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业界动态
    新品快递
    高端访谈
    AET原创
    市场分析
    图说新闻
    会展
    专题
    期刊动态
  • 设计资源
    设计应用
    解决方案
    电路图
    技术专栏
    资源下载
    PCB技术中心
    在线工具库
  • 技术频道
    模拟设计
    嵌入式技术
    电源技术
    可编程逻辑
    测试测量
    通信与网络
  • 行业频道
    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通信网络
    5G
    数据中心
    信息安全
    汽车电子
  • 大学堂
  • 期刊
  • 文献检索
期刊投稿
登录 注册

工控编程编译工具应用现状分析及展望

工控编程编译工具应用现状分析及展望[其他][其他]

为实现国家关键基础工控设备自主化战略,部分国产品牌先后推出了全国产化自主安全PLC。虽然这些国产品牌PLC的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编程软件工具都实现了国产自主化,但其功能、性能与国外品牌PLC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尤其是PLC编程软件工具,PLC的功能全部是通过编程软件工具来实现的,编程软件工具作为PLC的核心组件之一尤为重要。在对国内外编程工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国产自主开发的编程工具进行对比和探讨,并分析了目前国产自主安全编程工具的瓶颈,提出了一些关键技术和研究建议。

发表于:1/19/2022 2:51:00 PM

一种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本地化模型

一种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本地化模型[其他][其他]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作为管理网络空间资源名称与IP对应关系的网络基础设施,在提供广泛的域名解析服务的同时,也存在性能和安全隐患。针对传统DNS系统的中心化树状层次结构引起的对根域名服务器的严重依赖以及可能导致的系统脆弱性,设计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本地模型,通过在去中心化互联模型中整合多源数据,重构域名信息解析优先级记录和相应存活时间,以保证域名数据的唯一性及高优先级;同时基于本地数据记录重构模型实现域名解析的快速响应,形成本地DNS数据记录重构模型和域名解析服务模型,实现快速、准确、可靠的域名解析服务。

发表于:1/19/2022 2:45:33 PM

一种基于局部平均有限差分的黑盒对抗攻击方法

一种基于局部平均有限差分的黑盒对抗攻击方法[其他][其他]

在黑盒攻击领域,目前主流方法是利用对抗样本迁移性实现对抗攻击,然而此类方法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访问的黑盒攻击方法,此方法运用有限差分法直接估计样本在目标模型中的损失函数梯度。为提高攻击效率,算法在两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在估计梯度时,固定区域内使用平均像素值代替区域所有像素值进行有限差分,从而每个区域只需计算一次梯度;第二,在迭代生成对抗样本时,提出复用多代梯度生成对抗扰动的思想,显著减少攻击迭代次数。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在MNIST、CIFAR-10和ImageNet中迭代的非目标攻击分别获得了99.8%、99.9%和85.8%的攻击成功率,领先当今大多数黑盒攻击算法。

发表于:1/19/2022 2:41:40 PM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其他][其他]

针对电力企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大量业务数据易遭受网络攻击的现象,基于各业务信息系统下已有的网络安全设备,通过辅助设备采集流量数据,采用Canopy-Kmeans算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Canopy-Kmeans算法在处理流量数据时,相比传统K-means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准确率提高约11%;然后以采集到的电力关键业务系统的流量数据为基础,基于Canopy-Kmeans算法进行挖掘分析实验,完成相同类型流量数据的聚类,分析出攻击流量与业务流量的特征项,排除部分误报信息,合理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发表于:1/19/2022 2:37:32 PM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验证技术研究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验证技术研究[其他][其他]

随着人工智能和光学成像器件的蓬勃发展,基于先进的硬件基础和深度学习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能高效地完成刷脸登录、支付、验证等服务,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和用户的时间成本,并且凭借着其非接触性、易采集性、方便性、稳定性和独特性等优点在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脱颖而出,但是其安全性也成为人脸识别在应用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问题,可能危机生物信息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因此着力于提高人脸识别技术的抗攻击能力和安全验证技术刻不容缓。活体检测技术在人机交互和视频监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技术能有效地辨别人脸图像是否为真实人脸,并结合人脸识别系统,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活体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对人脸识别的安全性进行验证。

