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支持多任务的综合电子系统动态重构设计与实现

支持多任务的综合电子系统动态重构设计与实现[模拟设计][航空航天]

为了满足无人机多任务模式的要求,有效实现任务重构,对多任务模式下综合电子系统的重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飞蛾扑火优化算法的重构算法。根据综合电子系统重构模型和重构算法,设计了多任务可重构综合电子系统。针对改进的飞蛾扑火优化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与差分进化算法和标准飞蛾扑火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证明重构算法通过对多目标进行优化,能够快速迭代生成高质量的重构蓝图,满足了综合电子系统的多任务模式需求。

发表于:7/26/2024 1:10:00 PM

基于扰动观测的小型反作用飞轮高精度控制

基于扰动观测的小型反作用飞轮高精度控制[测试测量][工业自动化]

反作用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光学遥感卫星的控制精度。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反作用飞轮转速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反作用飞轮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转速控制精度的因素,并构建了用于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然后,结合扰动观测器和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扰动观测的非线性控制器,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证明飞轮转速可以平稳达到控制目标值,精度优于传统的PI控制方法,并在飞轮实体上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发表于:7/25/2024 5:20:00 PM

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小冲压零件尺寸测量

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小冲压零件尺寸测量[测试测量][工业自动化]

针对一种微小冲压零件人工测量效率低、准确度低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小冲压零件尺寸测量方法。首先对系统的测量系统设计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测量方法,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先对提取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去噪点等预处理,再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进行阈值分割,以提取零件的轮廓。在这些零件的轮廓处理算法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DP算法的轮廓分割方法进行轮廓分割。在边缘定位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尺工具的边缘点检测方法来提高各类轮廓的边缘定位准确度,然后采用基于Tukey权重函数的拟合算法对直线和圆弧进行测量得到像素尺寸,最后将像素尺寸通过标定转换为物理尺寸。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对微小冲压零件的测量一致性及准确度较高,且具备较高效率。

发表于:7/25/2024 5:10:00 PM

基于晶圆级技术的PBGA电路设计与验证

基于晶圆级技术的PBGA电路设计与验证[EDA与制造][工业自动化]

晶圆级封装技术可实现多芯片互连,但在封装尺寸、叠层数和封装良率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其在电路小型化进程中的发展。以一款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电路为例,基于先进封装技术,采用软件设计和仿真优化方式,结合封装经验和实际应用场景,通过重布线和芯片倒装的方式互连,完成了有机基板封装设计与制造,实现了该电路低成本和批量化生产的目标。本产品的设计思路和制造流程可为其他硬件电路微型化开发提供参考。

发表于:7/25/2024 5:00:00 PM

基于ATE的千级数量管脚FPGA多芯片同测技术

基于ATE的千级数量管脚FPGA多芯片同测技术[可编程逻辑][工业自动化]

随着超大规模FPGA芯片技术发展,芯片管脚数量提升到1 000以上,如何实现超大规模多引脚FPGA芯片高效测试成为ATE在线测试难点。针对一款千级数量管脚超大规模的FPGA芯片,基于FPGA的可编程特性,采用多芯片有效pin功能并行测试和单芯片全pin电性能参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TE测试,实现了千级数量管脚FPGA芯片的4芯片同测,测试效率提升3倍多。

发表于:7/25/2024 4:50:00 PM

5G通信基站光储配置及充放电方法的研究

5G通信基站光储配置及充放电方法的研究[通信与网络][5G]

5G通信基站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设施,满足了人们对日常通话和流量使用的基本需求。为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通信基站需要改变传统的电网供电模式,引进光伏系统和储能电池等绿色能源,实现“绿色、节能、低碳”发展。在不同的电力条件下,如何规划光伏和储能配置已成为信息和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创新模拟光伏函数模型,探索不同电力条件下光储配置的最优方法,创新光储系统的充放电方法,实现绿色能源应用的效益最大化。

发表于:7/25/2024 4:40:00 PM

110 GHz频段山地无人机视距通信概率及传播损耗研究

110 GHz频段山地无人机视距通信概率及传播损耗研究[通信与网络][5G]

利用射线追踪法建立了基于视距概率的无人机毫米波信道模型,并针对路径损耗进行了双斜率模型分析,阐述了视距概率的建模过程并进行了模型参数分析。由于地形遮挡等环境的影响,损耗较大的反射和绕射路径致使信号的接收强度在突变点前后波动较大,导致单斜率拟合模型不再适用。因此利用线性回归分别在两种地形下对仿真数据进行了单斜率和双斜率接收功率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双斜率接收功率模型比单斜率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两种模型在地形更平坦区域拟合的精确度更高。

发表于:7/25/2024 4:30:00 PM

一种低轨卫星网络中编队组网路由算法研究

一种低轨卫星网络中编队组网路由算法研究[通信与网络][5G]

低轨道分布式卫星网络作为6G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和低延时的通信,可以满足6G通信技术的高速率和低延时的需求。针对低轨道分布式卫星网络的组网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卫星网络的路由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和延迟联合的路由选择算法,并实现了三种不同的路由选择算法,发现各算法性能差异明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带宽和延迟联合算法在选择最佳路径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平衡网络的负载和减小时延,提高卫星网络的传输效率。

发表于:7/25/2024 4:20:00 PM

面向船舶通信应用场景的5G小基站覆盖方案设计与验证

面向船舶通信应用场景的5G小基站覆盖方案设计与验证[通信与网络][5G]

随着5G设备部署密度逐步增大,5G大时代来临,单纯从增加宏基站部署的角度来看,成本价格太高,另一方面,5G toB、toC个性化需求逐步增加。针对5G频段上移、穿墙能力减弱、个性化要求的问题,5G一体化小基站应运而生,并在补盲、补热范畴作用逐步提升。针对水上作业通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CPE的组网方案,该方法安装便捷、价格低廉,极大满足用户需求,可大范围推广。

发表于:7/25/2024 4:10:00 PM

改进自适应加权的海面目标距离测量和跟踪

改进自适应加权的海面目标距离测量和跟踪[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海上目标距离探测和跟踪是海洋安全和军事应用中的关键任务之一,针对复杂海面环境在海杂波等影响因素下目标距离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海面舰船雷达及陆地雷达联合探测结果,先对多个数据源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利用Robust Z-score方法进行纵向数据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再通过重新定义置信距离度量,将置信度较高的传感器结果代替被踢除数据后,对结果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精度,引入了一种分段融合机制,将改进的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与阶梯式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进行级联,通过度量各分段融合结果的相似度,设定一个置信阈值,通过该置信阈值确定最终的融合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发表于:7/25/2024 4:00:00 PM

  • «
  • …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