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道路平整度检测多源数据高精度同步采集

道路平整度检测多源数据高精度同步采集[可编程逻辑][其他]

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道路出现了不平整等路面损坏情况,急需一种快速、有效的道路平整度检测设备对道路进行检测。设计了一种道路平整度检测多传感器数据同步采集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利用GPS输出的NEMA数据和高稳晶振建立高精度的时间基准,采用A/D采样的方式进行同步数据采集。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采样的精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和抗混叠滤波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成了多传感器数据高精度同步采集,时间同步精度为微秒级,能够为评价路面平整度提供高精度原始数据,具有数据采样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已在武汉夕睿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道路检测车上得到成功应用。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一种用于频率驾驭系统的快速捕获锁相环设计

一种用于频率驾驭系统的快速捕获锁相环设计[模拟设计][通信网络]

锁相环是一种能够完成两个信号相位同步的负反馈控制系统,其滤波作用可以使其通频带很窄,且自动跟踪输入频率,因此锁相环常用于原子钟、频标驯服系统以及时间同步系统中,是通信、卫星导航以及电子测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锁相环中相位噪声和捕获时间是两个相互制约的指标,在减少锁相环捕获时间的同时抑制相位噪声是目前锁相环技术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模拟锁相环的基本理论和构成,根据环路带宽和捕获时间的数学关系,设计出一种辅助捕获电路,并应用于铷铯组合钟的频率驾驭模块。此电路可根据检相输出信号动态调整环路滤波器的阻值以改变环路带宽,从而实现快速捕获。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快速捕获锁相环的捕获时间为5.71 ms@1 Hz,锁相环输出信号杂波抑制优于-90 dBc,谐波抑制优于-55 dBc。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一种基于FPGA的eMMC寿命验证的方法

一种基于FPGA的eMMC寿命验证的方法[可编程逻辑][工业自动化]

为满足测试eMMC存储颗粒的长时间读写性能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eMMC寿命验证方法。结合eMMC工作原理和High Speed DDR(双倍率)总线模式,详细设计出验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硬件采用FPGA(xc7a50tfgg484-1)芯片作为主控器,4片eMMC(FEMDRW064G-88A19)芯片作为验证对象。解析eMMC初始化配置方法,设计开放式读写模块,配合eMMC监控软件控制指令,完成4片180 000次块区域的循环读写,测试结果全部通过,读写均速达到31 MB/s。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低成本惯性多冗余导航控制一体机设计

低成本惯性多冗余导航控制一体机设计[可编程逻辑][通信网络]

为了智能体的精确定位和定姿,实现其稳定运动控制,设计了一种低成本多惯性冗余导航控制一体机,给出了设计方法。稳压电路的开关电源MP2482DN和线性电源JW29300U-3.3V为一体机提供稳定5 V和3.3 V的较大功率电源;控制器STM32H7的SPI采用星形拓扑总线与3片六轴惯性芯片BMI088通信,2路TTL串口与差分卫星定位板双向通信,实现智能体定位和定姿;控制器STM32F4的CAN总线接口与智能体底盘双向通信,实现其运动控制,1路TTL串口实现与控制器STM32H7的双向通信;两控制器的网络接口与上位机组成无线局域网,实现数据交换和状态监控。整个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接口丰富的特点。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基于FPGA的高速模数转换器评估系统

基于FPGA的高速模数转换器评估系统[可编程逻辑][通信网络]

设计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高速模数转换器(ADC)评估系统。基于FPGA设计了底层逻辑,根据不同的测试指标控制ADC的信号采集和数据转换,将模拟输入信号转换为数据存储到FPGA的分布式存储器(Block RAM)中,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将数据传输到电脑端的基于MATLAB开发的上位机,由电脑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处理计算数据并输出测试结果到用户界面上。以一款16位、采样率100 MS/s的ADC为例,以该评估系统对ADC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ADC的测试和评估。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通信系统天线布局及仿真分析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通信系统天线布局及仿真分析[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系留多旋翼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天线布局,采用FEKO仿真软件进行了电磁兼容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装试飞。仿真及实测表明,该天线布局方式可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通信系统。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小型化低剖面全向滤波天线设计

小型化低剖面全向滤波天线设计[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设计了一个小型化全向微带滤波天线。天线由带通滤波器和微带天线组成,二者共用一个地平面以减小尺寸且采用缝隙耦合方式连接,带通滤波器蚀刻在微带贴片天线的馈线位置处,引入选频滤波功能,在输入馈线前端添加一个横向矩形贴片使整个系统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与传统的微带天线相比,所设计的滤波天线在不改变尺寸大小的基础上引入了选频滤波功能,在通带边缘体现出较高的选择性。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天线的阻抗带宽为2.31 GHz~2.56 GHz,且通带内增益平缓,平均增益约为2.1 dBi,在工作频段内呈全向辐射特性。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W频段固态气密功率放大器设计

W频段固态气密功率放大器设计[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针对3 mm频段功率合成的需要,基于波导气密结构设计了一种8合1放大器,实现了W波段瓦级的功率输出。利用硅基芯片实现了模块的气密,创新地解决了W频段波导的气密需求。本合路结构基于波导合路原理,并对内部结构进行了电磁分析。而后使用高频仿真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W频段基于波导气密结构的功率合成放大器的指标可满足设计要求。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智能电网窃电网络攻击异常检测

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智能电网窃电网络攻击异常检测[模拟设计][智能电网]

现有AMIs中的异常检测器存在浅层架构,难以捕获时间相关性以及电力消耗数据中存在的复杂模式,从而影响检测性能。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序列对序列(seq2seq)结构的深度(堆栈)自编码器。自动编码器结构的深度有助于捕获数据的复杂模式,seq2seq LSTM模型可以利用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研究了简单自编码器、变分自编码器和注意自编码器(AEA)的性能,得出在这3种自编码器采用seq2seq结构时检测性能优于全连接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带有注意力机制的检测器(AEA)检出率和虚警率分别比现有性能最好的检测器高4%~21%和4%~13%。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基于弧度特征的火箭时序数据相似性评估

基于弧度特征的火箭时序数据相似性评估[模拟设计][航空航天]

评估火箭时序数据的相似性是火箭时序数据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是最具代表性的相似性度量算法,但由于其容易发生病态对齐现象,时刻点常被算法错误匹配,导致度量精度难以满足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弧度特征的时序数据相似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原始时序特征和弧度特征,并采用时刻邻域信息进行计算,极大地提升了算法对序列局部形状的捕捉能力。将算法用于时间序列分类任务,在9个具有火箭数据类似特征的数据集上与4种相似度度量进行了对比,获得了26.04%以上的分类精度提升,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 «
  • …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