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最新文章 互联网+大数据才是真正安全的智能交通 “互联网+”是国家级战略,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也都因为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融合中,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出行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需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展与生活水平的提供,民众对出行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对出行的标准也将越来越高——除了快捷、方便、舒适等体验上的需求,出行最根本的要求还是安全。作为为出行提供专注而专业服务的高德地图来说,安全一直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关键。 在对过往积累经验的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中,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与交通大数据能够为道路安全带来不一样的解决思路。 发表于:9/9/2016 InnoTrans 2016:M12 PushPull连接器——具有咔嗒提示音的新款设计 列车上的数据转发一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车载影音系统。浩亭将于2016年9月20日至23日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12号展厅203号展位)上隆重推出适用于车载以太网综合布线的全新增强型M12产品系列。 发表于:9/7/2016 InnoTrans 2016:浩亭推出创新型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浩亭技术集团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由来已久,在公司全球定位的要求下,还将继续提升在该领域业务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南非、无论是在市中心内还是长途跋涉,作为交通工具,车辆拥有显著的潜力。因此,浩亭对即将于今年9月20至23日在德国柏林隆重举行的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持十分乐观的态度。 发表于:9/7/2016 基于分水岭变换的粘连交通标志分离算法 提出一种最大极值区域(MSERs)结合分水岭变换的粘连交通标志分离算法。首先通过MSERs对图像进行二值化,选取在多个二值图像中形状均保持不变的区域作为候选标志区域;然后,判断是否为粘连标志,若是则用分水岭变换分离;最后提取单个标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分离粘连交通标志,提取到完整的单个交通标志。 发表于:8/13/2016 从了解需求出发 远传力拓智慧城市版图 联合国报告指出,2050年全球城市将增加25亿人口,各国面临高龄照护成本、环境污染、交通壅塞等问题,因此全球无不极力打造智慧城市,解决都市化所产生的问题。为因应此一趋势,远传电信从了解城市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投入智慧城市的发展,并台南市政府合作,结合其原有施政计画,倾力规划出六大领域智慧城市应用。 发表于:7/22/2016 基于Zynq-7000的宽幅视频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针对安防监控与智慧交通领域无盲区视频摄录的需求,基于Zynq-7000平台优势进行宽幅视频处理软硬件系统的设计。通过研究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路视频实时拼接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以XC7Z020芯片为核心的视频处理板卡,在双核ARM Cotex-A9硬核处理器端服务程序协同调度下,基于片内FPGA硬件加速能力实现多通道视频实时采集与预处理、投影变换、图像融合,进而形成完整宽幅视频画面,通过远程客户端实现定制化的视频摄录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是兼具稳定的性能和灵活区域部署能力的便携式解决方案。 发表于:7/5/2016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 短时交通流的准确高效预测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十分关键,但较强的非线性和噪声干扰使其对模型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并且还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讨论了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该模型具有比单棵树更强的泛化能力,参数调节方便,计算高效,且稳定性好。观察交通流数据在较长时间跨度上的变化后,提取出主要特征变量构造输入空间,对模型进行训练后,在测试集上的预测准确率约为94%。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森林预测不仅准确率稍好于支持向量机,而且在效率、易用性及未来应用的扩展上都要优于支持向量机。 发表于:5/30/2016 这不是科幻 超级高铁车厢将用上“美国队长”盾牌材料 美国超级高铁公司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HTT)周二公布了一种智能材料。这种材料集成了传感器,将被用于制造超级高铁的车辆。 发表于:5/26/2016 第六感无效 原来开车发短信是那么可怕的 开车的时候发短信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这会导致许多意外发生,甚至连我们的性命都会丢掉。不过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还是我行我素,他们依然习惯在开车的时候发短信打电话。那么开车的时候发短信有多可怕?一些科学家经过分析,甚至连第六感都救不了你。 发表于:5/16/2016 中科院院士 “中国超级高铁”正处在实验室阶段 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首次在美国测试成功,那么,中国会拥有自己的“管道高铁”吗? 发表于:5/16/2016 基于智能代理的交通分配建模 针对现有交通分配研究对驾驶员有限理性、道路交通动态随机性的忽视,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代理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IATAM,其以驾驶员为代理,依据驾驶员的路线偏好,综合驾驶员信息处理的模糊随机过程,考虑邻居驾驶员影响,提出神经网络结构的驾驶员智能路线决策机制。实验中IATAM模型检测点车流量与真实车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减小到6.42%,表明IATAM模型实验精度更高,更符合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基于智能代理进行交通分配,更能反映驾驶员的异构性和路线决策的模糊随机性,并有效提高交通分配精度。 发表于:4/5/2016 基于云计算TCP/IP标准的行车路线优化模型 针对云计算环境的复杂性造成的传统集中式动态路线指引系统渐渐对处理快速增长的大规模交通数据失去效用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实时机动车路线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提出了基于TCP/IP标准的分布式机动车行车路线服务系统(SMDRS),其目的在于减缓交通拥堵的压力,增进运输服务的质量。实验系统在Hadoop大数据中采用了MapReduce方法从而可以并行执行任务分配,使用了ZooKeeper技术以在子任务处理器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并且应用了卡尔曼滤波器算法以进行短周期交通流的预测。实验结果证明,SMDRS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机动车路线综合服务,从而获得更有效的交通信息,提供更有质量的推荐路线,进行更准确的行程时间的预测,以及功能更加齐备的服务通知推送。 发表于:3/31/2016 中国交通部代表团参访英飞凌德国总部 “合作、发展、互利、共赢”始终是中德两国开展经济和工业领域交流合作的核心理念,而求新求变求突破是双方共同坚持的发展准则。近日,在英飞凌德国总部,英飞凌智能卡与安全事业部全球副总裁Thomas Rosteck先生热情接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榕先生及其直属单位中交金卡公司等一行人的到访,双方就中国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日后英飞凌与交通部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发表于:3/30/2016 基于GIS的城市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城市快速发展,安全事故频发,常造成重大损失。对于这一问题,研究并设计了城市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系统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从系统总体框架和设计两方面探讨其功能组成和具体实现,重点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知识推理模块设计。该系统为城市突发事故应急提供技术支持,辅助决策者做出及时和科学的事故应急决策。 发表于:3/23/2016 无人地面车辆自主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自主性是无人系统最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在对美国陆军无人地面车辆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无人地面车辆自主性能力作为总体评价目标,从体现其自主性应具备的能力要素出发,分为感知能力、规划能力、运动控制能力、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5个评价方面,每个评价方面又包含多个能力因素,以此建立无人地面车辆自主性评价指标体系。 发表于:3/22/2016 «…25262728293031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