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超融合架构下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故障研究分析

超融合架构下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故障研究分析[通信与网络][智能电网]

现网中的新旧设备共存、新老版本并存等实际情况,不同厂家网管平台的接口开放性、接口协议等差异性,给电力通信网络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困难,尤其是更容易造成故障的频繁发生。基于不同网络设备的融合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分析现有各类系统的部署环境,并对不同品牌厂商网管系统的网元管理模式、相关通信协议互通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故障控制策略,以尽可能地避免故障的发生,并随后对已发生故障作最优的处理,经实验验证,可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基于电流场的阵列极板水下通信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电流场的阵列极板水下通信系统仿真分析[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电流场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传导电流在水体中传播。传统的水下电磁波通信存在信号衰减大、天线复杂、架设困难等问题。因此,结合电流场水下传播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极板的水下通信系统。使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建立了阵列极板电场模型,并通过频域分析模拟了1×4阵列切面的电场和电势分布。同时,在1×4阵列和1×2阵列之间进行了信号接收效果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6组正负极接线方式对信号接收强度的影响。瞬态时域分析则用于模拟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实验证明,在不增加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增加阵列排布数量,可以有效提高通信效果。同时,传输过程中信号波形基本保持不变,无相位偏移,从而证明了阵列极板水下通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新型电流场水下通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基于系统级封装的RISC-V电路设计与实现

基于系统级封装的RISC-V电路设计与实现[模拟设计][工业自动化]

为满足电子系统在性能、功耗、体积、重量和国产化等方面的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系统级封装技术的RISC-V电路。该电路以采用自主指令集架构和国内工艺的处理器为核心,并集成了国产外围电路,实现了一款完全自主创新的、具备常用控制与通信接口的微系统电路。经过测试与验证,该电路各项功能和性能均达到设计指标,有效地提高了功能密度,很好地满足了电子系统在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等方面的需求。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一种宽输入范围高PSR带隙基准电路设计

一种宽输入范围高PSR带隙基准电路设计[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从DC-DC芯片电路的实际设计需求出发,设计了一款输入电压范围在2.5~15 V的带隙基准电路。通过预调节电路的设计,带隙基准核输出的基准电压转化为一个稳定的电流源,形成的负反馈结构给带隙基准核自身提供供电电压,提高了电源电压范围上限;通过电压选择电路,在电源电压低于5 V时使带隙基准核直接由电源电压供电,拓宽了电源电压范围的下限。同时,预调节电路和带隙基准核中共源共栅结构为电路带来了良好的电源抑制特性。设计基于0.25 μm BCD工艺,完成了原理图、版图设计以及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在-55 ℃~125 ℃的温度范围内,可以输出稳定的0.8 V电压,温度系数为7.78 ppm/℃;低频条件下PSR达到159 dB,线性调整率为0.001 2%。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一种SSD主控芯片数据加解密模块的设计与验证

一种SSD主控芯片数据加解密模块的设计与验证[模拟设计][信息安全]

为了增强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的数据安全,介绍了SSD主控芯片中一种满足《安全芯片密码检测准则》二级要求设计的数据SM4加解密模块。另外,为了验证模块设计的正确性,介绍了基于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UVM)设计的自动化验证平台,以设计功能点和代码覆盖率为衡量指标,数据加解密模块被该验证平台较充分地验证,最终达到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SoC)的流片交付标准。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TSN时间敏感网络帧抢占的研究与电路实现

TSN时间敏感网络帧抢占的研究与电路实现[模拟设计][通信网络]

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 TSN)是一种新型网络技术,在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对关键数据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增强,可满足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需求。针对TSN中的帧抢占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实现了帧抢占电路。作为TSN网络交换芯片的重要部分,实现了TSN帧抢占等芯片实现的自主创新,在相关时间敏感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融合蛋白质语言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的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研究

融合蛋白质语言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的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研究[模拟设计][医疗电子]

预测植物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同时采用了4种编码方法及深度神经网络构建了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蛋白质语言模型Ankh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构建的PPI预测模型性能在3种植物数据集上均获得了最优的AUPR和AUC值,Sen及MCC值也均优于其他4种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模型。当模型在水稻、大豆的植物PPI数据集上进行测试时,所提出的模型AUPR值分别为0.802 5、0.730 1,AUC值分别为0.956 2、0.950 7。这些优异的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质语言模型Ankh的PPI模型可以作为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的一个有前途的工具。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混合CNN-SVM的心音信号分类算法的研究

混合CNN-SVM的心音信号分类算法的研究[模拟设计][医疗电子]

针对当前心音信号识别算法检测精度不佳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型 (CNN-SVM) 的心音信号分类方法。通过PASCAL挑战实验数据,整理出正常与不正常两类心音信号数据库,通过预处理滤波及MFCC、一二阶差分特征提取、PCA降维,输入CNN-SVM模型进行训练。并从准确率、召回率、特异性、精确率和F分数5个方面进行性能评估。为了验证此算法的有效性,将混合CNN-SVM模型与单一SVM、CNN模型分别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高识别率将两种心音信号区分开,其平均识别准确率接近于99%,相较于单一CNN方法提高了2.48%,同样高于单一SVM算法。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CNI集成JPALS能力的进展及展望

CNI集成JPALS能力的进展及展望[模拟设计][航空航天]

卫星导航着陆是下一代精密着陆技术的趋势,其在通信导航识别系统(CNI)中的集成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综述了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JPALS)的原理与系统结构,分析了国内当前卫星导航着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工程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当前综合化CNI框架下,从JPALS需求论证、系统设计、可扩展性等方面提出了集成JPALS能力的初步工程设想。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空基网络中定向自组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空基网络中定向自组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尤其对于具有易实施、高隐蔽性、高保密性要求的空基网络,定向天线比全向天线更具有优势,它具有更远的传输范围,减小了节点间的相互干扰,能够实现空间复用能力的提升。但是定向天线的引入在增加通信距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给许多协议层带来破坏性的副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提出多种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结合空基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了国内外提出的基于定向天线的移动自组网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各类算法和协议,总结对比近年来定向邻居发现算法、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和定向路由协议三种关键技术,并提出更适合用于空基网络的技术与协议,最后对这些算法和协议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些方向。

发表于:4/29/2024 1:10:00 PM

  • «
  • …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
  • »

活动

MORE
  • 【通知】2025第三届电子系统工程大会调整时间的通知
  • 【征文】2025电子系统工程大会“数据编织”分论坛征文通知
  • 【技术沙龙】聚焦数据资产——从技术治理到价值变现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高层说

MORE
  •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 四步流程助力IT赋能企业出海
    四步流程助力IT赋能企业出海
  • 6G与AI开启沉浸式通信新时代
    6G与AI开启沉浸式通信新时代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