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量产 7 月 27 日消息,7 月 23 日,德赛电池主动安全电芯・系统量产全球发布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发布会推出主动安全 AI 电芯和主动安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据悉,这也是全球首款主动安全 AI 电芯量产。 最新资讯 钠离子电池终于要来了,旨在取代锂离子? 锂离子电池还在可充电电池市场上攻城拔寨。但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正在加快针对大型应用(即非电动汽车或消费电子产品)的竞争性开发。 发表于:3/11/2021 能量监测在直流系统中的作用 电池供电类设备存在已久。然而自手机问世以来,由可充电电池供电的设备数量在过去二十年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截至2018年,成千上万种型号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许多其他小型电器都在使用锂电池。 发表于:3/9/2021 瑞芯微RV1126/RV1109 有效解决电池类安防产品痛点 RV1126/RV1109 有效解决电池类安防产品痛点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家居安防也因此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知和重视。在AI的加持下,家居安防系统逐步完善及智能化,智能门铃/猫眼/门锁作为第一道防线,让用户及时掌握家门口的任何异动;电池IPC没有了布线的束缚,安装区域不受限,全方位监查外围或死角处,极大提升家庭安防等级。 发表于:3/9/2021 特斯拉也将换装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还有未来吗? 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随着新能源产品销量的增加和市场认可度的提升,未来不到5年的时间里渗透率将大幅提升至25%,意味着电池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未来的市场非常大,预计2023年会达到爆发状态。 发表于:3/8/2021 中兴通讯公开 “辅助驾驶系统”相关专利,可提高辅助驾驶可靠性 日前,麦格纳宣布推出全新互联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和下一代电池电力驱动系统。3月4日,这两套系统首次亮相于该公司在瑞典北部的冬季试车场。在严峻气候和驾驶条件下,两套系统在效率、续航里程和驾驶动态等方面均表现出卓越性能优势。 发表于:3/8/2021 电动汽车没电了怎么办?华为公开新汽车专利:两台电动车可相互充电 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公开“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之间充电的方法”专利。从专利摘要信息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方法。按照华为专利的设想,一辆电动车可以通过自身的电池包,直接为另一辆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这对于救援那些“续航耗尽、半路趴窝”的车辆来说,着实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发表于:3/8/2021 东芝推出轻薄紧凑型LDO稳压器,助力缩小器件尺寸、稳定电源线输出 中国上海,2021年3月3日——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推出由45款LDO稳压器组成的“TCR5RG”系列。该系列均采用轻薄、紧凑型WCSP4F封装。新款LDO稳压器拥有业界领先的[1]高纹波抑制比[2],能够为可穿戴产品等移动设备的直流电源线提供更稳定的功率。该系列产品将从今日开始批量出货。 发表于:3/3/2021 Microchip 发布首款 IEEE® 802.3bt 以太网供电 USB Type-C®电源和数据适配器 如今,许多消费类、企业和工业设备将USB Type-C端口作为唯一的输入电源选项。虽然USB-C®技术可以提供高功率和高数据速率,但其安装范围必需在离AC插座最远3米的距离内。随着以太网供电(PoE)日益普遍,通过标准以太网电缆供电成为一种更普遍、更方便、同时也是最实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最远100米的距离内提供电源和数据。虽然市场上大多数适配器只提供电源,但提供的功率有限,最高只有25W。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发布一款具有最高功率的PoE转USB-C电源和数据适配器,能通过PoE基础设施支持的以太网电缆提供高达60W的USB输出功率。 发表于:3/3/2021 集成式0级BLDC电机驱动器将轻混电动车 (MHEV) 48V电机驱动系统的尺寸缩小多达30% 北京(2021年3月3日)– 德州仪器 (TI) (NASDAQ股票代码:TXN) 今日推出了一款高度集成的0级无刷直流 (BLDC) 电机驱动器,适用于48V大功率电机控制系统(例如轻混电动车的牵引逆变器和起动机发电机)。DRV3255-Q1可帮助设计人员将电机系统的尺寸缩小多达30%,同时提供更高的栅极驱动电流,从而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更高的输出功率。这款全新的电机驱动器是按照德州仪器经TÜV SÜD认证的功能安全开发流程设计的,满足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符合ASIL D级的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发表于:3/3/2021 开关模式电源电流检测——第三部分:电流检测方法 开关模式电源有三种常用电流检测方法是:使用检测电阻,使用MOSFET RDS(ON),以及使用电感的直流电阻(DCR)。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选择检测方法时应予以考虑。 发表于:2/26/2021 «…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