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量子信息技术与区块链的融合模式研究

量子信息技术与区块链的融合模式研究[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前沿科学技术,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其中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性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应用在金融科技、物联网、民生与政治等诸多领域相继涌现。量子信息技术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其中量子计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相较于经典计算的计算优越性,量子计算的运行速度已被证明在解决某些复杂问题上远超经典计算。而在两者迅猛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区块链采用的部分经典密码学技术已被证明会被量子计算破解,例如基于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导致区块链的安全受到威胁。针对此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将量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区块链,可以保护其不受量子攻击。以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出发点,通过介绍区块链和量子计算的基本结构,以及分析区块链遭受的量子挑战并总结现有的量子解决方案,指出区块链和量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促进区块链在量子时代良好地发展,而这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发表于:2/21/2024 1:21:00 PM

基于4D点云和航迹信息的人员跌倒检测方法

基于4D点云和航迹信息的人员跌倒检测方法[微波|射频][医疗电子]

在家庭和医疗健康监护中,及时准确对老人跌倒进行实时监护是一个重要课题,而毫米波雷达在非接触式人员跌倒检测方面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传统方法主要利用毫米波雷达获取的多普勒信息作为跌倒检测特征,但对于某些场景,诸如人员跌倒时与雷达的距离较远或者跌倒方向与雷达天线法向垂直,多普勒信息特征的有效性就会降低,进而导致跌倒检测准确率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4D点云和航迹信息的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方法,利用点云的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和微动信息全方位地表征人体动作特征,有效缓解距离和姿态多样性对雷达跌倒检测的影响,同时结合跟踪航迹信息带来的滤波器效应进一步抑制环境杂波的影响,提高了跌倒检测准确性。

发表于:2/20/2024 1:42:00 PM

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外联合定位技术研究

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外联合定位技术研究[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当前基于GPS与WiFi的室内外联合定位技术实现了较高定位精度,然而此类方法在过渡区域时需要处理两种不同场景的信号,存在越区平滑切换难以及缺乏有效的数据关联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物理空间位置信息与WiFi信息关联建立了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外联合定位图模型,并使用Jaccard相似度算法进行室内外判定和一次定位。为了增加WiFi定位精度,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扩充WiFi指纹库,并通过加权K近邻算法进行二次精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定位图模型的方法具有较高定位精度和较小的系统时延。此外,结合校园三维模型与前端技术开发了WiFi室内外联合定位系统,并部署在云服务器端,验证了所提出的定位方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发表于:2/20/2024 1:20:00 PM

便携式XRF能谱仪中锂离子电池恒压转换器的研究

便携式XRF能谱仪中锂离子电池恒压转换器的研究[电源技术][工业自动化]

便携式XRF能谱仪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输出电压随时间逐渐减小,影响能谱仪检测结果。为消除该不利影响,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基于LTC3789设计宽输入范围、高转换效率的恒压转换器,将锂离子电池转换为恒电压输出。详细介绍了恒压转换器的设计过程,并对其功能和效率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恒压转换器输出电压稳定,转换效率高,满足使用要求。

发表于:2/20/2024 1:18:00 PM

一种可植入光遗传电路中无线供电抑制EMI方法

一种可植入光遗传电路中无线供电抑制EMI方法[模拟设计][通信网络]

提出了一种无线可植入光遗传硬件结构。在光遗传实验过程中,生物体体外采用磁谐振式无线能量技术对体内电路进行供电;然而在无线能量传输(WPT)过程中需要借助磁耦合将发射端电能转化成高频磁场,磁场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传输电能的介质,其带来的电磁辐射(EMI)问题将对于生物体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展频和谐波抑制无线能量供电电路。首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采用电路理论分析了该电路的特性,并设计了发射端与接收端电路并进行了仿真,最后设计了硬件电路样机并在实验环境下按照植入式供电电路电磁兼容标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有效抑制EMI,并能持续稳定对体内植入电路有效供电。

发表于:2/20/2024 1:16:00 PM

一种基于异构处理器的可动态布署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异构处理器的可动态布署设计与实现[可编程逻辑][通信网络]

针对卫星支持的多种生活服务需求实时切换、资源灵活智能调用需求,基于无线广域信号服务异构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即时高效、动态切换部署处理器功能的方案。通过对大资源FPGA及多片8核DSP多种功能定制结合动态部署设计,实现实时动态可重构处理器系统功能,将5种FPGA应用结合2种DSP应用程序动态组合,配合各功能任务架构需求重建控制、数据链路,完成多任务智能切换。

发表于:2/20/2024 1:13:00 PM

同步辐射装置主信号源的扩展方法研究

同步辐射装置主信号源的扩展方法研究[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主信号源是同步辐射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用于产生同步辐射光源各子系统所需的稳定度极高的参考信号,还用于生成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所需的高精度工作时钟。一般使用射频信号源作为主信号源,而商业射频信号源一般只配备单输出通道,远远不能满足同步辐射装置的需要,使用传统功分器对主信号通道进行扩展又存在幅度衰减、精度下降且相位不一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射频芯片AD9361,研究了对主信号源的单路输出进行扩展的方法。

发表于:2/20/2024 1:10:00 PM

机载超短波接收机射频前端系统级设计与仿真

机载超短波接收机射频前端系统级设计与仿真[微波|射频][通信网络]

针对某型号超短波接收机研制需求,使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对该超短波接收机射频前端进行设计与仿真。通过分析接收机的性能需求,结合接收机主要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选取二次变频超外差接收机结构做为实现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在ADS中建立了射频前端的系统级仿真模型,并对射频前端的噪声系数、灵敏度、增益和互调失真等多个关键指标进行了设计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射频前端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发表于:2/20/2024 1:07:00 PM

工控网络安全靶场异构资源建模封装技术研究

工控网络安全靶场异构资源建模封装技术研究[可编程逻辑][信息安全]

针对工控网络安全靶场的异构资源种类多、管控难的问题,采用元建模的方式对各类试验资源进行建模,分类并统一描述真实资源的功能、性能、接口、形态等属性,建立与真实资源映射的模型,实现模型复用、快速重构;分析资源的管控接口、采集接口和I/O接口,建立资源构件化封装规范,对各类资源进行构件化封装,为工控网络安全靶场资源的灵活配置、自动管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软件工具对资源建模封装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建模封装技术,实现对资源的可视化操作和统一管理。

发表于:2/20/2024 1:05:00 PM

一种窄波束测控装备车船摇隔离方法

一种窄波束测控装备车船摇隔离方法[测试测量][汽车电子]

针对车载/船载状态下的窄波束测控装备的“动中测”测控需求,提出一种“位置环+车船摇前馈补偿+陀螺稳定环”的车船摇隔离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船摇隔离度和车摇隔离度分别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时,船摇隔离度能达到50 dB以上,车摇隔离度能达到20 dB以上;利用该方法对船摇条件下的高速运动目标跟踪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跟踪误差满足窄波束测控装备的跟踪要求。

发表于:2/20/2024 1:02:00 PM

  • «
  • …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