰水平的甲醛气体样本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有干扰的场景下仍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发表于:3/18/2021 5:11:31 PM

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模型的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其他][其他]

目标识别技术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鉴于一般的目标识别模型在遥感图片中表现不佳,另外需要识别的目标数量较多,尺寸大小不一,因此在经典的目标识别Mask R-CNN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了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数据增强技术的模型Mask R-CNN模型。在输入图片数据时,首先通过Random-Batch images操作对数据进行增强处理,提高模型对尺寸大小不一的目标识别的准确率;然后提取特征时,将原Mask R-CNN模型中的FPN改进为BiFPN,使提取到的特征能更好体现原本的图片信息;在最后的Mask阶段,增加了通道注意力机制,使得模型更多地得到需要的信息。经过实验表明,此模型在遥感图像的特殊目标细粒度识别中有良好的表现。对于同一个数据集,其评价指标在各个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发表于:3/18/2021 4:54:08 PM

用于自动视力检测的手势识别方法研究

用于自动视力检测的手势识别方法研究[测试测量][其他]

对于自动视力检测系统,手势识别是关键问题,但是采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手势存在过拟合、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GR-AlexNet模型,对AlexNet网络模型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和优化:为了加快计算速度,用7×7、5×5、1×1的三个小卷积核替代原来的11×11的大卷积核,并删除LRN层和一个全连接层;为了减轻过拟合效应,在每次卷积后都加上一个Dropout优化。对同一数据集分别使用LeNet模型、AlexNet模型、VGG16模型与GR-AlexNet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GR-AlexNet模型在识别准确率上较传统的模型有一定的提高,能抑制过拟合现象,并且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

发表于:3/18/2021 4:40:51 PM

国密算法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国密算法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中的应用研究[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工业互联网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密算法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防护能力和实现自主化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阐述了国密算法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挑战,并基于国密算法设计一种轻量级的身份认证协议。分析表明,该协议两次握手可完成认证,并能够满足认证的安全性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发表于:3/18/2021 4:30:27 PM

基于SOAR的安全运营自动化关键技术构建及未来演进方向

基于SOAR的安全运营自动化关键技术构建及未来演进方向[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针对现有的安全可视化编排及自动化响应技术,提出将复杂的APT威胁场景、漏洞、自动化响应验证、关键基础设施合规管理等安全能力纳入到现有SOAR(Security Orchestration Automation Response)的可视化编排及响应中,极大地丰富并完善了Gartner提出的SOAR的安全编排及自动化响应的概念场景,大幅提升安全运营的效能和成熟度;通过DevSecOps开放架构及OpenC2开放式管控接口,自适应支持不同设备的数据接入及安全响应管控,构建围绕SOAR为主体的安全运营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运营自动化未来演进方向,即构建多人协同的统一空间协同作战体系,通过多人协同定义并改进安全分析及响应模型,迅速完成“安全策略、保护、检测和响应”的信息循环及信息再利用。

发表于:3/18/2021 4:24:24 PM

基于TPCM可信根的主动免疫控制系统防护设计

基于TPCM可信根的主动免疫控制系统防护设计[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目前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传统“封堵查杀”的防护技术难以有效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急需一套更适合工控系统环境的安全解决方案。结合我国自主创新的可信计算3.0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TPCM可信根的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主动免疫防护方案,通过对关键节点的可信构建使工业控制系统防护更加透彻,安全处理融洽一致,为工业控制系统构建主动免疫防御能力,使之能够有效识别和防御未知威胁。

发表于:3/18/2021 4:06:00 PM

基于PCNN的工业制造领域质量文本实体关系抽取方法

基于PCNN的工业制造领域质量文本实体关系抽取方法[其他][其他]

对汽车、机械等工业制造行业的质量报告进行关系抽取,对于该行业质量知识图谱、质量问答系统等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质量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尚无公开数据集可用的情况,收集了质量文本并进行相应的专业标注,构建了工业制造领域质量知识图谱关系抽取专业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利用分段卷积神经网络(Piecewis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PCNN)实现关系抽取,然后根据中文特性,提出了改进的PCNN模型(C-PCNN),以提升在中文语料中关系抽取的性能。在本文构建的数据集中,改进后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以及F1值优于对比的PCNN和RNN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对从事制造行业的人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发表于:3/18/2021 3:50:03 PM

面向工业控制系统的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面向工业控制系统的入侵检测技术综述[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随着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的安全防护越来越重要。入侵检测是实时监控ICS内部和外部安全的一种技术,能够有效精准地检测出攻击行为并采取措施,因此,面向ICS入侵检测技术成为工控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从ICS的结构入手,给出了ICS入侵检测的重要性;其次对ICS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分类,分别对工业控制系统下的误用入侵检测技术、异常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主机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针对应用现状进行了展望。

发表于:3/18/2021 3:13:15 PM

基于聚类的密码芯片频域侧信道分析

基于聚类的密码芯片频域侧信道分析[其他][其他]

能量迹的对齐问题是影响侧信道分析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频域侧信道分析能够有效解决能量迹在时域内的对齐问题,但由于频域内一个点对应着时域内多个点,频域侧信道分析通常需要比时域侧信道分析更多的能量迹条数。为了减少频域侧信道分析所需能量迹条数,提出基于聚类的密码芯片频域侧信道分析方法,通过机器学习中的聚类算法分离出有效信号频率后,再进行侧信道分析,从而减少所需能量迹条数。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频域侧信道分析所需能量迹条数。

发表于:3/18/2021 10:17:00 AM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食品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食品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模拟设计][其他]

现有的传统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存在共享数据较为匮乏和信息存储中心化、孤岛化等问题,利用区块链系统去中心化、防篡改、可信任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系统;然后对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明确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技术的技术原理与技术特性,并综合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实际使用,对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对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进行了实际的搭建,并对该系统进行相关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整体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发表于:3/18/2021 10:09:00 AM

  • «
  • …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 203
  • 204
  • 205
  • …
  • »

活动

MORE
  • 【技术沙龙】聚焦数据资产——从技术治理到价值变现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高层说

MORE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