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英伟达官宣:CUDA将全面支持RISC-V架构! 早在2024年10月,英伟达在RISC-V北美峰会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选定将RISC-V选定为其专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继任架构。由于 MCU 内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伟达的产品中广泛使用。根据英伟达当时的预计,2024年英伟达将交付10亿个内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产品中的 RISC-V 处理器,这也凸显了定制 RISC-V 内核在英伟达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国峰会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伟达是RVI和RISE的董事会成员和技术委员会代表,也是相关规范的贡献者。英伟达产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构,具有可配置、可扩展和安全保护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个IP中,每年出货量超过10亿个RISC-V MCU。 最新资讯 中国首款国芯脑机智能头环正式发布 8月13日消息,今日,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产品——基于全国产自主可控内核的非侵入式脑机智能头环正式发布。 发表于:8/14/2025 全球首台相控阵CT在上海完成装机 8月14日消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宣布,全球首台相控阵CT在该院装机。 该设备由我国企业纳米维景完全自主研发,刷新CT成像精度新纪录,正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发表于:8/14/2025 苹果A20系列将改用WMCM封装以降低2nm成本 8月13日消息,据外媒wccftech报道,苹果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系列所搭载的A20系列处理器将首度采用台积电2nm制程,并计划由现行InFO 封装转向WMCM(晶圆级多芯片模组) 方案。此举旨在通过封装革新提升良率、减少材料消耗,缓解先进制程带来的成本压力。 发表于:8/14/2025 北美IDM客户5nm AI芯片需求不及预期拖累世芯业绩 8月13日,半导体设计服务厂商世芯电子召开法说会,公布了二季度业绩,不仅上季获利下探五个季度来的低点,预期今年底前每一季营收表现都将相对平淡,并且不提供今年业绩预估。 发表于:8/14/2025 片上网络相关技术研究综述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向纳米尺度深入发展,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作为解决多核系统通信瓶颈的关键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影响NoC发展的几个方面关键问题,包括拓扑结构、路由算法、交换机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典型技术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当前一些新兴技术显著提升了NoC的性能,如降低通信延迟、提升吞吐量、优化功耗控制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尽管如此,仍面临集成难度高、流量管理难等诸多挑战。最后,总结了NoC技术的现存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于:8/13/2025 Arm宣布自2026年起为GPU引入专用神经加速器 8 月 13 日消息,Arm 在 SIGGRAPH 2025 大会上宣布,其将从 2026 年起为 GPU 提供专用神经加速器,该加速器将在明年底发货的终端设备中可用。 发表于:8/13/2025 美光将在全球范围内停止未来移动NAND产品开发 8 月 12 日消息,据界面新闻报道,网传美国存储芯片厂商美光中国区业务调整。美光公司针对此变动回应称,鉴于移动 NAND 产品在市场持续疲软的财务表现,以及相较于其他 NAND 机会增长放缓,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停止未来移动 NAND 产品的开发,包括终止 UFS5(第五代通用闪存存储)的开发。 发表于:8/12/2025 我国学者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8 月 12 日消息,合肥国家实验室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教授等与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钟翰森研究员等同事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以及与阵列规模无关的常数时间消耗,在 60 毫秒内成功构建了多达 2024 个原子的无缺陷二维和三维原子阵列,刷新了中性原子体系无缺陷原子阵列规模的世界纪录。该方法为大规模中性原子量子计算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发表于:8/12/2025 5G-Advanced通感融合空口技术方案增强研究报告发布 通信感知融合作为移动通信演进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赋予网络基础环境感知能力,赋能构建智慧交通、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数字化底座。随着全球5G网络加速部署及6G研发推进,通感一体化技术已成为提升频谱效率、降低组网成本、拓展垂直行业应用的关键突破口。 IMT-2020(5G)推进组通信感知融合任务组(以下简称5G通感任务组)目前完成《5G-Advanced通感融合空口技术方案增强研究报告》并发布。 发表于:8/12/2025 我国主导的两项航天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8 月 12 日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 月 11 日宣布,该公司主导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截至目前,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领域 ISO 国际标准已发布 30 项,发布和在研标准总数累计达 38 项。 发表于:8/12/2025 «…234567891011…»