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闪存存储构建安全的汽车系统 在现代汽车嵌入式系统中,高度安全的数据存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对日益高明的网络攻击时。本文将介绍设计师正确使用闪存的步骤。 最新设计资源 基于高空VR交互场景的恐惧情绪诱发系统设计与实现[其他][医疗电子] 基于高空VR交互场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提供下肢体感交互的恐惧情绪诱发系统,通过定制的碳素结构钢踏板及其底部的双筒式弹簧单元,可使得人体行走踩踏后产生多角度的应力晃动,利用匹配的VR跟踪器可实现虚拟高空场景中的晃动交互。该系统具有交互显示、踏板匹配、虚拟场景和实验管理等功能模块,可自动将诱发过程中人体的各项生理数据、空间位置、时间信息、任务绩效等数据进行存储。 发表于:6/9/2022 基于Cloud Native的质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其他][其他] 随着质检信息管理业务的复杂化,现有的质量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呈现出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不够、人工操作出错率高、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loud Native(云原生)的质量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并对Cloud Native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Cloud Native技术的原理和特性。接着结合质量检验信息管理业务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基于Cloud Native的质量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实现。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整体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发表于:6/9/2022 带残余频偏的LSC-DS-CDMA信号伪码估计[其他][其他] 针对带残余频偏的长短码直扩码分多址信号伪码估计问题,首先利用短码和长码的周期性分段接收信号构建信号矩阵;其次采用特征值分解法得到带残余载波的用户特征向量子空间,并采用全数字锁相环跟踪、消除残余频偏;然后利用Givens矩阵对特征向量组成的荷载矩阵进行旋转,提出结合随机差分和模拟退火思想的鲸鱼优化算法,寻求方差最小化的最佳旋转角,从而估计各用户的复合码片段并依次拼接;最后利用梅西算法和相关运算估计各用户的长码和短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对带残余频偏的LSC-DS-CDMA信号伪码估计的有效性。 发表于:6/9/2022 基于4/5G融合网络QoS差异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通信与网络][5G] 随着5G网络的部署和商用,基于业务对网络能力的不同需求,在现网中对不同用户进行差异化服务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为此提出了一种实现4/5G网络QoS差异化服务融合部署和统一调用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了4/5G网络QoS差异化服务融合部署的网络架构、QoS平台服务端对终端4/5G用户自动识别的方法以及4/5G融合的QoS业务端到端流程等。此方案的设计使得第三方不需要区分用户的4/5G形态,使用全国统一的调度接口直接调用运营商的QoS能力,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网络优势和价值。 发表于:6/9/2022 基于VPX开放式架构的无线电监测平台设计[可编程逻辑][其他] 无线电监测系统对信号搜索、截获、识别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无线电监测系统软硬件标准化、模块化不成熟,定制性较强,通用性较差,难以满足未来对装备的需求。结合软件无线电的思路,设计了一种基于VPX开放式的无线电监测平台,重点研究了平台的硬件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最后搭建验证平台,测试了平台的传输功能和系统性能,验证了平台的可行性。 发表于:6/9/2022 基于3D传感器的带束层纠偏算法[其他][其他] 为了解决带束层在传输时中心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D传感器的带束层纠偏算法。首先对3D传感器采集的轮廓数据进行预处理,使数据变得更平滑;其次在纠偏过程中,将带束层纠偏过程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在上边和下边区域采用定边,中间区域采用定中,通过在3个不同区域计算不同的位置进行实时纠偏。最终通过MATLAB进行仿真,该算法的纠偏精度可以达到1 mm以内,相比于传统的单边纠偏,纠偏精度和纠偏稳定性更好。 发表于:6/9/2022 先进工艺芯片填充冗余金属后的时序偏差分析及修复[模拟设计][工业自动化] 在芯片物理设计的完成阶段,为了满足设计规则中金属密度要求,需要填充冗余金属。增加的金属层会产生额外的寄生电容,导致芯片的时序结果恶化。40 nm以上的工艺节点中,这些额外增加的寄生电容对于时序的影响在0.12%左右,这个时序偏差甚至比静态时序分析与SPICE仿真之间的误差还小,在芯片设计时通常忽略它。然而在使用FinFET结构的先进工艺节点中,这个时序偏差必须要进行修复。以一款FinFET结构工艺的工业级DSP芯片为实例,使用QRC工具对比了芯片填充冗余金属前后寄生电容的变化;使用Tempus工具分析了芯片时序结果发生偏差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Innovus平台的时序偏差修复方法,时序结果通过签核验证,有效提高了时序收敛的效率。 发表于:6/9/2022 基于UVM的Wishbone-SPI验证平台设计[模拟设计][工业自动化] 随着芯片复杂度增加,芯片验证在设计流程中所消耗时间也不断提高。针对传统验证平台重用性差、覆盖率低,通过使用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设计Wishbone-SPI验证平台,用UVM组件灵活地搭建验证平台,完成标准的验证框架,设计受约束随机激励,自动统计功能覆盖率。