发表于:1/19/2022 2:12:00 PM

联邦学习在金融数据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联邦学习在金融数据安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通信与网络][信息安全]

近年来,金融领域明文数据流通所引起的数据泄露问题日渐突出,传统的跨机构数据融合的机器学习方式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立足于金融数据安全领域,从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角度出发,概述联邦学习理论并深入分析其目前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指出现有的联邦学习还存在通信效率低、数据异构性突出等问题。最后提出健全联邦学习标准体系、时刻关注监管要求等建议,为推动联邦学习在金融数据安全领域中的合法应用提供参考性意见。

发表于:1/19/2022 11:50:00 AM

带电介质板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研究

带电介质板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研究[微波|射频][智能电网]

电磁信号在穿透带电介质板时由于电磁波的散射等原因其信号强度会降低,甚至会改变电磁波的极性。为了测量电荷本身对电磁波衰减的影响,设计了带电介质板对电磁波的衰减实验,选取了PP板、PVC板、PMMA板等典型介质板,对电磁波信号衰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介质板带电会增强对电磁波的衰减,且随着电量增加,衰减增强。

发表于:1/7/2022 1:15:00 PM

0.8~18 GHz超宽带接收组件设计与实现

0.8~18 GHz超宽带接收组件设计与实现[其他][其他]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无线侦收系统的小型化超宽带接收组件,在有限的体积内集成了两路变频接收通道、两个本振源及一个校准源。采用毫米波高本振的超外差二次变频架构,降低了组合干扰抑制的难度。基于一系列多功能芯片进行电路的小型化设计,腔体正面微波电路和反面控制电路通过通孔进行互联,有效减小了组件厚度和横向尺寸。利用内部校准源产生信号,通过ADC采集DLVA电压进而调节数控衰减器的方式,可优化双通道增益及一致性等指标,基本可以做到免调试,提高了批生产效率。

发表于:1/7/2022 1:11:00 PM

DC-60 GHz硅基垂直互联结构仿真设计

DC-60 GHz硅基垂直互联结构仿真设计[其他][其他]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硅转接板堆叠的垂直互联结构,对DC-60 GHz频段内不考虑和考虑硅表面SiO2层的两种层间结构的垂直互联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硅表面SiO2层存在会对谐振频率及阻抗等射频性能产生影响;对后者垂直互联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射频传输性能较好,频率40 GHz以下时回波损耗S11小于-30 dB,60 GHz以下整体S11小于-15 dB,插入损耗S12在50 GHz以下大于-0.32 dB;研究了硅表面SiO2绝缘层厚度变化对射频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其厚度有助于垂直互联结构性能优化。

发表于:1/7/2022 1:06:00 PM

星载L波段宽带高增益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星载L波段宽带高增益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其他][其他]

针对卫星L波段通信转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星载L波段宽带高增益圆极化微带天线。微带天线整体采用侧馈的馈电方式,采用H型缝隙耦合馈电方式以实现宽频带,采用威尔金森移相功分器实现两信号间相位差来满足圆极化,增加天线背部反射板和板间泡沫层以提高增益并稳固结构。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分析可得:在中心频点1.45 GHz处增益为8.3 dBi,轴比为0.7 dB,增益大于7.5 dBi且回波损耗小于-10 dB时相对带宽为23.5%。天线加工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对L波段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发表于:1/7/2022 12:00:00 PM

  • «
  • …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
  • »

活动

MORE
  • 【热门活动】2025中国西部微波射频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5年数据要素治理学术研讨会
  • 【技术沙龙】网络安全+DeepSeek
  • 【热门活动】2025年NI测试测量技术研讨会
  • 【热门活动】2024年基础电子测试测量方案培训

高层说

MORE
  •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RISC-V国际基金会CEO:中国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车间生产效率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的实践者——张野的创新之路
  •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重新思考数据中心架构,推进AI的规模化落地
  •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AI智能体的兴起让数据隐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网站相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广告及服务
  • 内容许可
  • 广告服务
  • 杂志订阅
  • 会员与积分
  • 积分商城
  • 会员等级
  • 会员积分
  • VIP会员
  •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4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71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