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最新文章 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问世 9月2日消息,德方纳米今天宣布,已成功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官方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的核心性能指标卓越,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此外,公司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在目前的产品结构中占比约20%-30%。公司第一代磷酸锰铁锂产品已实现批量装车,第二代更高性能产品验证进展顺利。公司的补锂增强剂已获独家定点的项目逐渐增加,在快充、长寿命储能、半固态电池等领域已逐步开始实现订单交付。 发表于:9/3/2025 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 9月2日消息,根据韩国研调机构SNE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今年1-7月,安装在电动汽车(EV、PHEV、HEV)上的动力电池总使用量约为590.7GWh,同比增长35.3%。其中,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三星SDI(Samsung SDI)与SK On在全球市场的总市占率已跌破20%,同比下滑了4.5个百分点至16.7%。相比之下,中国电池厂商的整体份额则在持续上升,增加了3.8个百分点,达到了68.8%的份额。 发表于:9/3/2025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车载充电器的紧凑型SiC模块 引言 要实现零碳社会的目标,交通工具的电动化至关重要。更轻、更高效的电子元器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车载充电器(OBC)便是其中一例。紧凑型传递模塑功率模块如何满足当前车载充电器(OBC)的需求? 发表于:9/2/2025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2025年08月29日,比利时泰森德洛·哈姆——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正式发布专为水平方向磁位置检测而设计,具备卓越的静电防护(ESD)能力以及高输出电流限制等特性的三线制霍尔效应锁存器MLX92211系列的最新升级集磁点型号。凭借高度集成与高性价比的优势,该产品助力推动电机小型化发展,尤其适用于座椅调节电机、天窗驱动系统及电子膨胀阀等汽车紧凑型电机的应用场景。 发表于:9/2/2025 革新车内视界:OLED引领智能座舱新变革 目前,OLED显示屏已被广泛应用于国产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车辆诊断与辅助驾驶等功能模块。这些显示屏不仅显著提升了驾乘体验,也增强了驾驶安全性和交互效率。 发表于:9/2/2025 兆易创新与普华基础软件达成战略合作 等线中国北京(2025年9月2日)——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股票代码 603986)受邀出席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并与国内领先的AUTOSAR车用操作系统提供商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华基础软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围绕兆易创新车规级MCU芯片与普华车用基础软件展开深度协同,共同打造可靠、安全的软硬件底层解决方案,赋能国产汽车电子创新发展。 发表于:9/2/2025 通用汽车公开其月球车电池技术 9月2日消息,据外媒autoevolution报道,通用汽车近日首次披露了其参与研发的NASA月球车电池技术细节。外媒称,通用汽车将为月球车提供动力电池、车辆底盘和悬架组件等,还将负责牵引控制和电子转向等功能。 发表于:9/2/2025 特斯拉AI6芯片将采用三星第二代2nm制程 8月28日消息,根据韩国媒体ZDNet KOREA报导,韩国晶圆代工厂商三星电子的第二代2nm(SF2P)制程预计2026年开始进行量产。近期,电动汽车大厂特斯拉(Tesla)与多家韩国人工智能(AI)芯片设计公司已确定将采用三星SF2P制程生产芯片,三星因此也将开始启动全面的良率提升工作。 发表于:8/29/2025 马斯克再次强调激光雷达会让辅助驾驶更危险 8 月 26 日消息,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中,视觉系统与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优劣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近期,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再次明确表达了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不仅坚持认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对于实现自动驾驶并非必要,甚至指出使用激光雷达会使自动驾驶汽车变得更加危险。 发表于:8/27/2025 全球电池产业淘汰赛开始 欧洲对中国企业依赖加深 据《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工厂的产能合计将达到3930GWh,而需求为1161GWh,即产能为实际需求的3.4倍。此外标普全球汽车还预计,直到2026年,电池供给仍达到需求的3倍以上,直到2030年也将达到需求的2.4倍。 《日本经济新闻》由此认为,随着今年3月由德国大众汽车等企业投资的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申请破产,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已经开始。而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对中国电池企业的依赖加深。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 发表于:8/25/2025 Arm Zena CSS 助力车厂提前一年推出 AI 定义汽车 Arm 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宣布推出 Arm® Zena 计算子系统 (Compute Subsystems, CSS)。作为标准化且预先集成的计算平台,Arm Zena CSS 能够显著缩短开发周期,使软件团队能够在物理硬件推出前就启动开发工作,进而助力车厂至少提前一年将新款车型推向市场。 发表于:8/23/2025 纳芯微推出三款用于 GaN、汽车和电池安全的芯片 纳芯微正在推出涵盖各种电源应用的器件,包括氮化镓 (GaN) 驱动器、双通道汽车驱动器和电池保护 MOSFET。 发表于:8/23/2025 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武汉 8月20日消息,8月18日,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在武汉成功签约。 据了解,太蓝新能源在全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领域持续提速,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实现新突破,综合性能也攀升至新高度。 公司目前已与多家无人机和具身智能领域企业深化合作,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发表于:8/20/2025 小米正开发玄戒O1下一代3nm车用芯片 8月20日消息,对于小米来说,其自研3nm芯片玄戒O1开了个不错的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卢伟冰表示,小米正在开发XRingO1芯片的下一代产品。 发表于:8/20/2025 国电车产业链海外投资额超过国内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正在迎来一个分水岭。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荣鼎咨询周一发布的报告,中国电车供应链企业去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略高于国内150亿美元的投资额,打破了此前多年约80%投资集中在国内的格局。 发表于:8/19/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