仿真结果显示,该验证平台功能覆盖率达到100%,并表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可配置性与可重用性。 发表于:6/9/2022 基于SGCN的化合物致癌性预测模型[通信与网络][通信网络] 癌症患者的激增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许多研究者将目光放在了对化合物致癌性的评估上,但这是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实验获取了341种实验数据,利用三维图卷积网络(SGCN),建立了对化合物致癌性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化合物进行致癌性预测的SGCN分类模型准确率高达96.9%,比其余模型效果更好,这表明SGCN模型能够准确地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发表于:6/9/2022 基于改进BCCSA和深层LSTM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其他][其他] 现有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很少考虑季节性因素,且预测的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二元混沌乌鸦搜索算法(Binary Chaotic Crow Search Algorithm,BCCSA)和深层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季节调整的方法对收集的原始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季节对预测的影响;然后提出改进BCCSA,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最后,将自注意力机制加入到深层LSTM中,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空气质量的预测精度。 发表于:6/9/2022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PCA的脑电α波运动想象分类研究[其他][其他] 针对脑电信号(EEG)运动想象分类过程中弱相关特征量影响分类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种筛选方法,该方法是基于α波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的。基于脑机接口(BCI)系统,通过听觉诱发刺激产生向左和向右两种运动想象任务对应的脑电信号,并对其做小波包分解处理,然后进行脑电α频段信号的重构,从而提取出α波形并对其进行统计特征提取。再结合PCA技术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实现弱相关特征的剔除和特征分类。根据筛选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所得结果准确率更高,信号分类的准确度由90.1%提高至94.0%。 发表于:6/9/2022 数字乡村发展态势、重点与路径[其他][信创产业]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更是数字中国落地的重要支撑。我国乡村发展具有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也在全国一盘棋战略布局中承载着独特的发展使命。围绕扩大内需、加快要素流动、顺畅国内大循环的紧迫需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已迫在眉睫。数字城市在发展环境、核心技术、市场空间和监管保障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成为数字乡村发展的核心引领和重要保障。 发表于:6/9/2022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迁移研究综述[其他][其他] 为了推动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迁移技术的研究,对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迁移的主要方法和代表性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回顾了传统的风格迁移算法,详细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主要图像风格迁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相关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迁移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迁移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发表于:6/9/2022 卫星卷绕式柔性太阳电池阵关键技术研究[电源技术][航空航天] 太阳电池阵是绝大多数卫星在轨运行的唯一能量来源,针对未来6G空间通信建设卫星星座的需求,卫星太阳电池阵需要在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质量和体积。卷绕式柔性太阳电池阵具有轻质、高效、无需展开驱动等特性,成为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梳理了卷绕式太阳电池阵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国内外卷绕式太阳电池阵的发展现状,并对关键技术进行梳理,为未来6G卫星太阳电池阵选型及卷绕式太阳电池阵的发展提供参考。 发表于:6/9/2022 面向6G的低轨卫星边缘计算架构研究[通信与网络][航空航天] 移动边缘计算(MEC)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被提出。在无处不在的连接和全球区域覆盖的驱动下,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无线覆盖,是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选择。因此考虑通过将边缘服务器放置在卫星上形成边缘计算卫星,提出了一种卫星边缘计算的系统架构,可以为地球上的偏远地区的用户或者极端环境需要应急通信的用户提供计算服务。 发表于:6/9/2022 «…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