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最新文章 地铁车库恒温集控系统设计 针对地铁车库“燃气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方式,基于STM32和CAN总线技术,设计了一种既可单台运行也可多台联合群控运行的智能恒温集控系统。该系统由PC客户端、信息集控器、温控器和温度采集器等四部分组成。对系统方案、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可实现对地铁供热设备的集中监控、独立设置、自动运行、节点扩展、功耗检测和故障保护预警等功能,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发表于:12/5/2016 世界首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在成都投入运行 11月21日下午,在成都双流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唐空铁产业基地,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宣布: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验线成功投入运行。它把铁轨架在空中,把车厢悬挂在空中,不与人争路,不与车争路,不与植物争生存空间…… 发表于:11/25/2016 根治城市病 还是得靠智慧城市3.0 由国家信息中心、国际数据集团(IDG)联合主办的“2016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兴通讯智慧城市产品线总经理刘丰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以《产城融合,数据创新》为主题的演讲。会后,刘丰为大家分享了中兴通讯对以大数据运营为核心的智慧城市3.0的理解。 发表于:11/25/2016 SCF-GAM:VANET车间通信间隙时延分析模型 在低密度车流的车载网络(VANET)中,通常只有少数车辆参与路由,就存在通信间隙问题。据此,常采用基于存储-携带-转发(SCF)技术,利用移动车辆桥接两不连通车辆间的通信间隙。为此,针对基于SCF路由,分析了多通信间隙的网络性能。首先为了分析车辆传输半径对端到端传输时延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存储携带转发路由的车间通信间隙时延分析模型(SCF-GAM),再量化了关于端到端传输时延的拉氏变换的性能。最后,通过仿真数据验证了SCF-GAM模型。 发表于:11/24/2016 基于ARM与FPGA的便携式GNSS信号采集回放系统设计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与FPGA的便携式GNSS导航信号采集回放系统。该系统可采集复杂情况下的导航卫星信号,并且增益可控,为导航接收机测试提供了特定的信号源。系统将导航卫星信号经射频电路转换为数字中频信号,通过FPGA处理后保存至SATA硬盘。ARM处理器作为监控端发送指令至FPGA,控制FPGA进行数据采集与回放,同时接收监控接收机串口发送的报文,提取载噪比信息,并绘制载噪比柱状图。该系统ARM端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采用Qt4设计用户图形界面,可扩展及可移植性强,为系统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保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信号质量满足要求,ARM监控端数据处理时间在200 ms~500 ms之间,实时性良好。 发表于:11/12/2016 百度鹰眼硬件联盟成立 让更多行业轻松接入轨迹服务 昨日,百度地图鹰眼一周年暨鹰眼硬件联盟成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百度地图对外展示了鹰眼轨迹服务上线一周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宣布成立百度鹰眼硬件联盟,将开发者、硬件制造商联合起来,让各行业都可以便利地享受到百度地图鹰眼所提供的行业内唯一的轨迹管理服务。 发表于:10/26/2016 从助力智慧交通看英特尔的物联网生态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开始接入互联网。而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正在发生变革,以安防、交通、教育等行业为例,他们不仅仅正在互联网化,更在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数据通讯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一个更加智慧的物联网新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 发表于:9/27/2016 高速公路路径识别卡低功耗SOC方案 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卡,是以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所采用的5.8 GHz有源射频方案为基础实现的。现有ETC车载单元(OBU)物理尺寸相对宽松,容许配备较大容量电池,对功耗要求不高,通常采用多颗芯片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在解决人工半自动收费(MTC)通道的路径识别问题时遇到了瓶颈。MTC对路径卡厚度有明确的规定,这限制了电池尺寸,因此对系统功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MTC路径识别卡的SOC方案,简化了数据传输路径,细化电源管理,有效降低了芯片功耗。方案还预留了扩展接口,便于以统一的架构同时解决ETC通道的路径识别问题。 发表于:9/26/2016 小巧睿智-铁路领域的智能微型化:全球首个“磁性M12连接器” 浩亭技术集团借助今年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2016年9月20-23日,柏林)展示他们为未来铁路运输的电缆连接打造的全新创新型产品,该展会是全球最负盛名的铁路行业展会。本次展会的亮点在于以太网连接领域的“磁性M12连接器”和“M12 PushPull连接器”,以及通过“有源光纤布线”方式实现驱动系统光学控制的全新解决方案。 发表于:9/26/2016 车辆大数据对智能交通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不仅加大了交通管理的难度,而且涉车涉驾的案件比例也不断上升,特别是盗抢机动车辆、机动车肇事逃逸以及涉车类刑事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状况,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而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扩大深入和资源整合,公安通过自建卡口电警系统加强了车辆管控,掌握了大量的车辆卡口数据和图片。 发表于:9/21/2016 未来智能交通什么样 有多智能 智能交通这个词,这几年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出行的人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智能交通的建设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比如说城市公共交通采用一卡通的便捷快速刷卡换乘、联网售票以及互联网、电话、手机支付等多种购票方式等等。然而,这只是智能交通系统在初级阶段的呈现。 发表于:9/9/2016 互联网+大数据才是真正安全的智能交通 “互联网+”是国家级战略,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也都因为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融合中,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出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需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展与生活水平的提供,民众对出行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对出行的标准也将越来越高——除了快捷、方便、舒适等体验上的需求,出行最根本的要求还是安全。作为为出行提供专注而专业服务的高德地图来说,安全一直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关键。 在对过往积累经验的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中,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与交通大数据能够为道路安全带来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发表于:9/9/2016 InnoTrans 2016:M12 PushPull连接器——具有咔嗒提示音的新款设计 列车上的数据转发一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车载影音系统。浩亭将于2016年9月20日至23日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12号展厅203号展位)上隆重推出适用于车载以太网综合布线的全新增强型M12产品系列。 发表于:9/7/2016 InnoTrans 2016:浩亭推出创新型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浩亭技术集团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由来已久,在公司全球定位的要求下,还将继续提升在该领域业务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南非、无论是在市中心内还是长途跋涉,作为交通工具,车辆拥有显著的潜力。因此,浩亭对即将于今年9月20至23日在德国柏林隆重举行的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持十分乐观的态度。 发表于:9/7/2016 基于分水岭变换的粘连交通标志分离算法 提出一种最大极值区域(MSERs)结合分水岭变换的粘连交通标志分离算法。首先通过MSERs对图像进行二值化,选取在多个二值图像中形状均保持不变的区域作为候选标志区域;然后,判断是否为粘连标志,若是则用分水岭变换分离;最后提取单个标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分离粘连交通标志,提取到完整的单个交通标志。 发表于:8/13/2016 «…24252627282930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