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构筑强大软件生态,Arm赋能基础设施革新[EDA与制造][数据中心]

从数据中心到汽车及工厂,万物都在被重新设计为软件定义的模式。同时,硬件的“专用处理”趋势——即以独特的创造性方式将 CPU、GPU、DPU 和其他组件组合在一起,并通过调整缓存大小、速度、I/O和其他属性对其进行艺术与科学的优化,已成为继摩尔定律后的又一创新推动因素

发表于:5/10/2022 4:45:23 PM

为了实现更小、更快、更节能,芯片制造经历了什么?[EDA与制造][工业自动化]

开发3D结构的转变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深宽比的增加,挑战也在加剧。你可能已经想到,3D架构需要从器件设计上做根本性改变,需要新的材料、新的沉积和刻蚀方法来实现。在本文中,我们将带大家一起回顾半导体行业在实现3D架构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发表于:5/10/2022 2:57:46 PM

一种使用连续时间Σ-Δ型转换器优化信号链的新型方法[模拟设计][工业自动化]

为何应考虑使用CTSD ADC来改善我的信号链设计?

发表于:5/10/2022 11:46:50 AM

用于实现O-RAN无线解决方案的5G技术器件[EDA与制造][5G]

O-RAN旨在推动无线社区转型、开辟新无线设备通道和推动创新,以履行3GPP关于5G的承诺。1要取得成功并保持高性价比,必须提供开源的无线电设备和优化的5G技术。本文将介绍其中一种用于设计和构建高功效比的解决方案。

发表于:5/6/2022 7:03:27 PM

5nm及更先进节点上FinFET的未来:使用工艺和电路仿真来预测下一代半导体的性能[电子元件][消费电子]

虽然栅极间距(GP)和鳍片间距(FP)的微缩持续为FinFET平台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但在5nm及更先进节点上,兼顾寄生电容电阻的控制和实现更高的晶体管性能变得更具挑战。

发表于:5/5/2022 11:03:00 PM

派拓网络Unit 42:AWS多个Log4Shell热补丁可导致容器逃逸和权限提升[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随着Log4Shell漏洞威胁愈演愈烈,为了帮助用户应对该问题,AWS发布了三个热补丁解决方案以监测存在漏洞的Java应用程序和容器,并在运行中安装补丁。然而,Palo Alto Networks(派拓网络)威胁情报团队Unit 42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补丁解决方案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并随后与AWS合作对其进行修复。

发表于:5/5/2022 11:30:00 AM

应用软件运行速度提升16倍:Lightbits与Ceph的存储性能对比[通信与网络][物联网]

  云计算和基于容器的应用是推动当今IT领域产生重大变革的两大趋势。与其他技术和方法相比,二者都能够以更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去运行和操作应用,因此日益受到欢迎。然而,在所有新的机遇面前,要实现潜在优势也都会有巨大的挑战。

发表于:4/30/2022 4:49:00 PM

10 A电子保险丝可为48 V电源提供紧凑型过流保护[模拟设计][工业自动化]

传统上,过流保护使用的是保险丝。但是,保险丝体积庞大,响应速度慢,跳闸电流公差大,需要在一次或几次跳闸后更换。本文介绍一种外形紧凑、纤薄、响应速度快的10 A电子保险丝,它没有上述这些无源保险丝缺点。电子保险丝可在高达48 V的DC电源轨上提供过流保护。

发表于:4/29/2022 2:01:49 PM

创新型封装如何推动提高负载开关中的功率密度[电源技术][工业自动化]

从智能手机到汽车,消费者要求将更多功能封装到越来越小的产品中。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TI 优化了其半导体器件(包括用于子系统控制和电源时序的负载开关)的封装技术。封装创新支持更高的功率密度,从而可以向每个印刷电路板上安装更多半导体器件和功能。

发表于:4/28/2022 4:21:27 PM

高性能、更合规,智能传感器平台PerSe™以领先技术赋能消费类智能设备产业发展[MEMS|传感技术][消费电子]

从智能手机诞生,到当下各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大行其道,众多品牌都在为研发更加智能的产品而努力。每一款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背后,都蕴含着消费电子行业高速迭代的技术革新。而当下电子产品市场上颇受欢迎的人体感应、智能识别等人机交互技术,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元件,也是消费类电子设备更加智能的核心配件——传感器。作为推动电子设备不断进步与完善的“中坚力量”,传感器的进步持续优化设备对于人体触控、环境光源、地磁探测等场景的感知,在当下创新为王的消费类电子设备市场,传感器领域的发展时刻吸引着业界的关注。

发表于:4/28/2022 2:57:38 PM

  • «
  • …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
  • »

活动

MORE
  • 【通知】2025第三届电子系统工程大会调整时间的通知
  • 【征文】2025电子系统工程大会“数据编织”分论坛征文通知
  • 【技术沙龙】聚焦数据资产——从技术治理到价值变现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高层说

MORE
  •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 四步流程助力IT赋能企业出海
    四步流程助力IT赋能企业出海
  • 6G与AI开启沉浸式通信新时代
    6G与AI开启沉浸式通信新时代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