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基于动力学的自适应多段回溯前推实时速度规划算法开发

基于动力学的自适应多段回溯前推实时速度规划算法开发[EDA与制造][工业自动化]

为了提高微小线段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实时速度规划算法。该算法由两部分组成:针对刚柔耦合、重负载平台在数控运动中的抖动问题,提出基于动力学的初步规划算法,以优化短线段的实际加速度,提高运动的平稳性;针对单段回溯前推算法对于微小直线/圆弧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动力学的自适应多段回溯前推速度规划算法,以提升加工效率。在基于PC的实时控制器和龙门双驱XY激光切割平台上进行了测试,并将该算法与自适应速率算法和单段回溯前推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方面均有所提高。此外,该算法简单有效,适用于高实时性的应用环境。 关键词:数控系统;速度规划;动力学;回溯前推算法;龙门双驱

发表于:1/26/2024 1:13:00 PM

基于可见光定位技术的智能车导航系统设计

基于可见光定位技术的智能车导航系统设计[模拟设计][汽车电子]

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可见光定位技术的智能车导航方案。在可见光定位方面,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最小二乘法、Tolay迭代算法可获得误差在12 cm以下的空间坐标;在智能车导航方面,采用A*算法,并通过可见光定位获取当前空间坐标来修正智能车导航路线,使导航误差在15 cm以下,达到更精准的导航。

发表于:1/26/2024 1:11:00 PM

一种基于小波聚类的NOMA系统SIC盲检测算法

一种基于小波聚类的NOMA系统SIC盲检测算法[模拟设计][通信网络]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下行多用户传输场景中,基站将发送给多个用户的信息在频率域进行叠加,各用户通过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来消除其他用户的干扰。在解调和SIC前,需要进行多用户的参数盲检测, 从而降低NOMA 系统信令开销。通过对星座图的形状特征的利用,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聚类的多参数盲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到了聚类中的网格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检测性能优于经典的基于对数最大似然估计(Max-Log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LE)算法且计算复杂度与之相当。 关键词:NOMA;盲检测;小波聚类;网格法

发表于:1/26/2024 1:06:00 PM

基于双线以太网的Modbus TCP-MQTT协议转换网关设计

基于双线以太网的Modbus TCP-MQTT协议转换网关设计[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双线以太网凭借其数据传输和远程供电能力、高效利用空间和节约成本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物联和智能制造领域。设计了一种双线以太网协议转换网关,将双线以太网Modbus TCP协议转换为MQTT协议,并将数据发送到阿里云物联网平台。首先介绍了双线以太网协议转换网关系统使用的硬件和设计的软件构架,再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并部署EdgeX Foundry平台验证其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双线以太网网关的硬件能够进行数据传输,双线以太网网口在不同的带宽和长度的条件下能达到理论的传输速率,双线以太网网关的软件能正常接收Modbus TCP数据并实现MQTT通信。 关键词:双线以太网;网关;协议转换

发表于:1/26/2024 1:03:00 PM

基于UltraScale架构FPGA的DDR3用户接口优化系统

基于UltraScale架构FPGA的DDR3用户接口优化系统[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为满足高速传输系统领域对于实时、高速数据采集与缓存的需求,结合Xilinx 提供的基于UltraScale架构的XCKU060,在了解FPGA与DDR3相应节点的定义与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引脚进行合理分配连接,使其能够成功在IP核上运行使用。为了方便用户在软件方面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对其控制器接口引入读写FIFO和读写逻辑控制模块,优化了接口封装,并在VIVADO软件对读写过程进行测试。该方法可满足高速、大容量、实时数据的读写要求,充分发挥了DDR3存储的灵活性。 关键词:XCKU060;DDR3 SDRAM;读写方案优化;IP核应用;FPGA引脚分配;数据采集存储

发表于:1/26/2024 11:47:00 AM

基于FPGA的晶圆级芯片封装图像序列配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的晶圆级芯片封装图像序列配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可编程逻辑][工业自动化]

针对未切割晶圆进行封装后的晶圆级芯片封装(WLCSP),12英寸晶圆以1 μm物理分辨率进行自动光学检测(AOI)面临大幅面、高质量成像和成像速度的技术挑战。晶圆全局图像需由多幅扫描生成的局部图像序列拼接而成,为实现图像序列的高质量、高速配准,在FPGA中采用OpenCL实现相位相关法进行四邻域棋盘配准。首先在构建二维FFT和互功率谱函数内核的基础上,采用双端口缓存和行缓存的设备全局内存对计算过程的频谱数据进行复用并应用内核通道级联提高配准速度,基于最小生成树优化配准结果降低全局图像坐标计算的累积误差,并经实际扫描图像验证配准算法及加速性能。 关键词:晶圆级芯片封装;图像配准;FPGA;OpenCL

发表于:1/26/2024 11:44:00 AM

PCIe总线DMA高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CIe总线DMA高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针对数据传输系统中外设带宽受限、有效带宽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PCIe总线的DMA高速传输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采用PIO操作与DMA操作分时组合的控制模式实现全双工DMA读写通道的传输层协议。PIO操作配合中断实现指令与状态实时收发,DMA模块设计了一种两段式切片的裁剪机制实现PCIe协议的传输长度控制,发送模块设计请求仲裁逻辑实现请求事务的优先级仲裁,接收模块采用本地缓存TAG标号的方法实现请求回应的实时管理并解决回应乱序问题。最后通过时钟计数的方法测试传输速度,分析了影响读写传输速度的制约因素。经验证,DMA写操作有效带宽已经达到75%,非常接近80%的理论极限,DMA读操作也达到了60%。本设计解决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带受限宽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发表于:1/26/2024 11:42:00 AM

可穿戴柔性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发展与挑战

可穿戴柔性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发展与挑战[MEMS|传感技术][医疗电子]

糖尿病患者群体迫切追求能够精准控糖的高质量生活,迫切需要精准、舒适的血糖监测技术。然而传统指血法只能实现单次有创采血监测,无法满足需求。可穿戴柔性动态葡萄糖传感器作为下一代血糖监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糖尿病管理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可穿戴柔性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可穿戴柔性血糖传感系统技术仍然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突破方向,最后展望了可穿戴柔性血糖传感器商业化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发表于:1/26/2024 11:40:00 AM

5G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传输可靠性性能评估

5G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传输可靠性性能评估[通信与网络][5G]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是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特性,针对该场景进行建模和仿真评估对于通信系统的设计、规划以及业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重点评估URLLC场景的可靠性,通过评估重传次数、收发天线配置和码本选择三类参数对传输可靠性的影响和参数寻优,证明了通过合理的上述参数配置,可以满足URLLC场景的可靠性需求。仿真验证结果和结论可以为URLLC的实际应用和部署提供参考和参数配置经验。 关键词: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误码率;可靠性评估

发表于:1/26/2024 11:37:00 AM

5G工业应用质量关键指标体系研究

5G工业应用质量关键指标体系研究[通信与网络][工业自动化]

5G在我国商用以来在工业互联网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工业领域仍未形成规模化应用。面向5G在工业应用中的性能、功能、服务等质量保障需求,通过分析5G在不同的典型工业场景中的应用需求,构建物理参数、网络能力和业务需求三个维度的5G工业应用的质量指标体系,促进工业用户、运营商和集成商等对工业应用质量指标达成共识,指导5G在工业领域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推动5G工业应用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5G;工业互联网;工业应用场景;指标体系

发表于:1/26/2024 11:34:00 AM

  • «
  • …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NVIDIA 的“三台计算机”方案开启机器人进化新时代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